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0)
2023(2296)
2022(2025)
2021(2026)
2020(1790)
2019(4021)
2018(4151)
2017(8137)
2016(4576)
2015(5379)
2014(5370)
2013(5224)
2012(5402)
2011(4861)
2010(5228)
2009(5127)
2008(5221)
2007(4871)
2006(4375)
2005(4100)
作者
(13343)
(11160)
(11036)
(10554)
(7265)
(5552)
(5184)
(4332)
(4138)
(4091)
(3897)
(3717)
(3627)
(3575)
(3461)
(3373)
(3363)
(3356)
(3328)
(3319)
(3079)
(2706)
(2641)
(2634)
(2633)
(2535)
(2520)
(2501)
(2311)
(2299)
学科
(17805)
经济(17771)
管理(13093)
(12433)
(11168)
企业(11168)
方法(8617)
数学(6912)
数学方法(6755)
(5872)
(5654)
贸易(5651)
(5558)
(5033)
金融(5033)
(4615)
(4272)
中国(4247)
(3919)
财务(3910)
财务管理(3899)
国际(3849)
理论(3815)
(3722)
银行(3716)
企业财务(3712)
(3660)
(3557)
(3397)
(3113)
机构
大学(69985)
学院(67655)
(27598)
经济(26958)
研究(24104)
管理(23364)
中国(20335)
理学(19288)
理学院(19068)
管理学(18632)
管理学院(18517)
(15398)
(14079)
科学(13707)
(12782)
研究所(11270)
中心(11159)
财经(10846)
(10516)
(10410)
北京(10091)
(9835)
(9083)
师范(8990)
业大(8739)
(8559)
经济学(8488)
(8328)
农业(8300)
财经大学(8051)
基金
项目(37724)
科学(28848)
研究(27774)
基金(27385)
(23680)
国家(23483)
科学基金(19461)
社会(17006)
社会科(16127)
社会科学(16121)
基金项目(13811)
(13335)
教育(13205)
资助(12591)
自然(12277)
自然科(12015)
自然科学(12012)
自然科学基金(11802)
(11765)
编号(11534)
成果(10969)
(8939)
重点(8451)
(7853)
课题(7844)
教育部(7790)
大学(7707)
项目编号(7370)
(7239)
人文(7160)
期刊
(33281)
经济(33281)
研究(22330)
中国(15009)
(11685)
学报(11417)
(10086)
(9957)
金融(9957)
科学(9753)
管理(9275)
大学(8909)
教育(8590)
学学(8254)
国际(7944)
农业(6737)
(6422)
财经(5758)
技术(5235)
经济研究(5064)
(5010)
世界(4834)
问题(4616)
业经(4182)
图书(3788)
(3672)
(3628)
理论(3332)
统计(3269)
会计(3174)
共检索到113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帆  张明  
霸权稳定论指出,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乃是维持国际经济体系稳定的保证。而本文的分析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不稳定性恰恰来自于美元霸权。当前美元霸权的行使体现为牙买加体系下的中心—外围构架。位于中心的美国获得了铸币税以及通货稳定的收益;而外围国家则更多地承担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这种不平衡的构架注定是不会持久的。当前美元霸权对中国的影响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的效率损失和汇率风险,以及“冲突美德”的威胁。中国的相应对策则包括:在近期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削减外汇储备的规模、将FDI的水平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葆珉  
霸权货币体制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美国经济的衰落及美国滥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正在导致美元的衰落,而欧元崛起与亚洲货币走强正在分割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由于美元的衰落与欧元的局限,人民币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世界货币。人民币担当主导货币将是中国崛起在政治与经济上成熟的标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群发  
美元霸权,就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权地位。美元霸权是由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它给美国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元霸权引起了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大国的抗议和挑战,欧盟和日本最为典型。结合美元霸权和欧盟、日本对美元霸权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是化解中国快速发展中的经济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解决高储蓄两难问题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刚  张世春  
进入21世纪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霸权衰落与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不期而遇。本文通过对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横向与纵向比较,认为由于美国综合实力依然强大,国际货币历史惯性和转换成本不可小视,其网络外部性形成远非一日之功,因此,美元霸权只是相对衰落。同时,跨境贸易、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和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试点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但其作用范围仍相对有限,因此,我国仍需提升综合国力并警惕美国对人民币国际化势头进行打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骏  
美元霸权是美国利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攫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并在危机时转嫁自身风险的特权。要理解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离不开对美元霸权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在理论上研究清楚美元霸权的运行机制及其前提条件、约束条件等。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历史演变分析。对美元霸权的崛起、确立、鼎盛等时期,以及现今状况进行考察。第二,理论分析。分析"新自由主义"理论、"华盛顿共识"等美元霸权理论基础。第三,美元霸权的运行机制分析。提出五种美元霸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抽象出美元霸权运行机制的四个阶段、七个约束条件。第四,相关结论。明确指出,短期内扭转美元霸权不太现实,我国还需着力加强自身实力建设。此外,笔者还就美元霸权削弱的可能性、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美国"逆全球化"行为、中美"金融战"等话题,提出了自身观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大庆  
