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8)
2023(9985)
2022(8082)
2021(7478)
2020(5861)
2019(13120)
2018(12578)
2017(23708)
2016(12307)
2015(13724)
2014(12693)
2013(12319)
2012(11257)
2011(10302)
2010(10114)
2009(9566)
2008(9006)
2007(7447)
2006(6703)
2005(6188)
作者
(31926)
(26615)
(26313)
(25289)
(16788)
(12607)
(12087)
(10305)
(10052)
(9225)
(9123)
(8761)
(8341)
(8324)
(8207)
(8189)
(7961)
(7638)
(7601)
(7416)
(6515)
(6354)
(6227)
(6095)
(6029)
(5892)
(5888)
(5526)
(5239)
(5226)
学科
(51504)
经济(51453)
管理(32760)
(28593)
(22523)
企业(22523)
方法(20342)
中国(18077)
数学(17859)
数学方法(17735)
(14887)
贸易(14880)
(14641)
(13838)
业经(11714)
环境(11525)
(11489)
(10479)
(9930)
金融(9929)
(9411)
银行(9406)
(9167)
(8840)
农业(8504)
(8283)
(8222)
地方(8162)
关系(8098)
(7810)
机构
学院(167545)
大学(167490)
(80061)
经济(78920)
研究(64548)
管理(61229)
理学(52408)
理学院(51832)
管理学(51155)
中国(50954)
管理学院(50844)
(35663)
科学(34707)
(34526)
(31045)
研究所(28254)
中心(28091)
财经(27755)
经济学(26663)
(25626)
经济学院(24018)
(23683)
北京(22993)
(22751)
(21928)
(21896)
师范(21752)
财经大学(20857)
业大(20276)
科学院(19470)
基金
项目(112698)
科学(90617)
研究(85601)
基金(84667)
(73970)
国家(73451)
科学基金(62824)
社会(58496)
社会科(55713)
社会科学(55697)
基金项目(43294)
(40126)
教育(38505)
自然(37150)
自然科(36327)
自然科学(36319)
自然科学基金(35685)
(35180)
资助(33959)
编号(32852)
成果(26637)
(26416)
国家社会(26220)
重点(26151)
(25678)
中国(24924)
(23902)
教育部(23243)
课题(23187)
创新(22548)
期刊
(87514)
经济(87514)
研究(54193)
中国(32817)
(24930)
管理(23345)
科学(23197)
学报(22661)
(21688)
大学(17802)
(17391)
金融(17391)
教育(16935)
学学(16742)
经济研究(16345)
农业(15594)
国际(14238)
(14130)
财经(13856)
业经(12955)
技术(12539)
(12167)
世界(11755)
问题(11511)
(9389)
技术经济(7639)
统计(7307)
资源(7290)
现代(7230)
(7039)
共检索到255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禹湘  储诚山  周枕戈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国之基和兴国之本。工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无论是从提高国际竞争力,还是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必要而紧迫。《巴黎协定》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中国工业领域实现深度绿色转型,需明确气候变化新目标,建立倒逼机制,坚持开放、共享的发展指导理念,围绕"南南合作"及"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工业绿色低碳产能输出,以适应国际国内新的气候治理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璐  淡卫军  
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企业向更加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型,成为构建中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就业效应显著,生产绿化行为会出现替代效应,在传统工业部门表现为挤出效应,总体长期而言能够带来扩张效应。当前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就业,面临着经济绿化成本高、绿色技能缺失、就业机会丧失及劳动关系变动产生新的矛盾等方面的风险。绿色转型过程中,各方都需要正视因之带来的短期性阵痛,通力合作,争取资源,寻求出路。绿色就业机会的创造与产业升级中现有工作岗位的绿化同样重要。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社会保护措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改善劳动者的处境,增强其就业能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兴军  孙雯  
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是全球共识,研究绿色经济与林业的关系可促进林业的稳定、高效发展,从而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文章阐述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的概况,探讨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以及提出了应对的主要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林业发展与绿色经济密不可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要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克莎  田潇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核心问题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相关政策文件密集出台,随着这些政策措施落地,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发展困境。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艰巨任务下,需积极应对工业能耗结构难以快速转变、工业绿色技术发展储备不足、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较大、工业区域发展关系面临调整难题、工业绿色转型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挑战。要培育绿色市场需求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导向功能,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深化绿色制度创新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推动机制,提升绿色对外贸易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引领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章昌裕  
WTO多边体制自多哈回合遭受重创后,一个以RTA为主导地位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正在被创造出来,原本为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规则反成其障碍,阻碍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新格局以FTA构建为基本特征,TPP和TTIP在其中突显出重要作用,不仅打造了一个以高度自由化为堡垒的市场准入屏障,而且使国际规则进一步泛"美国化",成为美欧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达到控制全球战略意图的一部分。在国际贸易新格局中,中国被孤立和边缘化,主要贸易伙伴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彩慧   张开  
