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7)
- 2023(6732)
- 2022(5547)
- 2021(5294)
- 2020(4401)
- 2019(10026)
- 2018(9565)
- 2017(18559)
- 2016(9347)
- 2015(11065)
- 2014(10465)
- 2013(10801)
- 2012(10239)
- 2011(9574)
- 2010(9303)
- 2009(8665)
- 2008(8302)
- 2007(6836)
- 2006(5963)
- 2005(5541)
- 学科
- 济(48055)
- 经济(48002)
- 方法(23718)
- 管理(23584)
- 业(22320)
- 数学(21915)
- 数学方法(21794)
- 中国(16183)
- 企(15715)
- 企业(15715)
- 贸(14592)
- 贸易(14587)
- 易(14351)
- 农(11025)
- 财(9542)
- 融(9390)
- 金融(9390)
- 银(8310)
- 银行(8304)
- 行(8167)
- 制(7838)
- 出(7701)
- 业经(7625)
- 关系(7441)
- 农业(7081)
- 环境(6809)
- 学(5977)
- 发(5771)
- 口(5598)
- 出口(5597)
- 机构
- 大学(144508)
- 学院(140637)
- 济(76785)
- 经济(75985)
- 管理(53352)
- 研究(53243)
- 理学(46554)
- 理学院(46106)
- 管理学(45550)
- 管理学院(45303)
- 中国(43488)
- 财(32298)
- 京(29836)
- 经济学(27010)
- 财经(26890)
- 科学(26784)
- 所(25681)
- 经(25041)
- 经济学院(24555)
- 研究所(23500)
- 中心(23018)
- 财经大学(20580)
- 北京(19705)
- 院(18833)
- 农(17957)
- 江(16686)
- 商学(16584)
- 范(16525)
- 商学院(16398)
- 师范(16395)
- 基金
- 项目(93885)
- 科学(76510)
- 基金(74283)
- 研究(68647)
- 家(64654)
- 国家(64228)
- 科学基金(55429)
- 社会(49391)
- 社会科(47299)
- 社会科学(47293)
- 基金项目(37690)
- 自然(33453)
- 自然科(32835)
- 自然科学(32829)
- 自然科学基金(32299)
- 资助(31745)
- 教育(31034)
- 省(30105)
- 划(27231)
- 编号(24495)
- 部(23805)
- 国家社会(23020)
- 中国(22612)
- 教育部(21310)
- 重点(20808)
- 人文(19756)
- 发(19672)
- 成果(19418)
- 创(19131)
- 大学(18802)
共检索到212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宇峰 缪仁余
本文利用1997—2008年国际油价与中国汽车需求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一个非线性LSTAR模型,系统考察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和冲击效应,同时也模拟了不同油价冲击情境下国内汽车需求消费量的响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的负影响滞后一个季度,前四季度汽车消费需求对即期汽车消费需求影响由正转负;国际油价对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具有非线性冲击效应,并可由LSTAR2模型表述;国际油价对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韩剑 殷无弦
本文基于短期约束的SVAR模型,考察了1998—2015年导致国际油价波动的三种结构性冲击对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①供给冲击、特定需求冲击和金融投机冲击带来的油价上涨会抑制工业产出。行业的能源密集度越高,或者国有企业产量占行业产量比重越高,这种抑制效应越小。②总需求冲击带来的油价上涨会扩张工业产出,国内需求冲击对产出的扩张作用高于国外需求冲击,新兴经济体需求冲击的产出扩张效应高于发达经济体需求冲击。由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在产业和外贸方面互补性较强,而与新兴经济体竞争性更强,行业的出口依存度越高,其受国外需求冲击和发达经济体需求冲击的正向影响也越大,但受国内需求冲击和新兴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庆君
在结合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以2001年1月至2010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为主要研究样本,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上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冲击后的有效汇率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重新回到升值的趋势中;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油价上涨是推高CPI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油价上涨引起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国际油价上涨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表现出J曲线的特征。
关键词:
油价冲击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SVAR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宇峰 陈启清
本文利用1978~2007年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宏观经济活动的相关数据,通过基于扩展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系统考察了不同油价冲击形式对国内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从而发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不同油价冲击形式所产生的"非对称时段效应",并由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油价冲击 经济波动 非对称时段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施凤丹 徐婕 郭红燕
国际油价在高位的频繁波动给中国的私家车市场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从1985-2006年间的有关数据看,中国私人汽车数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际油价的上升;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与国际油价和中国人均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性,国际油价对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具有单向因果性。中国私人汽车的出路还是在于通过技术进步,开发节能型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源野 叶阿忠 李田田
为更好了解国际油价冲击下的通胀风险,分别以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为门槛变量,使用门槛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和CPI的冲击。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PPI和CPI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所处的门槛区间。当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不同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造成的影响各有不同。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较大,反之,则影响较小。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但国际油价上涨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总是大于下跌冲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文昊
