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9)
- 2023(6345)
- 2022(5713)
- 2021(5327)
- 2020(4683)
- 2019(11184)
- 2018(11264)
- 2017(21714)
- 2016(12277)
- 2015(14378)
- 2014(15034)
- 2013(14932)
- 2012(14309)
- 2011(12976)
- 2010(13422)
- 2009(12353)
- 2008(12594)
- 2007(11726)
- 2006(9949)
- 2005(9099)
- 学科
- 济(51270)
- 经济(51214)
- 管理(31938)
- 业(31104)
- 方法(25209)
- 企(24320)
- 企业(24320)
- 数学(21865)
- 数学方法(21646)
- 农(14397)
- 财(13796)
- 中国(12625)
- 贸(12503)
- 贸易(12500)
- 易(12172)
- 学(11262)
- 地方(10024)
- 制(9890)
- 业经(9682)
- 农业(9407)
- 融(9216)
- 金融(9213)
- 理论(9066)
- 银(8721)
- 银行(8697)
- 和(8626)
- 务(8305)
- 财务(8284)
- 财务管理(8248)
- 行(8235)
- 机构
- 大学(181803)
- 学院(181710)
- 济(74125)
- 经济(72363)
- 管理(65485)
- 研究(62045)
- 理学(55245)
- 理学院(54568)
- 管理学(53565)
- 管理学院(53216)
- 中国(48256)
- 京(39172)
- 科学(38254)
- 财(34984)
- 所(33186)
- 农(32803)
- 研究所(29811)
- 江(29215)
- 中心(29142)
- 财经(27359)
- 业大(27264)
- 农业(26006)
- 北京(25117)
- 经(24588)
- 范(24353)
- 师范(24113)
- 州(23476)
- 经济学(22884)
- 院(21792)
- 经济学院(20943)
- 基金
- 项目(110906)
- 科学(84469)
- 研究(82517)
- 基金(77164)
- 家(66875)
- 国家(66301)
- 科学基金(54891)
- 社会(48754)
- 社会科(46047)
- 社会科学(46029)
- 省(43857)
- 基金项目(40780)
- 教育(39000)
- 划(37228)
- 编号(35949)
- 自然(34971)
- 自然科(34056)
- 自然科学(34043)
- 自然科学基金(33414)
- 资助(32774)
- 成果(30324)
- 重点(25387)
- 课题(24966)
- 部(24857)
- 发(24306)
- 创(22454)
- 性(21685)
- 大学(21505)
- 科研(21461)
- 项目编号(21132)
共检索到278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国际合作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由于利益诉求的差异,各国(国家集团)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碰撞,导致谈判进程举步维艰。欧美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矛盾是制约谈判进程的关键障碍之一。欧美为维护国家(集团)竞争力和争夺气候谈判领导权,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温室气体减排和构建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机制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着深刻的分歧。
关键词:
国际气候谈判 温室气体减排 欧盟 美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
区域贸易协定成为欧美主导全球贸易治理的重要场合,在当前进行的TTIP谈判中,管制一致性谈判构成其核心内容,倘若达成,将同化欧美产品技术法规制定的依据和程序,消除本国产品在进入他国市场后的贸易壁垒,拓宽WTO产品技术壁垒规制。然而,欧美在应对产品风险时各自采纳的预防性原则和科学依据、成本效益原则源于欧美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体系、文化价值、风险偏好和农业经济特征,不仅不存在必然的优劣之分,也因前述因素的个性而难以同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棋 陈鑫 班宁煜 王青松
近年来,气候问题已经上升成了国际性问题,国际社会就此召开了多次气候大会,然而依旧没有就碳排放量问题达成一致协议,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被要求承担超出能力范围的责任,谈判形势不容乐观。文章基于生态公民权的视角,采用理论联系实际,文献研究的方法,力求能从生态公民权的角度为我国气候谈判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关键词:
生态公民权 气候谈判 话语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艺卓 焦点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分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情况及核心问题,归纳涉农投资管理措施,并针对谈判中农业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农业谈判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 农业投资 市场准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玉清 朱文晖
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实现一体化后,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如何进入美国和欧盟市场日益成为一个国际关注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本文比较了2005年5月以来的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背景和内容,高度评价了中国和欧盟达成的纺织品贸易协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李思静 张晨烨
