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7)
2023(9475)
2022(8060)
2021(7437)
2020(6366)
2019(13974)
2018(13953)
2017(26241)
2016(14279)
2015(15756)
2014(15083)
2013(14523)
2012(13384)
2011(12117)
2010(12517)
2009(11852)
2008(11798)
2007(10700)
2006(9515)
2005(8694)
作者
(39120)
(32639)
(32260)
(30710)
(20832)
(15600)
(14572)
(12477)
(12289)
(11594)
(11257)
(11018)
(10745)
(10628)
(10237)
(10064)
(9526)
(9441)
(9369)
(9327)
(8312)
(7961)
(7585)
(7574)
(7306)
(7282)
(7257)
(7176)
(6541)
(6446)
学科
管理(50668)
(48852)
经济(48767)
(45436)
(40328)
企业(40328)
方法(17834)
(16311)
技术(16212)
(15493)
中国(14355)
数学(14008)
数学方法(13791)
业经(13486)
(13212)
环境(12652)
(12483)
技术管理(12239)
(11608)
金融(11606)
(11005)
银行(10985)
(10670)
贸易(10663)
(10570)
(10547)
(10539)
(10441)
地方(9598)
理论(9593)
机构
大学(196031)
学院(194979)
(81643)
经济(79993)
管理(75911)
研究(67749)
理学(64553)
理学院(63839)
管理学(62934)
管理学院(62539)
中国(52544)
(41809)
(40843)
科学(39393)
(33460)
财经(31193)
(30762)
中心(30659)
研究所(30020)
(28345)
(28203)
业大(27437)
北京(26965)
(25936)
经济学(24913)
(24574)
师范(24334)
(24055)
财经大学(23162)
经济学院(22217)
基金
项目(130357)
科学(104030)
研究(97999)
基金(94414)
(82611)
国家(81957)
科学基金(70434)
社会(63399)
社会科(60156)
社会科学(60143)
(51508)
基金项目(50070)
教育(44320)
自然(43976)
(43202)
自然科(42855)
自然科学(42846)
自然科学基金(42111)
编号(37716)
资助(37010)
(32997)
成果(31123)
(30264)
重点(30069)
创新(29928)
(28687)
(28250)
课题(27587)
国家社会(26588)
教育部(24921)
期刊
(95380)
经济(95380)
研究(61044)
中国(43728)
(32365)
管理(31359)
学报(28417)
科学(27878)
(25177)
教育(23280)
大学(22850)
学学(21461)
(20991)
金融(20991)
农业(16563)
技术(16307)
业经(15686)
财经(15382)
经济研究(14268)
(13263)
科技(12617)
问题(12319)
国际(11212)
(11062)
(9870)
技术经济(9515)
林业(9481)
世界(9147)
(8968)
论坛(8968)
共检索到305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艳芝  刘洁  
系统地介绍和比较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在森林生态补偿方面的制度创新活动,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针对中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存在补偿责任承担公平性不足、补偿主体过于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对象范围不够宽泛、补偿资金溃乏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议中国政府:重新设计补偿制度,以受益者承担原则打破公共责任原则,确保补偿责任公平分担;以政府补偿为主,以市场补偿为辅,改变补偿主体单一现状;在明确林权的同时,考虑增加对其他国有公益林乃至私有林的补偿;采取成本补偿与机会成本补偿相结合原则,提高补偿标准并实施有差别补偿;通过开征生态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世进  焦艳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通过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来调整森林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设计,美国、德国、日本、哥斯达黎加和巴西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筹集等方面都有许多先进的成功经验。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市场补偿机制,扩大补偿对象的范围,合理确定补偿标准,拓展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引进激励机制,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茂月  
随着我国森林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建立科学合理以及清晰充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急切和必要的。构建合理的补偿机制除了需要确立明晰的产权外,解决公共物品面临的外部性难题也极为重要。通过制定规定符合各方期待和利益的补偿制度,政府可以将外部问题内部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是我国现行的补偿制度存在补偿标准过于单一和绝对,补偿内容模糊、补偿项目混杂不清等一系列问题。民法上有关无因管理的规定能够为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设计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参考,无因管理制度可以在管理产生的费用、所负债务和所受损害等几个方面的费用要求被管理人返还,这些项目可以构成生态补偿金的具体费用项目。文章通过对两个制度进行详细对比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和午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征地已成为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金数额偏低、征地补偿方式单一、征地补偿费用标准不合理、征地补偿费用分配混乱等几个方面。据统计,目前我国各地群众上访案件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近40%,其中60%左右涉及征地问题,而征地补偿低、土地增值分配不合理是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也是造成耕地占用多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有效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土地征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莉萍  赵冠男  戴子礼  
本文以时间顺序系统梳理外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以效用价值和成本收益理论为指导的两大生态效益补偿定价政策及执行效果、模型与价值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总结森林资源保护制度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的理论与方法。包括森林非木材林产品价值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综合定价模型具有市场可操作性,且适用于多种产权特征、多种用途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中国制度中引入该模型能够起到在发展林区经济的同时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修凤  刘伟平  
回顾了中国实践中已经采用的"征用有偿、管护无偿""征用无偿、管护有偿""征用无偿、管护无偿"3种补偿模式,提出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6个具体措施,即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例》;依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2007年《物权法》确定"征用有偿、管护有偿"的补偿模式;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承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方面的责任;修改《森林法》,明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开支范围;先补偿后征用;征用补偿实行分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克勇  
为加强对重点公益林的管护,促进重点公益林的恢复与发展,国家于2001年在河北、辽宁、浙江、安徽等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并于2004年正式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偿基金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永杰  
该文通过对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问题的研究,认为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按生态公益林的特性,将其分为特用公益林和综合公益林两种.该文对补偿什么,由谁补偿,补偿多少,怎样补偿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民培  卢建峰  
在对国外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征地补偿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较为完善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并分别从补偿范围、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及补偿程序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相关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韶峰  
农业用地是建设用地的重要后备资源,由国家向农民征用,但在土地征用补偿的过程中却引发了不少纠纷与社会问题。本文在系统比较中外国家土地征用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与创新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惠荣  刘洁梅  
阐述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及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几点思考:通过完善政策与法规、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地方补偿、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森林生态公益性产品服务体系等途径,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良性运行机制,为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冯骥  刘梦婕  温亚利  
文章针对三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实地调研对三明市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和现行制度政策进行成效和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完善该项制度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修凤  刘伟平  
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严重的法律冲突。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规范性文件与《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立法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上位法相冲突。本文对这些法律冲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冲突的本质是漠视农民的财产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顺波  
证伪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2个理论假设: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需获得补偿,森林生态效益(使用价值)即森林生态价值。说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补助是政府为鼓励营林生产而对营林活动进行补助的制度设计,其理论基础是利益导向学,即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林木补偿是政府为了生态安全限制林木所有权行使对林木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弥补措施,其理论依据是法理上的既得权说、特别牺牲说及公平负担说。构建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替代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