基于理论视角剖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消费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而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消费价格波动的影响及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消费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的放大作用,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成本渠道和市场预期渠道等路径实现,虽然理论上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存在反向修正机制,但事实上这种传导渠道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消费价格波动 传导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东胜
我国较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使得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成为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本文将SVAR模型引入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总体通胀和结构性通胀的冲击效应研究中来,发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既有总体效应又会产生结构性通胀效应。对总体效应的研究表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冲击具有持续性,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是国际石油价格冲击我国CPI的主要传导渠道。对结构效应的研究表明,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冲击最大的是居住类和食品类价格,国际石油价格上涨1%对两者12个月的累积冲击效应分别高达1.56%和0.75%,而这两项也是近年来推动我国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因此,多头并举应对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萧月 李心丹 陈丽阳 陈潜润
本文基于不确定性冲击视角,系统剖析多元不确定性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机制,在运用混频模型识别油价波动特征与关键不确定性的同时,结合套期保值效率探讨不确定性对油价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第一,经济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是国际油价波动的底层驱动因素,其中,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最大,可更准确地解释并刻画油价长期波动。第二,引入不确定性的策略能更准确地预测油价波动,并在套期保值效率这一微观经济指标上表现更好。其中,考虑期货与现货油价间动态联动及非对称性尾部依赖的对冲策略表现更优。本文在厘清国际油价面临的复杂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探讨提升中国经济韧性的策略与路径,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王俊海
本文检验了CRB指数与中国PPI/CPI的时间变动趋势及二者传导关系,并以1992-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SVAR模型分析原油市场不同来源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PPI具有显著影响,且该作用在传导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弱。石油供给冲击、中国经济需求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导致的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而不同来源油价冲击的作用特征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方
笔者认为:以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为基础的标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无法解释中国1978年以来消费波动非平滑这一关键特征事实,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中需求变动影响巨大。笔者重点考察了消费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技术冲击存在的前提下引入消费冲击可以模拟实际情况。从模拟结果看,中国1978年的经济波动确实是需求冲击(消费偏好改变、政府调控等)和供给冲击(技术不断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消费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延军 温娇秀
甄别供给与需求冲击在我国各次产业波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效制定宏观管理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借鉴修正后的两变量SVAR模型对我国各次产业波动中的供求冲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供给冲击比需求冲击在我国各次产业产出波动的形成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在第二产业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供给冲击对价格水平波动的影响更大,而在第二、第三产业中,需求冲击比供给冲击具有更高的相对方差贡献率。
关键词:
供求冲击 产业波动 SVAR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天妮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以2012—2020年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导致的中国PPI结构性冲击,对负面影响的不对称性进行考察。从最终结果得知,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会相应影响到上游能源开发、中游化工行业以及能源产业链的终端。价格波动造成的冲击会对PPI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有着沿产业链递减的趋势,所以急需对企业架构进行优化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克贲 王晓芳
本文基于包含各类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国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包括通胀目标冲击在内的七种经济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的通胀预期波动;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比实际冲击更为重要;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与实际冲击有显著区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从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两方面构建通胀预期的监测网络,并在明晰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消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李金凯
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各因素与出口绩效之间的互动关联,在此基础采用TVP-VAR模型考察不同时间点、不同提前期各变量对出口绩效的动态演变特征。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工资上升在短期内会促进出口增长,但并没有形成工资上升冲击对出口的"惯性效应",而中、长期冲击影响为负;国际油价的上涨冲击在短期内对出口额没有显著影响,在中、长期会通过出口价格上涨而抑制出口;此外,由于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出口需求弹性较大,使得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上升对出口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外需疲软、内需增强"的状况使得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