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4)
- 2023(11633)
- 2022(9727)
- 2021(8822)
- 2020(7534)
- 2019(16790)
- 2018(16608)
- 2017(32998)
- 2016(17612)
- 2015(19604)
- 2014(19637)
- 2013(19260)
- 2012(17826)
- 2011(15880)
- 2010(16521)
- 2009(16089)
- 2008(16136)
- 2007(14803)
- 2006(13527)
- 2005(12736)
- 学科
- 业(84427)
- 企(77392)
- 企业(77392)
- 管理(75395)
- 济(74994)
- 经济(74867)
- 财(30258)
- 方法(29122)
- 业经(27884)
- 农(26622)
- 制(22017)
- 务(21406)
- 财务(21362)
- 财务管理(21335)
- 数学(20528)
- 数学方法(20285)
- 企业财务(20209)
- 农业(18458)
- 中国(18244)
- 策(18159)
- 技术(17283)
- 划(16534)
- 体(15953)
- 贸(15626)
- 贸易(15619)
- 易(15268)
- 和(15123)
- 环境(14955)
- 理论(14715)
- 体制(13818)
- 机构
- 学院(260159)
- 大学(253792)
- 济(115480)
- 经济(113212)
- 管理(106788)
- 理学(90414)
- 理学院(89631)
- 管理学(88706)
- 管理学院(88203)
- 研究(82213)
- 中国(68229)
- 财(60031)
- 京(52328)
- 财经(45589)
- 科学(43586)
- 江(41755)
- 经(41157)
- 所(40011)
- 农(38101)
- 中心(37914)
- 研究所(35037)
- 经济学(34341)
- 财经大学(33222)
- 北京(33020)
- 州(32372)
- 业大(32042)
- 经济学院(30846)
- 商学(30536)
- 商学院(30241)
- 院(29746)
- 基金
- 项目(158526)
- 科学(127982)
- 研究(123166)
- 基金(116821)
- 家(97961)
- 国家(97030)
- 科学基金(86347)
- 社会(80754)
- 社会科(76683)
- 社会科学(76666)
- 省(62017)
- 基金项目(60845)
- 教育(55314)
- 自然(53366)
- 自然科(52120)
- 自然科学(52108)
- 自然科学基金(51240)
- 划(50348)
- 编号(50049)
- 资助(47725)
- 成果(41371)
- 制(36963)
- 部(36172)
- 创(36086)
- 业(35418)
- 重点(34891)
- 课题(34468)
- 发(34232)
- 国家社会(33082)
- 性(32803)
- 期刊
- 济(139610)
- 经济(139610)
- 研究(82444)
- 中国(52526)
- 财(50646)
- 管理(46186)
- 农(37193)
- 融(30858)
- 金融(30858)
- 科学(30714)
- 学报(28348)
- 农业(25259)
- 业经(24566)
- 教育(23859)
- 大学(23798)
- 技术(23597)
- 财经(23308)
- 学学(22569)
- 经济研究(21227)
- 经(20091)
- 问题(17936)
- 贸(16404)
- 国际(15835)
- 业(15028)
- 技术经济(14569)
- 世界(14224)
- 财会(14185)
- 现代(14086)
- 商业(12594)
- 会计(12515)
共检索到410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方远明
铁路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深刻影响着所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土安全、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地缘政治的深入发展,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凸现铁路产业的比较优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健
本文以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化历程为背景,结合中国机车车辆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国际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进而提出中国机车车辆业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比较研究 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春阳 李学伟
自主创新是实现中国机车车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现行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主要体现为市场拉动型创新模式,其次才表现为技术推动型创新模式;在确立技术跨越点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集成创新平台并制定提供平台高效持续运作的政策环境,是提高中国机车车辆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环节。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模式 创新平台 机车车辆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敬勤 刘静
旨在探讨中国机车车辆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国内一家重点机车车辆制造企业进行纵深案例研究,发现核心技术控制力是该企业成功实施自主创新的核心要素。为进一步验证探索性案例研究结论,选择了5家国内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实施跨案例研究。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内容分析,验证了核心技术控制力要素的存在,并构建了核心技术控制力概念模型。
关键词:
机车车辆业 自主创新 核心技术控制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比较该产业内贸易指数和竞争力指标,发现该产业内技术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竞争力指数却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低,竞争力指数却高,但竞争力不易长期保持。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与竞争力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却呈负相关关系。从时间序列来看,整个产业和每个产品的两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扩张可以提升该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铁竹 张红涛
多年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根据企业的特点,形成了"特需求"、"订单"不订时、"订单"不定量、转专业强化培养和回炉"订单"等切实可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发现加入WTO后,相对于上述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WTO 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晓冰 周春柳
针对某机车柴油机公司连杆加工过程,以价值流为主线,通过绘制价值流现状图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浪费,应用"5Whys"方法追踪浪费根源,根据"ECRs"原则提出改进方案,绘制出未来价值流图,运用"PDCA"方法进行持续改进。实践证明,通过这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缩短了连杆加工周期和在制品库存天数,提高了增值比率,降低了车间运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强化环境规制、保护生态环境是大势所趋,然而环境规制趋紧是否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基于双层嵌套Dixit-Stiglitz模型的理论分析与面板估计,发现环境规制趋紧对技能溢价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在重度和中度污染行业的正向效应更大。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出多维性,既有直接"环境—经济"效应,也有通过技能溢价所体现出的显著中介效应,但其作用方向与理论预期不完全一致。为此,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介效应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技能溢价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在技能溢价处于较低水平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积极影响;当技能溢价较高时,由于技能—需求错配等原因而不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技能溢价有助于更好发挥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制定分类规制政策、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化要素禀赋结构、推进资本与技术的融合,能够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强化环境规制、保护生态环境是大势所趋,然而环境规制趋紧是否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基于双层嵌套Dixit-Stiglitz模型的理论分析与面板估计,发现环境规制趋紧对技能溢价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在重度和中度污染行业的正向效应更大。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出多维性,既有直接"环境—经济"效应,也有通过技能溢价所体现出的显著中介效应,但其作用方向与理论预期不完全一致。为此,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介效应存在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清剑 李金华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使得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制造业升级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业升级在增强国际竞争力中的影响以及制造业升级面临的国外技术优势压力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提出了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政策支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江
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加工方面,利润有限,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进一步低成本扩张。要想提高制造业的利润,自主设计研发是核心的环节,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达到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业企业 工业设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奕陶 刘丽娟
基于全面性与显著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构建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得出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不强,但已进入上升轨道,处于缓慢上升的过程。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应制定促进吉林省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集聚度和扩大企业规模、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评价体系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本文针对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费景汉-拉尼斯分解等方法研究人口红利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了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地理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的增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物质资本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越高,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越明显,人口红利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关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因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