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5)
2023(10586)
2022(9585)
2021(9116)
2020(7727)
2019(17912)
2018(18048)
2017(34969)
2016(19239)
2015(21856)
2014(21913)
2013(21630)
2012(20133)
2011(18154)
2010(18164)
2009(16659)
2008(16270)
2007(14194)
2006(12412)
2005(10866)
作者
(55436)
(45724)
(45673)
(43306)
(29431)
(22164)
(20893)
(18197)
(17470)
(16497)
(15890)
(15277)
(14501)
(14323)
(14122)
(14062)
(13855)
(13731)
(13088)
(13004)
(11409)
(11386)
(11075)
(10529)
(10370)
(10359)
(10116)
(10072)
(9223)
(9036)
学科
(73849)
经济(73752)
管理(55065)
(51874)
(44509)
企业(44509)
方法(35897)
数学(30345)
数学方法(29895)
(19162)
(18450)
中国(18326)
(17883)
业经(15904)
地方(14482)
(14480)
贸易(14474)
理论(14258)
(14072)
(13295)
(12932)
(12704)
财务(12639)
财务管理(12617)
农业(12233)
企业财务(11996)
(11844)
金融(11843)
技术(11529)
环境(11442)
机构
大学(274095)
学院(269625)
管理(108418)
(102443)
经济(99986)
理学(94093)
理学院(93038)
管理学(91321)
管理学院(90855)
研究(89748)
中国(66787)
(59339)
科学(56970)
(46806)
(45592)
(42039)
研究所(41509)
业大(40632)
中心(40487)
(38085)
北京(37887)
财经(37799)
(36795)
师范(36475)
(34337)
农业(33013)
(32639)
(31576)
师范大学(29748)
经济学(29198)
基金
项目(184184)
科学(143319)
研究(134938)
基金(132718)
(115316)
国家(114335)
科学基金(97664)
社会(82091)
社会科(77661)
社会科学(77638)
基金项目(71004)
(70967)
自然(64651)
自然科(63121)
自然科学(63107)
自然科学基金(61946)
教育(61708)
(60336)
编号(55986)
资助(55408)
成果(46213)
重点(40648)
(40436)
(38106)
课题(37920)
(37614)
科研(35224)
创新(34980)
项目编号(34973)
大学(34805)
期刊
(112557)
经济(112557)
研究(79789)
中国(49709)
学报(44325)
科学(40203)
管理(39452)
(38024)
(34768)
大学(33407)
教育(32733)
学学(31052)
农业(26964)
技术(23216)
(22129)
金融(22129)
财经(17634)
业经(17551)
经济研究(16938)
图书(16902)
(14923)
问题(14510)
理论(14274)
(13656)
科技(13375)
实践(13192)
(13192)
技术经济(12772)
(12688)
现代(12110)
共检索到394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青松  曹玉昆  
国际气候谈判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由国际社会开展的多边治理机制和进程。谈判中话语权的高低影响和决定着一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从国际气候谈判的话语内容、国际气候谈判的话语主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3个方面对国际气候谈判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试图发掘现有研究成果的内在规律及其存在的研究空间,提出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重要方向,对促进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林业话语权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青松  曹玉昆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在气候谈判中屡遭质疑与责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话语权不强。拥有话语权可以使本国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本文以话语权为研究视角,界定了气候谈判下林业话语权的内涵及外延,提出提升中国林业话语权的途径,进而提升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及气候外交领域的话语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孙岩  张继勋  周冉  
审计谈判是审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审计理论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讨论了审计谈判的特殊性和审计谈判模型的基础上,从审计谈判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谈判的总体状况、审计谈判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梳理了国外的审计谈判研究成果,最后讨论了我国审计谈判研究的可能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邵先成  
随着南海维权行动的增多,中国更多的政府部门参与到维权信息的发布中,使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公益的话语解释中国的维权行动,并对菲律宾、越南南海行为的缺点和弱点发布了更有针对性的资料。但原本可以论证中国维权行动合法性的国内学者,以及应该及时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南海维权信息的国内媒体却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菲律宾、越南、美国对中国的维权行动多有指责,企图借此塑造中国"强势""不遵守国际法""破坏地区稳定"的国际舆论。面向未来,中国政府、学者、媒体需要在信息发布、话语建构、观点论证等方面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合作,以便更好地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南海维权行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黄育华  
长期以来,国际金融体系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既没有在国际市场的金融定价权,更没有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标价权,游戏规则完全由他们制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率先走出低谷,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客观上助推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由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富良  刘红艳  
