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4)
2023(9190)
2022(7680)
2021(6861)
2020(5817)
2019(12962)
2018(12862)
2017(25478)
2016(13457)
2015(14928)
2014(14712)
2013(14976)
2012(14300)
2011(13357)
2010(13538)
2009(12912)
2008(12280)
2007(11046)
2006(10221)
2005(9332)
作者
(41789)
(34832)
(34698)
(33035)
(22085)
(16600)
(15670)
(13585)
(13026)
(12141)
(12000)
(11255)
(11120)
(11029)
(10679)
(10664)
(10287)
(10266)
(10089)
(9968)
(8719)
(8715)
(8388)
(8075)
(7962)
(7831)
(7501)
(7489)
(6937)
(6714)
学科
(78725)
经济(78654)
管理(37037)
(33902)
方法(27458)
(24793)
企业(24793)
数学(24706)
数学方法(24606)
中国(19729)
地方(17549)
(16596)
(14919)
贸易(14912)
(14762)
(14525)
业经(13721)
(13696)
(13384)
地方经济(12444)
(12419)
金融(12419)
(12266)
银行(12233)
(11831)
农业(11072)
环境(10801)
(9649)
产业(8858)
(8763)
机构
大学(208827)
学院(207263)
(103110)
经济(101417)
研究(76630)
管理(76449)
理学(65577)
理学院(64855)
管理学(64063)
管理学院(63692)
中国(59195)
(45970)
科学(43402)
(43239)
(39403)
(36545)
财经(36503)
研究所(35514)
经济学(33593)
中心(33298)
(33122)
业大(30432)
经济学院(30269)
(29547)
农业(28931)
北京(27885)
财经大学(26997)
(26739)
(24379)
师范(24069)
基金
项目(129522)
科学(101139)
基金(95617)
研究(91301)
(84637)
国家(83956)
科学基金(70114)
社会(62169)
社会科(59171)
社会科学(59155)
基金项目(50503)
(48500)
自然(43668)
自然科(42611)
自然科学(42593)
自然科学基金(41849)
(41488)
教育(40188)
资助(38747)
编号(34520)
(29502)
(29333)
重点(29216)
成果(27829)
国家社会(26791)
(26613)
教育部(25110)
创新(25088)
科研(24673)
人文(24446)
期刊
(118685)
经济(118685)
研究(67882)
中国(35460)
学报(33113)
(32554)
(32225)
科学(29638)
管理(28456)
大学(24733)
学学(23872)
(23792)
金融(23792)
经济研究(21770)
农业(21545)
财经(18995)
业经(17293)
(16469)
问题(16426)
技术(15292)
(15184)
国际(14993)
教育(12290)
技术经济(11997)
商业(11492)
世界(10913)
(10742)
统计(10504)
理论(10459)
经济问题(9706)
共检索到318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宁宁  徐凌  卢宝周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一度跌至近6年新低点。油价下跌对我国而言,提高了收入效应,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推动了石油进口,可提升GDP增速,但加剧了通缩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应提升石油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扩大石油储备量,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平衡开放和走出去的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新文  高新伟  
伴随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石油企业利润巨幅缩水,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油价下跌趋势及其原因,指出国际油价短期几乎不可能稳步反弹,接着研究了油价下跌对石油企业的影响。最后,分别从国家和企业层面提出低油价时代的政策建议:我国石油企业要抓住"一带一路"和市场化改革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化解风险。建议石油生产企业进行资产并购和内部挖潜,强强联合实现完整业务,降本增效;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应优化商业模式,梳理内部流程,整合业务价值链,扩大多任务业务和智力投入业务,减少资本投入业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钫  
2015年7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波快速下跌形成了对国内经济领域的深刻影响。本文认为,此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受供给偏多,矛盾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我国经济总体利大于弊。为此,国内应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趋利避害,着眼长期推动国内经济平稳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银  
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下跌趋势。至今年1月,布伦特原油价格由115美元/桶跌至45美元/桶,创2009年以来新低,跌幅超过60%,随后油价反弹至55美元左右,成为二战结束以来60多年中罕见的现象。分析表明,这是政治、经济和市场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页岩油革命导致美国石油供应增多,全球经济低迷导致市场需求减少,市场发生历史性变化,过剩成为新常态;美欧俄在中东、乌克兰激烈博弈,美国与沙特联手推低油价,以打压俄罗斯、伊朗等国;美元汇率走强,市场投机推波助澜。高油价已成为过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建山  朱颖超  孙依敏  
2014年6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跌幅一度超过60%。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的期货价格从107.26美元/桶降至今年2月5日的43.58美元/桶的低点,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115.06美元/桶降至今年3月的51.69美元/桶的低点。国际油价的剧烈下调受到广泛关注,并对国际政治、经济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微  杨宪敏  王亮停  
石油经过冶炼加工除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能源外,还可提供润滑油、润滑脂、溶剂、石蜡油、沥青和石油焦等工业、筑路材料。石油产业不仅包括石油冶炼企业,还包括下游以石油冶炼产品作为能源或原材料的工业企业及服务业。2000年以来,我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达到6.5%。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长9.5%,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新伟  
针对目前的国际油价单边下跌的情景,综合分析了油价下跌的原因,并分别从短期、中期和长期视角预测了国际油价区间,认为WTI和Brent的中期合理价位应该在目前的每桶50-60美元,最后提出了不同价格水平下的石油公司的短期和长期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冀伯祥  宋涛  
石油具有最重要的战略属性,成为世界各大利益集团竞争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国角逐的一个重要利润源,但其价格的波动取决于很多因素。2008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一路暴跌,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许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文着重从金融危机抑制全球需求、新的投机操纵行为、政治力量的渗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油价暴跌的原因,并阐述了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石油出口国和主要经济体的不同影响和作用以及应对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洪志  
本文采用波动因素时点分解方法,选择国际原油市场的供给、需求等指标,对2014-2015年与2008-2009年国际油价的下跌因素进行月度分析。研究发现: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是2014-2015年油价持续下跌的主因。OPEC的原油不减产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预期逆转共同导致油价在2015年进一步下跌。而2008-2009年油价的短暂下跌主要是由投机基金的撤离、发达经济体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后原油需求减少所导致。政策层面预示着我国在关注原油需求萎缩的同时,须及时评估供给侧因素,并采取合理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新伟  赵扬扬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情况下,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的“非理性价格战”加剧了国际油价的下跌,不仅波及股票市场,也对交通运输业、石油化工业等行业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对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出现负值进行了解析;对美国、俄罗斯和沙特“三巨头”在原油价格战的表现分别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石油市场提出了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能够在这次“价格战”中减少损失,提高石油市场的话语权提供理论基础及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述胜  
本文针对沪深股市2年多的持续下跌现象,从上市公司融资、投资和分配多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就阻止中国股市边缘化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海曙  
国际原油价格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历5次剧烈波动。1999年以来的第五次原油价格上涨使2001年的国际原油价格处在高位。维持高位的油价对国内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可采取近期、中期、长期应对之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丹婷  赵军  
2008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愈发剧烈,其间我国的物价水平、产出水平和货币总量等宏观指标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国际油价的涨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国际油价波动是否为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并分别将油价上涨以及下跌的波动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国际油价上涨和下跌对我国经济影响程度的区别。通过对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检验得出国际油价涨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不同影响效果,并针对实证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赜琳  
2003年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由于石油在工业化社会的重要作用,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本文在对我国石油需求与供应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投资、贸易、物价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并对如何规避国际石油波动风险提出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