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0)
- 2023(5412)
- 2022(4595)
- 2021(4676)
- 2020(3950)
- 2019(9363)
- 2018(9064)
- 2017(17664)
- 2016(9473)
- 2015(11140)
- 2014(10929)
- 2013(11095)
- 2012(10681)
- 2011(9723)
- 2010(9918)
- 2009(9343)
- 2008(9464)
- 2007(8273)
- 2006(7606)
- 2005(7332)
- 学科
- 济(43195)
- 经济(43133)
- 管理(22940)
- 业(21605)
- 方法(18551)
- 数学(16475)
- 数学方法(16274)
- 企(15973)
- 企业(15973)
- 中国(15571)
- 贸(13439)
- 贸易(13433)
- 易(13249)
- 农(10958)
- 财(10503)
- 制(9490)
- 融(9177)
- 金融(9177)
- 银(8724)
- 银行(8720)
- 行(8446)
- 学(7563)
- 出(7281)
- 关系(7270)
- 业经(7089)
- 农业(6791)
- 体(6182)
- 环境(6048)
- 发(5959)
- 策(5867)
- 机构
- 大学(142421)
- 学院(137326)
- 济(70530)
- 经济(69416)
- 研究(55742)
- 管理(50273)
- 中国(46438)
- 理学(41545)
- 理学院(41070)
- 管理学(40618)
- 管理学院(40351)
- 财(32272)
- 京(31715)
- 科学(28667)
- 所(28508)
- 研究所(25415)
- 财经(25034)
- 中心(24462)
- 经济学(23755)
- 经(22988)
- 北京(21771)
- 经济学院(21318)
- 院(19516)
- 江(19106)
- 农(18837)
- 财经大学(18672)
- 范(18019)
- 师范(17911)
- 科学院(16495)
- 州(15547)
- 基金
- 项目(82624)
- 科学(65679)
- 研究(62938)
- 基金(62678)
- 家(54439)
- 国家(54058)
- 科学基金(45288)
- 社会(42249)
- 社会科(40158)
- 社会科学(40152)
- 基金项目(31293)
- 教育(28495)
- 资助(27802)
- 省(26676)
- 自然(26583)
- 自然科(26023)
- 自然科学(26018)
- 自然科学基金(25596)
- 划(24526)
- 编号(23459)
- 成果(21251)
- 部(20984)
- 中国(20706)
- 国家社会(19044)
- 重点(18881)
- 教育部(18379)
- 发(18072)
- 课题(17058)
- 性(16903)
- 人文(16827)
共检索到22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向书坚 李凯
2014年世界银行公布的2011年轮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测算结果与发展中国家真实经济规模存在偏差,引发了发展中国家购买力平价是否被系统性低估的疑问。为此,本文基于ICP中中国部分的测算结果,立足于国际比较项目支出法测算的角度,对中国PPP偏差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从理论上看,ICP要求参与国提供的GDP支出项数据与规格品价格数据在大国内部受到了市场分割的影响,识别这种分割程度即空间关联性是ICP数据调查的前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1)在ICP的第七轮与第八轮调查期内,中国内部市场分割导致了价格水平存在时空两个方面的差异,影响了中国PPP计算的准确性;(2)市场分割导致的中国各地区的价差在短期内呈现随机性,只有长期才有可能出现趋同性,但2017年轮ICP调查周期由6年缩短为3年,使得这种趋同性难以出现在ICP活动的调查期内;(3)虽然ICP2017年轮采用滚动基期计算PPP,但仍无法涵盖中国分割市场各自支出项目在空间上的不同作用力,这会使得从支出法角度测算PPP时依然不能完全消除它的偏差,需要根据不同规格品的归属赋予不同权重才能较好地提高PPP测算的准确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强
CPI是宏观经济核心指标之一,在官方统计和宏观经济分析中处于主导地位。但CPI却是一个存在偏差的指标。近些年来,CPI的偏差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了CPI的偏差问题。本文对国际上研究CPI偏差问题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总结了CPI偏差的来源、估算方法、估算结果以及CPI偏差的影响,从多个角度对CPI偏差测度问题进行了评析,并对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价格指数 CPI 偏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志雄 琚悦琦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不同国家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路径与侧重点,梳理改革过程中的认知误区与实践偏差。研究发现: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预期与目标设定扭曲、缺乏对政府会计改革技术层面的全面统筹与充分论证、以及未综合考虑所在国财政体制与人力资源等因素成为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从明晰阶段性目标、财税体制改革、适时公布试编报告、以及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与信息技术引进等方面进行改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周山人 千慧雄
有别于探讨单个城市最优(绝对)规模的研究,本文从城市体系角度,运用Gibrat对数正态分布定律,以2011年为例,检验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际规模与理论规模偏差,并划分出偏大、合理和偏小三种类型:偏大城市集中在3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偏小城市集中在人口规模10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而通常以绝对规模衡量的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却相对合理。进一步地,构造居民效用最大化目标函数,分析市场机制下的集聚效应和政府引导下的公共服务对城市规模偏差的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偏大城市由显著的集聚效应和优越的公共服务共同引致,其中,集聚效应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多样化就业和提升工资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灿 郑正喜