在全球产业链低碳化、区域化、短链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链体系正发生深度演变,中国“双碳”战略引发了新一轮能源革命,产业链绿色转型正是抢抓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新机遇的主动作为。文章立足于绿色产业链的科学内涵,研究全球产业链绿色转型大趋势,探寻中国产业链绿色转型存在的重要机遇,分析“双碳”窗口期下中国产业链绿色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中国产业链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选择,这对于稳妥有序地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统一,优化产业生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中长期中国产业链安全治理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郑美青  高军行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已取得长足发展,双边贸易投资规模屡创新高、经济合作模式推陈出新、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显著,但双边合作仍面临贸易依存度高且存在非对称性、投资依赖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互联互通建设波折不断、人文交流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RCEP生效将促进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等经济关系的一体化,进一步释放地区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但当前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趋激烈,拜登政府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必然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产生冲击。亚太新格局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既面临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也面临大国博弈加剧、CPTPP与IPEF双重压力,以及东盟对过度依赖中国经济的担忧等挑战。要根植现有合作机制,深挖合作潜力,做好RCEP实施工作,推动关税降低与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落实,“软”“硬”兼施,加强双边互联互通建设,注重包容发展,增进政治互信,夯实民意基础,推动社会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志惠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和两个先行区战略的提出,闽台金融交流与合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先后在货币兑换、资本市场开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程宇  董衍美  
2011年10月27~30日,主题为"实现TVET的转型——应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挑战"的国际专家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中心(UNESCO-UNEVOC)、德国经济合作组织(GIZ)、亚太地区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炜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要求,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一环,发展绿色农业是顺应自然、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绿色农业遵循“政策指引”“技术驱动”和“探究新制度”发展路径,取得了卓越成绩。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仍存在人口与产业空心化、初始禀赋资源分布失衡及数字技术和农业数字治理滞后等约束。对此,本文分别从发展理念与模式、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撑以及科技创新等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惠施敏  
基于国际产能合作和工业绿色转型的内涵,从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及对外工程承包方面分析了国际产能合作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工业绿色转型指数,测度了中国各省份的工业绿色转型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各省份工业绿色转型程度差异较大,整体水平较低;对外工程承包和出口贸易对工业绿色转型总体有阻碍作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对外直接投资整体上可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绿色转型,与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呈明显的互补关系,与人均GDP、技术差距呈替代关系,不同区域吸收对外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能力存在差异,只有当各地区跨过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水平、人力资本、技术差距门槛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显著地促进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国际产能合作的视角,提出了促进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帆  邵超峰  鞠美庭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鉴于金融在当代经济社会特别是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国内外发展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政策探讨等多从宏观方面强调绿色金融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生态专家、环境学者以及经济学家对绿色金融做出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但缺乏完善的体系制度,如何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绿色金融,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在国际绿色金融实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当前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条件及关键制约因素分析,讨论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映莲  
文章着重分析了绿色营销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企业面临营销观念、生产方式和营销策略的挑战,另一方面绿色营销也给我国企业带来许多机遇,如绿色产品开发机遇、绿色效益机遇、争取政策支持机遇、产品和企业国际化机遇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