- 年份
- 2024(8608)
- 2023(12273)
- 2022(10311)
- 2021(9128)
- 2020(7523)
- 2019(16911)
- 2018(16844)
- 2017(31470)
- 2016(17414)
- 2015(19666)
- 2014(19781)
- 2013(19296)
- 2012(18456)
- 2011(16785)
- 2010(17206)
- 2009(16111)
- 2008(15918)
- 2007(14514)
- 2006(13104)
- 2005(12474)
- 学科
- 济(73606)
- 经济(73488)
- 管理(52245)
- 业(47520)
- 企(37818)
- 企业(37818)
- 中国(24504)
- 方法(22640)
- 农(21534)
- 地方(21420)
- 财(19906)
- 制(19549)
- 业经(18574)
- 数学(18515)
- 数学方法(18315)
- 融(16519)
- 金融(16512)
- 银(15923)
- 银行(15895)
- 行(15410)
- 学(14800)
- 农业(14262)
- 体(14044)
- 贸(14016)
- 贸易(14004)
- 环境(13761)
- 易(13516)
- 发(12376)
- 技术(12069)
- 理论(11697)
- 机构
- 学院(250250)
- 大学(248823)
- 济(104927)
- 经济(102571)
- 研究(92891)
- 管理(89657)
- 理学(74676)
- 理学院(73793)
- 管理学(72672)
- 管理学院(72199)
- 中国(71818)
- 京(54628)
- 科学(53787)
- 财(52792)
- 所(47646)
- 农(43511)
- 研究所(42483)
- 中心(41722)
- 江(40986)
- 财经(39576)
- 经(35569)
- 北京(35169)
- 业大(35124)
- 范(34338)
- 师范(33935)
- 农业(33845)
- 院(33819)
- 州(32627)
- 经济学(32220)
- 省(29546)
- 基金
- 项目(157667)
- 科学(123627)
- 研究(119771)
- 基金(111294)
- 家(96526)
- 国家(95678)
- 科学基金(80928)
- 社会(76031)
- 社会科(72091)
- 社会科学(72080)
- 省(63463)
- 基金项目(57734)
- 教育(54748)
- 划(52989)
- 编号(49062)
- 自然(48792)
- 自然科(47618)
- 自然科学(47607)
- 自然科学基金(46739)
- 资助(45147)
- 成果(41845)
- 发(39736)
- 重点(36371)
- 课题(36261)
- 部(34919)
- 制(33757)
- 创(33088)
- 发展(32250)
- 展(31730)
- 国家社会(31372)
共检索到409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刘滨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正在谈判过程中,最终确定的减排机制可能对我国海运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国际海事组织推广的"技术、运营和市场"减排方式中,效率机制是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在技术和运营方面,旨在提高船只效率的船只设计效率因子和船只能效管理计划是重点研究的内容,提高效率也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国际海运减排形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为我国海运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唯一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机制,通过几年的实施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文章将对清洁发展机制与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率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如何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来分析我国海运行业对...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 清洁发展机制 海运 应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亮 巫景飞
本文通过构建两国经由海运企业相互出口的理论模型,分析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福利效应,并考察了减排机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能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减排机制实施后:(1)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利润必然降低,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利润不一定降低。若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利润反而会提高。多数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比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受到更大的利润冲击。(2)两国的消费者剩余均降低。若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于市场容量较大,则两国生产企业利润均提高;若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于市场容量较小,则两国生产企业的利润均降低。(3)若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具备足够大的成本优势,则其经济福利必然提高;若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具备较严重的成本劣势,则其经济福利必然下降。若两国海运企业成本差异较小,且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市场容量较大,则两国的经济福利可能均会提高。(4)碳排放总量必然降低,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就海运企业、国内产业、谈判策略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海运 温室气体 减排机制 福利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圣明 韩冬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周帅
本文试图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模型,比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不同安排对发展中国家福利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刘庆强 佟庆
清洁发展机制(CDM)及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都是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活机制,在这两个机制下都可以利用非排放控制企业/区域实现的符合要求的减排量抵消控排企业/区域的等量排放量,实现以最高的成本效率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管从机制的设计方面,还是从其实施方面来看,二者具有很多相似性。2012年后由于《京都议定书》履约期的持续性问题,CDM的发展几乎停滞,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也已经实施了多年,而且国家碳市场正在建立中,国家碳市场建立后如何实施仍未确定,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是否会与CDM具有一样的
[期刊] 预测
[作者]
杨涛 李随成
采用清洁发展机制下碳排放总量限制的减排政策时,企业吸引投资者对减排方面的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投资非常重要。由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是高收益企业还是低收益企业。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结果表明,企业用自身收益的一定比例换取投资者对新上项目的投资,对低收益企业的投资概率要大于高收益企业;在不区分企业收益情况下,进而研究了达到预期减排目标的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混同完美贝叶斯均衡策略,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继嵬
韩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为实现减排目标,近年来韩国实施了温室气体及能源目标管理制度、排放权交易制度、新再生能源供给义务制度、低碳汽车合作金制度及碳积分制度,并取得一定效果。韩国温室气体减排制度安排对我国实现减排目标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 制度 低碳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黎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碳税作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实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阐述了碳税的内涵并将其与其他减排工具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了碳税政策的效应,并提出了中国当前实行碳税政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在借鉴国际碳税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以祥
气候变化应对立法具有典型的政策框架法的特征,因此,从法律与政策的关系维度考量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立法的制度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的气候立法,一方面要确认和固化现有政策体系中的规划和计划、目标责任制、地方低碳发展促进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政策的长期化;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立法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气候环评制度、碳金融制度等一系列新的制度,通过法律的力量推动政策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立法 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世瑜 吴季松
本文在借鉴欧盟和美国二氧化碳减排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今后在制定具体减排目标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提出我国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 循环经济 减排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钊 孙彤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难以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融资难,清洁发展机制这一减排承诺履约机制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开启了一条节能减排项目融资的新途径。本文利用节能减排项目的减排效果,以清洁发展机制为基础,创新设计了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方法,拓宽了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渠道。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融资模式 清洁发展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胜刚 成程
本文考察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一级市场上核证减排量(pCER)的定价机制,运用VECM模型分析了碳排放配额(EUA)与二级市场上核证减排量(sCER)的关系,运用NWOLS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sCER价格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pCER的价格由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主导,买卖双方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二级市场上sCER的价格与EUA呈现出联动效应,并受到能源价格、经济波动、市场结构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作为碳融资的主要渠道,在向低碳项目直接贷款时应分析项目的发展潜力,加大以碳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洋 郑景云 葛全胜 王芳
为明确中国温室气体峰值排放变化及其对全球减排的促进关系,本文通过从行业终端出发的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利用联合国相关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能源战略规划目标设置了由弱到强的三种减排政策支持力度,分析了当前至2060年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达峰时间和累积排放量变化,以及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主要结论有:(1)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既有能源政策支持下,将于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144.28±7.48)亿t CO_2eq,2020—2060年累计排放量将比无减缓政策情景减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气候变化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气候变化的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等特征,重点分析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各种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在公平、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以期使国际气候治理制度满足公平、效率与可持续性要求。文章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起源与学科属性、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特征、不同气候政策评估模型、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的比较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