货币权力指各国在货币事务上独立决策并对其他国家实施影响的能力,包括自治力和影响力两个部分。由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权力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中越来越大,致使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日益显著。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拥有空前的货币权力,这常被称为"美元霸权",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海啸没有改变美元的霸权地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让美元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国际货币,使其走上了霸权之路。而且,后来该体系的崩溃也拯救了当时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创了黄金非货币化时代。从此,美国开始了长期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逆差,通过不断输出美元来换回境外的商品、资源和服务,同时通过金融项目顺差使美元回流。这种循环大幅提高了境外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加速了其实体经济的持续衰退,引发了境外市场对美元信心的崩溃。这将大幅削弱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引发全面的美元危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主要研究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几个特点,指出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可以通过美元滥发来融通,美元的问题变成了世界的问题;其次考察了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指出超主权储备货币改革面临多重难题,现实的选择是建立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最后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指出我国应发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邢昭  
信息网络化、全球化正从根基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美国倚仗其因特网的霸主地位 ,对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与文化侵略 ,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弱小国家的文化主权。文章试图运用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 ,对文化帝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殖民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阐析 ,揭示网络化语境中的帝国霸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雪志  梁金修  
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美元霸权在其国际信用货币背景下得以确立。全球经常项目逆差逐渐集中于美国,而经常项目顺差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中东、亚洲新兴经济体等国家和地区,全球经济失衡的局面开始形成。这是美元霸权的直接体现,等同于美元绑架了世界。中国、亚洲新兴经济体等被动持有大量美元储备,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使得中国货币政策丧失了部分独立性,造成了中国M2增长过快和以存贷差为指标的流动性过剩,形成了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泡沫。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应凯  崔茂中  
本文首先对美元霸权进行了界定,认为美元霸权的内涵是"美元的超中心地位+发行自由化",外延是"对全球造成的不和谐影响"。内涵也是其生存基础,外延也是其生存影响。在分析美元霸权的生存基础与生存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从长期来看二者具有内在矛盾:生存基础带来生存影响、生存影响反过来动摇生存基础。"生存冲突"决定了美元霸权的退出具有历史必然性,论文最后提出了美元霸权"软着陆"的构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松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衰落甚至消亡的过程,美元霸权自然也不例外,从其正式确立至今已经历了40多个年头,相继走过了产生、巩固和发展及目前的衰落期。客观地讲,美元霸权在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曾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因其与生俱来的不公正,加之随着美元霸权逻辑的发展演变和内外因素的不断改变,已使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近二十年来,美元霸权为确保自身的延续引发了频繁的经济金融危机以及地区冲突和战争,已极大地阻碍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因此,美元霸权的消亡及新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垂龙  
全球经济失衡持续加深,其根源是新时期的美元霸权与"新特里芬难题"。当今的美元霸权是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入,且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浮动汇率制下形成的,这为美国谋取美元霸权的利益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美元霸权导致人民币升值绩效的弱化;对人民币汇改的速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浮动恐惧"和美元大权重之刚性。人民币汇率决不是全球失衡的"救命稻草",美国必须为化解全球经济失衡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涛  
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作者所论述的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作者所论述的"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实现压迫、剥削其他国家"的情形不一样不一样,进入牙买加体系后,受到美元霸权的影响,"中心—外围"博弈纳什均衡发生了变化。文章运用博弈模型解释美国如何在与新兴经济体的博弈中博弈模型解释美国如何在与新兴经济体的博弈中,在大幅增加美元供给的情况下实现"资本输出"向""资本输入"角色的转换以及由此形成的"金融国家对贸易国家"的国际分工新格局对中国的影响。建议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改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股独大"的局面,遏制美元霸权对外围国家的金融扼制金融扼制;主动推进"世界加工工厂"向"世界制造工厂"的升级;把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纳入宏观审慎管理重点来应对管理重点来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