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5)
2023(11114)
2022(9066)
2021(8340)
2020(6862)
2019(15616)
2018(15095)
2017(28240)
2016(15060)
2015(16921)
2014(16367)
2013(16544)
2012(15561)
2011(14537)
2010(14235)
2009(13342)
2008(12683)
2007(11066)
2006(10062)
2005(9177)
作者
(45449)
(38185)
(37900)
(35982)
(24301)
(18238)
(16853)
(14976)
(14542)
(13433)
(13106)
(12376)
(12250)
(12101)
(11898)
(11727)
(11370)
(10962)
(10897)
(10869)
(9428)
(9397)
(9123)
(8800)
(8728)
(8552)
(8164)
(7834)
(7571)
(7501)
学科
(88286)
经济(88209)
管理(39682)
(35555)
方法(33610)
数学(30555)
数学方法(30429)
(26650)
企业(26650)
中国(22082)
(18344)
贸易(18337)
(17958)
(17916)
地方(17737)
(15049)
(14947)
业经(14660)
(12999)
金融(12999)
地方经济(12558)
(12461)
环境(12165)
(11629)
银行(11588)
农业(11512)
(11257)
关系(10127)
(9730)
(9576)
机构
大学(229747)
学院(225653)
(116219)
经济(114675)
研究(87731)
管理(83382)
理学(72422)
理学院(71597)
管理学(70685)
管理学院(70278)
中国(67616)
科学(49867)
(47812)
(47419)
(44685)
研究所(40950)
(40807)
经济学(39015)
财经(38839)
中心(37834)
(35792)
经济学院(35146)
业大(33678)
农业(32438)
(30663)
北京(30659)
(30624)
财经大学(29231)
科学院(27798)
(26341)
基金
项目(150739)
科学(119554)
基金(114999)
研究(103980)
(102988)
国家(102254)
科学基金(86175)
社会(72897)
社会科(69522)
社会科学(69505)
基金项目(60007)
自然(54541)
(53650)
自然科(53374)
自然科学(53353)
自然科学基金(52482)
资助(47425)
(46957)
教育(45797)
编号(36703)
(35174)
重点(34330)
(33378)
国家社会(32908)
(30950)
中国(30700)
教育部(30284)
创新(29306)
科研(29115)
成果(28876)
期刊
(124690)
经济(124690)
研究(70944)
中国(41876)
学报(38433)
(35657)
科学(35308)
(33342)
管理(30803)
大学(28839)
学学(27834)
农业(24339)
经济研究(23354)
(22413)
金融(22413)
财经(20609)
(17983)
(17579)
国际(17430)
问题(17040)
业经(16028)
技术(15989)
世界(15367)
(14178)
技术经济(12799)
教育(12161)
统计(11978)
理论(11351)
(10431)
商业(10360)
共检索到342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红霞  段本能  
国际期铜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层次的,除对铜产业发展的干扰、资源安全的威胁之外,最直接的表现是对物价水平指数的冲击。本文以2006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LME3月场内铜收盘价数据为对象,建立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来判断国际期铜价格变动对中国CPI、PPI等物价指数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的差别。实证结果表明:LME铜价波动对中国CPI、PPI存在显著影响,且对PPI的时间持续更长、影响更大。由此提出了加速期货市场的双向开放以提升中国铜期货定价能力、优化铜期货定价机制以平抑国内物价、建立铜资源战略储备体系以保障国家铜资源安全等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  
文章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通过修正传统CGE模型关于完全竞争与固定规模报酬的不合理假设(此即我国能源市场中两个甚为重要却常被忽略的特性),评估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总体经济与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冲击幅度的评估受到生产技术与订价行为设定方式的影响。只考虑非完全竞争而忽略规模经济时,冲击幅度与传统CGE相差不大,均明显低于同时考虑规模经济与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时的冲击幅度。与国外文献在油价上涨初期所做的预测相比,本文结果较为缓和,显示由需求拉动的油价上涨,对我国实际GDP的冲击并不如预期中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婷  庞东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婷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这个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本文基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使用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的方法检验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基于此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经济增长的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进而针对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分别设定非线性因子模型,以此刻画国际共同冲击、国别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包括趋势与周期的协同。近期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趋势成分都处于下降通道中,周期成分虽有一定反弹但幅度较小。这一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且具有恶化的趋势。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既有外国冲击对中国的溢出效应,也有国际共同冲击的作用。当前的国际共同冲击、外国冲击和本国冲击的综合作用,使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湘泓  黄健柏  
通过分析国际铜、铝价格和世界经济间的协整关系,基于供需的分析框架和协整相关理论,可以发现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格和LME铝价格均与Kilian(基利安)经济指数、LME库存、供给量和美元指数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且LME铜价格和LME铝价格都与Kilian经济指数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世界经济对LME铜、铝价格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当世界经济状况良好时,铜、铝价格上涨;当世界经济状况低迷时,铜、铝价格下跌。同时还发现,LME铜和LME铝都与供给、库存和美元指数呈反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阿忠  朱松平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小幅下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小幅上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阿忠  朱松平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学红  韩飞燕  谌金宇  
本文以2000年2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系统考察投机、广义美元指数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国际期铜价格的动态影响,并引入供需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对国际期铜价格波动影响最大的是广义美元指数;2004年以后,金融因素对国际期铜价格波动的贡献程度远远大于供需因素,其中投机行为的作用明显提高,这表明金融因素对国际期铜价格的变化起了显著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慧  徐琼  郭尧琦  陈伟勋  
近年来,以期货市场为定价基础的金属价格呈现频繁而剧烈的波动,直接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系统的稳定。而金融属性凸显被认为是国际铜价短期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背景下,从金融化视角出发探究金融因素是否影响国际期铜价格的波动,对维护中国工业系统稳定运行和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ICSS方法将2000—2014年LME期铜价格分为七个阶段,继而采用PLS方法实证检验了六种主要金融因素在不同阶段内对国际期铜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元指数对期铜价格波动的解释力最大;黄金价格在铜价“大幅上涨”时期对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敏  周潮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历来受到中国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采用GDP增速指标和"谷—谷"法,将1953—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分为11个周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从改革开放前的"低位—剧烈振荡"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高位—平缓波动"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特征,经济周期波动整体上呈收敛态势。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部冲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从内生和外生角度探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王宪勇  
本文基于一个较为一般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技术冲击的长期影响。以此为基础,我们使用SVAR方法识别出导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技术冲击,并且估计了它们对产出和通胀的动态影响,以及对二者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技术冲击虽然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但其贡献要远小于现有的其他实证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