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8)
- 2023(11116)
- 2022(9067)
- 2021(8384)
- 2020(6879)
- 2019(15516)
- 2018(15052)
- 2017(28123)
- 2016(14916)
- 2015(16728)
- 2014(16123)
- 2013(16370)
- 2012(15384)
- 2011(14329)
- 2010(14091)
- 2009(13176)
- 2008(12486)
- 2007(10885)
- 2006(9849)
- 2005(8976)
- 学科
- 济(87229)
- 经济(87153)
- 管理(39210)
- 业(35261)
- 方法(33136)
- 数学(30127)
- 数学方法(29979)
- 企(26264)
- 企业(26264)
- 中国(22083)
- 贸(17838)
- 贸易(17831)
- 地方(17821)
- 易(17423)
- 农(17197)
- 学(15159)
- 财(15026)
- 业经(14472)
- 融(12860)
- 金融(12860)
- 地方经济(12610)
- 制(12337)
- 环境(12311)
- 农业(11601)
- 银(11535)
- 银行(11498)
- 行(11151)
- 关系(10148)
- 和(9758)
- 发(9637)
- 机构
- 大学(228656)
- 学院(224187)
- 济(114712)
- 经济(113173)
- 研究(87606)
- 管理(82560)
- 理学(71717)
- 理学院(70877)
- 管理学(69831)
- 管理学院(69425)
- 中国(67173)
- 科学(50049)
- 京(47849)
- 财(46995)
- 所(44572)
- 研究所(40858)
- 农(39897)
- 经济学(38573)
- 财经(38525)
- 中心(37671)
- 经(35447)
- 经济学院(34745)
- 业大(33183)
- 农业(31602)
- 院(30946)
- 北京(30814)
- 江(30201)
- 财经大学(28929)
- 科学院(27633)
- 范(26707)
- 基金
- 项目(150606)
- 科学(119483)
- 基金(114769)
- 研究(104143)
- 家(102848)
- 国家(102111)
- 科学基金(85985)
- 社会(72828)
- 社会科(69432)
- 社会科学(69416)
- 基金项目(59729)
- 自然(54378)
- 省(53465)
- 自然科(53186)
- 自然科学(53167)
- 自然科学基金(52278)
- 资助(47388)
- 划(47060)
- 教育(45940)
- 编号(36606)
- 部(35083)
- 重点(34467)
- 发(33497)
- 国家社会(32935)
- 创(30872)
- 中国(30755)
- 教育部(30189)
- 创新(29224)
- 科研(29169)
- 成果(28997)
共检索到339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
文章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通过修正传统CGE模型关于完全竞争与固定规模报酬的不合理假设(此即我国能源市场中两个甚为重要却常被忽略的特性),评估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总体经济与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冲击幅度的评估受到生产技术与订价行为设定方式的影响。只考虑非完全竞争而忽略规模经济时,冲击幅度与传统CGE相差不大,均明显低于同时考虑规模经济与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时的冲击幅度。与国外文献在油价上涨初期所做的预测相比,本文结果较为缓和,显示由需求拉动的油价上涨,对我国实际GDP的冲击并不如预期中的
关键词:
国际油价 一般均衡 外部经济 不完全竞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高中元 马喜立
本文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来定量研究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GDP、投资、居民收入和进出口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利影响;技术进步是抵消国际油价上升的重要工具。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油价波动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中国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卫锋 赵冰洁
本文基于线性和非线性的双重假设,采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引入产出、物价、货币供给和利率变动等宏观经济变量,定量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中国经济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有趣的实证结果:线性假设下的研究显示,国际油价与中国经济间存在从国际油价波动到中国经济的单向的正向关系;非线性假设下的研究显示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经济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即存在国际油价下跌到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单向正向关系,国际油价上升与中国经济间的关系却不明显。本文的实证结果揭示出,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言,国际油价的涨跌或仅是表象,其实质是国际经济特别是欧美经济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阿忠 朱松平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小幅下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小幅上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阿忠 朱松平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红霞 段本能
国际期铜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层次的,除对铜产业发展的干扰、资源安全的威胁之外,最直接的表现是对物价水平指数的冲击。本文以2006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LME3月场内铜收盘价数据为对象,建立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来判断国际期铜价格变动对中国CPI、PPI等物价指数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的差别。实证结果表明:LME铜价波动对中国CPI、PPI存在显著影响,且对PPI的时间持续更长、影响更大。由此提出了加速期货市场的双向开放以提升中国铜期货定价能力、优化铜期货定价机制以平抑国内物价、建立铜资源战略储备体系以保障国家铜资源安全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国际铜期货 价格波动 经济影响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学胜 张建波
文章回顾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结构VAR模型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并且会通过财富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到居民消费水平。但是由于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所以并不能最终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货币政策能够迅速反应并发挥效应但却存在两难境地,为了应对石油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这又会使得产出下降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为了避免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和过度反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石油价格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琦
基于1990年1月至2009年3月的月度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石油价格之间的长期变动关系,其特点在于,采用稳健性较强的T-Y因果检验来分析油价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运用非对称协整技术以考察油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①长期中油价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②油价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油价上涨对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大于油价下跌的积极影响。基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本文还分析了实证结果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油价呈下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雪静 杨阳
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腰斩,这反映了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的改善。页岩油带来的供给冲击打破了中东政局不稳定对油价的影响,大幅降低了全球石油供给的不确定性。此次供给面的改善与20世纪8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情况相似,均来自市场结构性供给过剩,再加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赜琳
2003年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由于石油在工业化社会的重要作用,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本文在对我国石油需求与供应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投资、贸易、物价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并对如何规避国际石油波动风险提出对策。
关键词:
石油需求 石油供给 石油波动 油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振东 黄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蕊 蔡伟志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产业一直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其经济增长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密切相关。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也使俄罗斯经济对石油产业的依赖性过重,2014年以来的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对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工业、农业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俄罗斯应该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通过技术改进与创新增加石油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获取更多的国际贸易利益;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遏制官僚腐败和寻租活动,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关键词:
石油价格 俄罗斯 石油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王俊海
本文检验了CRB指数与中国PPI/CPI的时间变动趋势及二者传导关系,并以1992-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SVAR模型分析原油市场不同来源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PPI具有显著影响,且该作用在传导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弱。石油供给冲击、中国经济需求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导致的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而不同来源油价冲击的作用特征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