经济理论研究认为,CPI存在替代偏差、质量变化偏差、新产品偏差和商户偏差,一般情形会高估真实生活成本指数。本文分析则表明,除上述偏差之外,还存在偏好变化偏差,且其偏差方向与上述四种偏差恰好相反。本文基于偏好可变的假设,从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出发,修改Hamilton/Costa方法中的CPI偏差估算模型,利用我国36个城市2002-2012年住户支出调查数据,采用滚动和加权回归方法,重新估算CPI偏差。结果显示,CPI年均偏差(高估)幅度明显减小,由2.93%降为0.95%。实证结果验证了偏好变化的存在使得CPI倾向于低估真实生活成本指数,各种因素相互交织或冲抵,故而在总体上CPI并不总是高估真实生活成本指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雪成
基础数据质量问题对PPP测算结果的影响既需要有定性的客观认识,更需要量化的测算结果做依据。本文首先依据数据审核的基本逻辑将价格数据质量问题抽象为数据缺失和数据失真两种类型;其次借鉴对照实验方法,以CPD法为基础,通过对两类数据质量问题不同形式和程度的量化模拟,综合考察了两类数据质量问题影响下的CPD-PPP测算偏差特征与规律;最后综合模拟测度结果为ICP基础数据质量的控制与优化以及比较结果的量化评估与调整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数据缺失 数据失真 量化模拟 测算偏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晓钟
文章从项目挣值进度偏差分析指标现状及存在问题谈起,区分关键与非关键线路,在一级项目挣值进度绩效偏差的三种可能状态下,关键线路与非关键线路进度绩效偏差存在十三种可能状态,分析全部可能偏差状态产生原因,并设计相应的项目进度偏差控制方法及管理策略。
关键词:
关键路线 二级挣值 进度偏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明 王玉安
以人均GDP、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城市化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与产值结构相比滞后,但与就业结构相比并不滞后,城市化滞后的实质是就业结构滞后的结论。通过分析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和就业结构偏差的特点,以规模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我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形成的根源,认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改善偏差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关键词:
城市化 就业结构 偏差 比较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顾小莉 朱学义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换出资产价值决定法,即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主体确定;二是换入资产价值决定法,即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主体确定。一般而言,两种方法虽然表述不同,但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一样。然而,笔者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相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为存货时,只有当相交换的存货的公允价值相同、税率也相同时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换入资产成本才相等,否则不能相等。本文将通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詹姆斯·赫克曼
本文根据 2 0 0 0年中国的微观数据 ,运用现代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在考虑异质性和选择偏差的基础上 ,估计了 2 0世纪末中国的教育回报。研究结果表明 :与受教育水平相关的收益在人们中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在当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种重要的实证现象 ,即人们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对教育水平进行选择。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以及工具变量法都难以对这种选择做出合理的估计 ,我们的分析框架弥补了上述两种方法的缺陷。 2 0 0 0年中国 6个省区城镇青年大学教育的平均回报率为 43 % (年均近 1 1 % )。中国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后 ,较之 80年代及 90年代初期 ,教育的平均...
关键词:
微观数据 异质性 选择偏差 中国教育回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正喜
本文探讨合并偏差的理论性质,指出合并程度不能作为衡量合并偏差幅度的合理标尺,在辨析不同偏差度量方式及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产业关联效应和综合度量角度实证研究合并偏差的量化特征。结果发现,产业关联效应标准下,合并偏差的总体幅度取决于被合并产业的异质度和要素重要度,其局部分布则取决于与被合并产业的相关程度;综合度量标准下,综合异质度能够很好地解释综合偏差度,但也不排除存在其他次要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国霞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标志着我国A股市场进入双边市时代,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能有效地规避股票现货价格波动风险。本文在介绍了股指期货交叉套期保值的定义和基本操作原理的基础上,以股指期货空头交叉套期保值为例,着重研究了交叉套保结果中出现偏差的成因,并从β系数、最优套保率、股指期货交易品种完善等方面,提出优化交叉套保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交叉套保 偏差 沪深300指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丹 郭万山
股票市场中的股价偏差是较受关注的问题,具有金融问题研究的一般特征。本文从对股价偏差问题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出发,比较、分析了有关股价偏差问题的金融理论研究的不同方法。从各种金融理论研究的变化及演进历程中,我们能窥见金融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发现这些方法所存在的诸多不足。文章在发展金融学的视角下,针对现有金融理论研究范式转换的困扰,提出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
股价偏差 金融学理论 研究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