当前中欧BIT谈判正处在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谈判重点领域包括市场准入、争端解决机制的模式选择、对等开放、强制技术转让和公平市场竞争等,谈判难点主要体现在双方诉求的满足、新旧投资协议之间关系的处理,以及如何平衡投资者利益与东道国利益问题。中方在谈判中应采取高标准定位谈判目标、必要时适当让步和加快推进的策略。中欧BIT谈判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加深中欧之间的投资合作和扩大相互投资规模,有利于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还有利于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投资治理和投资规则的制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自2014年1月以来,中国与欧盟的投资协定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上半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访问欧洲,以及欧盟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华,有力地推动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众所周知,欧盟是国际投资领域的先行者,研究其有关国际投资合作的政策诉求,对于进一步做好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相关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小瑞 周丽丽
中欧建交三十多年来,建立起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为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中欧在经济贸易领域的互利合作,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双方在政治、外交、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本文通过对中欧经贸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发展变化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拓宽和深化双方经济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国欧盟 经贸关系 战略伙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昌黎
WTO农业谈判自2000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经过提案与准备阶段,2003年2月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根据多哈宣言,农业谈判2003年3月末确定谈判模式(谈判总体方案),同年9月,第五次部长会议,即坎昆会议要提出减让表的修改方案,2005年1月将结束谈判。为讨论和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里斯蒂安·诺亚 仇翠文
我们需要在大西洋两岸实现高度的监管一致性以避免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失望情绪的监管套利以及竞争环境不公等现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家华 王谋
2012年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8届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包括《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内的一揽子成果,结束了长达5年的巴厘路线图谈判授权(以下简称巴厘授权),同时也意味着德班平台的密集谈判正式开始。与巴厘授权"双轨"谈判相比,德班平台是在一个轨道上谈判,但这并不表示部分缔约方关于"双轨"的诉求、立场已经调整,而是各方持不同诉求,在德班平台谈判中寻求可以实现谈判诉求的表现形式。因此,德班平台一轨谈判,并没有简化、溶释问题,而是让问题更为集中的呈现。德班平台授权之初,发展中国家集团内部就是否授权开启德班平台谈判即存争议,而之后的磋商中,小岛国联盟与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在...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治理 格局 立场定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姚铃
本研究通过分析《里斯本条约》生效以来欧盟国际投资政策和实践,揭示了欧盟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对中方的两方面主要诉求,即投资自由化和市场准入,提出了四方面应对措施:一是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为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投资体系建设;二是使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跟上中美投资协定等谈判总体步调;三是积极回应欧盟方诉求,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四是突出进攻利益,研究制定中方诉求清单,灵活推进谈判。
关键词:
中欧投资协定 投资自由化 市场准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自2014年1月以来,中国与欧盟的投资协定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上半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访问欧洲,以及欧盟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华,有力地推动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众所周知,欧盟是国际投资领域的先行者,研究其有关国际投资合作的政策诉求,对于进一步夯实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燕
自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个发展的契机,同时也给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商务谈判是建立中马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桥梁,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马两国间的跨文化差异及其冲突,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谈判策略,是决定商务谈判成败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青松 秦利
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要激励和约束各国的行为,需要合作,而合作中最有效的因素是追求公平,否则只会陷入非合作或囚徒困境。因此,运用ERC公平偏好来解释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合作,分析了三种博弈状态:首先,在一个N国家的囚徒困境中,各个国家可以选择合作或不合作,除了标准的非合作均衡,大部分的合作甚至可以在所有国家间建立一个纳什均衡;其次,在减排博弈过程中,各国可以不断选择自己的减排水平,公平偏好不能提高标准的低效率的纳什均衡;最后,在一个两阶段博弈联盟形成中,存在公平偏好的国家增加了联盟的规模,提高了效率,可以达成充分合作的稳定协议。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国际气候谈判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