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3)
- 2023(12347)
- 2022(10435)
- 2021(9832)
- 2020(7897)
- 2019(18246)
- 2018(17811)
- 2017(33693)
- 2016(18389)
- 2015(20823)
- 2014(20578)
- 2013(20506)
- 2012(19900)
- 2011(18550)
- 2010(19109)
- 2009(17587)
- 2008(17366)
- 2007(15441)
- 2006(14208)
- 2005(13229)
- 学科
- 济(83057)
- 经济(82965)
- 管理(45627)
- 业(44640)
- 企(32843)
- 企业(32843)
- 中国(29259)
- 方法(28784)
- 数学(25004)
- 数学方法(24695)
- 农(24331)
- 地方(21944)
- 贸(19707)
- 贸易(19692)
- 易(19182)
- 业经(17558)
- 财(17426)
- 融(16856)
- 金融(16855)
- 学(16638)
- 银(16228)
- 银行(16198)
- 农业(16144)
- 制(16064)
- 行(15893)
- 发(13766)
- 环境(13679)
- 策(13350)
- 地方经济(11912)
- 和(11800)
- 机构
- 大学(267907)
- 学院(267004)
- 济(120661)
- 经济(118340)
- 研究(107460)
- 管理(94956)
- 中国(84403)
- 理学(79585)
- 理学院(78483)
- 管理学(77239)
- 管理学院(76717)
- 科学(62569)
- 京(59945)
- 所(55990)
- 财(55670)
- 研究所(50620)
- 中心(46765)
- 农(45258)
- 财经(42509)
- 江(41378)
- 北京(39526)
- 范(39037)
- 经(38776)
- 师范(38712)
- 院(38625)
- 经济学(38308)
- 业大(35347)
- 农业(35231)
- 经济学院(34354)
- 州(32960)
- 基金
- 项目(168687)
- 科学(133838)
- 研究(125953)
- 基金(123203)
- 家(108085)
- 国家(107205)
- 科学基金(89922)
- 社会(81118)
- 社会科(76955)
- 社会科学(76940)
- 基金项目(62923)
- 省(62452)
- 教育(57300)
- 自然(55587)
- 划(54912)
- 自然科(54307)
- 自然科学(54291)
- 自然科学基金(53325)
- 资助(51874)
- 编号(49950)
- 成果(42947)
- 发(42318)
- 重点(39287)
- 部(38945)
- 课题(36694)
- 发展(34659)
- 创(34378)
- 国家社会(34343)
- 展(34106)
- 中国(33893)
- 期刊
- 济(142725)
- 经济(142725)
- 研究(91354)
- 中国(61198)
- 农(43100)
- 学报(39681)
- 科学(39461)
- 财(39043)
- 管理(37533)
- 融(33859)
- 金融(33859)
- 教育(33441)
- 大学(30235)
- 农业(29824)
- 学学(28101)
- 经济研究(24064)
- 业经(21865)
- 技术(21643)
- 财经(21266)
- 贸(19487)
- 国际(19484)
- 问题(18880)
- 经(18527)
- 世界(17084)
- 业(16529)
- 资源(13200)
- 技术经济(12818)
- 坛(12596)
- 论坛(12596)
- 图书(12178)
共检索到436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傅 何霄嘉
回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政策以及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亚太地区主要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发展历程,并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发展动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适应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已经获得了与减缓同等的重要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与气候变化适应相关的谈判议题已经从初期单纯关注资金及技术开发和转让机制发展到实施具体的适应计划和行动,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06年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或与气候变化适应相关的政策,包括法律、框架、战略、规划、行动方案等,最不发达国家也在《联合国气候...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政策 回顾 中国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伟
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农业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通过对欧盟、美国及澳大利亚在农业领域对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研究分析,提出对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启示。
关键词:
农业 气候变化 适应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潇雅 李惠民 杨秀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的重要环节。总结国际先进经验,对于我国城市科学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制度、规划、措施等角度,分析总结了伦敦、鹿特丹、温哥华三个城市的适应气候变化经验。城市适应战略的成功要素主要包括:确立政府在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机构;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本地特征的适应行动和措施;对适应规划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结合我国实际,文章总结了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国际经验 城市治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利苹 李先婷 高峰 王勤花 任珩 刘燕飞
农业政策在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欧盟执行农业政策的历史较长,因此,本文以美国、欧盟为研究对象,回顾了其农业政策和行政管理政策的演变历史,定性评价了其实施效果,研判了未来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关注的重点领域,以期为完善中国农业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政策 美国 欧盟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利苹 李先婷 高峰 王勤花 任珩 刘燕飞
农业政策在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欧盟执行农业政策的历史较长,因此,本文以美国、欧盟为研究对象,回顾了其农业政策和行政管理政策的演变历史,定性评价了其实施效果,研判了未来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关注的重点领域,以期为完善中国农业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政策 美国 欧盟 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沙伟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将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一系列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影响,是一个涉及到各国未来争取发展空间、选择发展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问题。气候变化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卉彤