在基础设施产业特许经营中,由于政府承诺能力的缺失,存在着大量失败的案例。已有文献分析了政府承诺能力缺失的原因,主要分为政府主观性的动机和特许权本身的客观性问题。承诺能力的缺失对投资产生了负激励。针对政府承诺能力缺失的救济方式,可分为一般救济和再谈判救济。但再谈判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而,设计合理的可用的再谈判机制,制定规范的再谈判程序,是基础设施产业特许经营合约再谈判研究的可扩展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建国  李桂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济史学会、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大学经济史研究所承办,《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协办的"2014年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暨经济转型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1日至12日在河南开封举行。本次年会为历届规模最大,来自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等国逾200名专家、学者与会,收到学术论文166篇。本次年会采取按照论文选题分组的方法,更利于学术交流与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苏春  俞海宝  王勇  
国际气候谈判历程已经历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长期以来围绕是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进行博弈,致使国际气候谈判成为一个长期性、复杂性与曲折性相伴的缓进过程。随着参与主体间力量与利益分化与重组加速,国际气候谈判变得更为复杂和曲折,因而只有认真审视国际气候谈判发展历程,围绕和平与发展主题,积极探索资源导向型、民主对话型、可持续发展型谈判机制,促进各方加强彼此认识、信任与合作,才可能实现各参与主体在国际气候问题上的协同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俊莲  徐向阳  
多哈气候大会已经结束,此次多哈气候谈判将《京都议定书》承诺期延长到2020年,俄罗斯、日本、新西兰和加拿大退出了《京都议定书》,美国仍未加入。国际气候谈判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间,至今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文章首次借助纳什谈判推广模型从谈判力、担心谈判破裂程度与谈判破裂后的效用水平三方面对国际气候谈判进行分析,并据此以气候谈判现状为例进行了说明,得出谈判方的效用水平与谈判力成正比,可以通过提高谈判力水平来提高效用水平,谈判方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对谈判有很大影响,并且可以通过惩罚机制来改变其担心程度影响谈判结果。所以我国应努力提高谈判力,通过对其他国家担心谈判破裂程度的分析,预测其谈判动机及立场做出相...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陆雪琴  张旭昆  
主流经济学认为工会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垄断力量,工会的存在会妨碍市场出清从而导致无效率。最近的经验文献对集体谈判制度的剖析深入到了谈判级别、谈判结构的层面上。经验文献中工会和集体谈判对工资的影响的结论较为一致,都得出了对工资产生正向影响的结论,而关于工会和集体谈判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有较大分歧。
[期刊] 求索  [作者] 厉伟  
构建中国ESG体系的本质在于提升国际资本市场话语权,中国需要通过国际话语权建设实现从ESG体系参与者向构建者身份的转变。中国ESG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其国际话语权提升仍面临现实困境,主要是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ESG报告标准和披露制度、ESG评价体系与标准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ESG评价标准需要得到全球投资者认可以及ESG投资产品规模较之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等。构建中国ESG体系的国际话语权,需要在话语性话语权、结构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以及道义性话语权四个维度作出努力,并围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发挥国家治理优势等方面展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峻   李欣玲   徐紫晴   孙梓莹   朱紫馨  
CPTPP作为一种国家组织之间的经济权益博弈,其最终结果必然体现在具体的会计方面,这是CPTPP国际会计话语权竞争的内在动因。CPTPP成员国对IFRS的趋同情况以及它们在IASB中的影响力,为它们参与国际会计话语权竞争奠定了基础。而环境问题、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国有企业、原产地规则等CPTPP的具体规则内容,都可能对现行国际会计准则产生巨大影响。面对CPTPP带来的国际会计话语权方面的变革,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会计治理机构,加强与CPTPP成员国的会计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以此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并为加入CPTPP的谈判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雅丽   史丁莎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波谲云诡的国际格局带来国际秩序的深层次变化。面对纷繁复杂、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视野,守正创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支柱,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程度的逐渐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增强中国的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对于提升本国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引领者,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的内涵与历史逻辑出发,总结中国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的现状,紧扣国家战略导向,提出准确定位、加强顶层设计、依托平台等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贤明  肖润华  
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受到进口的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损害越来越大。因此,发展中国家提出取消现有的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建立仅适用于发展中成员国家的新的特殊保障机制SSM。本文综述了WTO各成员方在SSM的使用资格认定、产品范围、触发机制方面的分歧,以及我国在多哈回合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谈判上的立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张晓曦  刘卓著  朱伟杰  
[目的/意义]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话语权是当今世界大国博弈的重要利器,提高国家国际话语权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应对当今时代国际形势下不同领域的话语权之争,本文探讨话语权的内涵和话语权评价框架,进一步丰富话语权的研究,为话语权评价提供理论框架和依据。[过程/方法]从概念解析、特性分析、类型划分、评价指标4个角度对"话语权"进行探讨。[结果/结论]结合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信息计量学等领域探讨话语概念内涵,并从能力、工具、结构、关系4个角度阐释权力的定义,得出话语权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从话语权产生过程得出话语权主体性、传播性、影响性、引导性4个特性;从话语主体、话语媒介、话语领域3个维度对话语权进行分类;结合信息计量学和评价理念,从话语权的过程特性构建了话语权的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