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高温热浪、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天气气候变化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即天气风险越来越大。根据造成的后果,天气风险分为一般天气风险、灾难性天气风险和气候变化风险。一般天气风险是指不会对企业的财产造成损失,也不会有人员的伤亡,但会引起企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鹏龙 高峰 王宝 宋晓谕 王勤花
跨界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涉及流域国家之间资源分配、环境治理等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脆弱性进一步加剧了跨界水资源管理的复杂性。我国是亚洲大陆主要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如何合理开发跨界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水资源安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对国际典型跨界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政策及实践进行梳理,并从流域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立法、关键研究问题方面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完善跨界水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霄嘉 马欣 李玉娥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
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多边框架下减缓与适应工作进展缓慢,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作为潜在的直接解决方案日益引起科学界和决策者的重视。本文回顾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由来,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捐助制度和自然灾害保险。总结出其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启示,并提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框架系统,建立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救灾捐赠体系和农业灾害保险等的整合机制;充分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丽雪
对于被视为脑科学和类脑研究重要方向的脑机接口,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中国是推动相关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目前关于脑机接口发展政策的研究较为匮乏。为此,从国际视角,运用定性分析法,重点梳理总结上述4个国家和地区鼓励发展脑机接口的政策内容,从政策设计、管理机构、发展模式和伦理研究4个方面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与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相比,中国重视脑机接口的科技前沿攻关,但缺少配套发展政策;重视战略目标和资金支持,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主体、咨询机构、神经伦理机构仍需完善;跨学科发展模式上缺少整合,研究模式和资助模式不符合新技术发展特点;脑机接口神经伦理问题的研究和治理尚处于萌芽期,相关法律制度、监管措施和科学研究不足。通过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得到对促进中国发展脑机接口技术的启示:突出政策的科学系统设计、优化组织管理结构、促进跨学科整合发展、强化相关伦理问题同步研究等,以抢占技术制高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景柱 李婷
未来气候变化在创新方面将在合作、务实、共赢、高效方面取得一些进展。如何更多地发挥私营部门和非政治组织等社会各参与方的力量,更多地将联合国进程与其他区域性合作相结合,如何发现和落实更多的激励措施与手段,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等,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建设性地提出更多的视角和领域,弥补和增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相关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公共治理国际谈判 全球公共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景博 冯相昭
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类主要措施,在气候变化减缓行动难以很快奏效的情形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更为紧迫的选择。一个有效的适应行动机制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而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适应行动机制的形成基础。本文以银川阅海湿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研究案例,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两个层次进行讨论,比较其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及其对适应措施的评价和需求,以期对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认知基础研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社会公众和决策层,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基础均已基本形成,但公众的认知基础要弱于决策层,并且在认知的准确程度上低于决策层;公众和决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 认知 政策评价 案例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献华 倪娟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变化教育已经被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导下,联合国各组织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目标设定、课程设计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和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阐明了气候变化教育的发展路径,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气候变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应该关注气候变化的课程开发、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天衣
2010年3月26日,全球首位毛竹碳汇林主持者、国内外知名的低碳研究专家、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作了题为"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及其启示"的报告。周国模的报告主要围绕大会的基本概况,大会的核心内容、主要观点,《哥本哈根协议》解读以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坤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也受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严峻挑战。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和减缓CO2排放,GDP的CO2强度下降速度为世界瞩目,但由于工业化阶段GDP快速增长,CO2排放仍呈增长快、总量大的趋势。我国把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的含碳率,中近期以大幅度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CO2强度为主要目标,到2030年前后要努力使CO2排放达到峰值,到2050年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