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2)
- 2023(18285)
- 2022(15314)
- 2021(13835)
- 2020(11837)
- 2019(27288)
- 2018(26970)
- 2017(52365)
- 2016(28457)
- 2015(32314)
- 2014(32407)
- 2013(32568)
- 2012(30730)
- 2011(28008)
- 2010(28671)
- 2009(27143)
- 2008(27296)
- 2007(24818)
- 2006(22198)
- 2005(20703)
- 学科
- 济(128872)
- 经济(128701)
- 业(102014)
- 管理(94701)
- 企(88043)
- 企业(88043)
- 方法(54255)
- 数学(44056)
- 数学方法(43658)
- 财(39390)
- 农(38101)
- 中国(35018)
- 业经(35001)
- 制(29969)
- 地方(28143)
- 农业(26362)
- 务(25826)
- 财务(25778)
- 财务管理(25718)
- 贸(24835)
- 贸易(24817)
- 企业财务(24401)
- 易(24063)
- 学(22637)
- 银(22149)
- 融(22117)
- 金融(22111)
- 银行(22091)
- 技术(21796)
- 和(21532)
- 机构
- 大学(421219)
- 学院(421085)
- 济(178704)
- 经济(174888)
- 管理(161349)
- 研究(147054)
- 理学(136475)
- 理学院(134963)
- 管理学(133010)
- 管理学院(132202)
- 中国(115434)
- 京(90639)
- 财(87338)
- 科学(86764)
- 所(76405)
- 农(75294)
- 研究所(68161)
- 江(67596)
- 中心(67289)
- 财经(67198)
- 业大(60879)
- 经(60769)
- 农业(59022)
- 北京(58028)
- 经济学(54244)
- 范(53728)
- 州(53351)
- 师范(53133)
- 院(52448)
- 财经大学(49354)
- 基金
- 项目(265258)
- 科学(208678)
- 研究(194944)
- 基金(191957)
- 家(166734)
- 国家(165221)
- 科学基金(141322)
- 社会(124258)
- 社会科(117787)
- 社会科学(117754)
- 省(104194)
- 基金项目(100466)
- 自然(90073)
- 教育(89217)
- 自然科(87969)
- 自然科学(87941)
- 划(87345)
- 自然科学基金(86415)
- 资助(79526)
- 编号(79271)
- 成果(66433)
- 发(60544)
- 重点(60042)
- 部(59325)
- 创(56704)
- 课题(55296)
- 创新(52517)
- 制(51352)
- 国家社会(51235)
- 教育部(50845)
- 期刊
- 济(210163)
- 经济(210163)
- 研究(130506)
- 中国(91347)
- 财(71022)
- 农(70056)
- 学报(64355)
- 管理(64337)
- 科学(59640)
- 大学(49258)
- 农业(47102)
- 融(46717)
- 金融(46717)
- 学学(45995)
- 教育(44747)
- 技术(37162)
- 业经(34724)
- 财经(34447)
- 经济研究(32734)
- 经(29683)
- 问题(27503)
- 业(27194)
- 贸(24049)
- 技术经济(22591)
- 国际(22463)
- 图书(21584)
- 世界(21506)
- 商业(19794)
- 统计(19720)
- 理论(19555)
共检索到66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英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把部分服务业转移到印度、菲律宾、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低成本的物资和人才,服务业国际转移趋势自此兴起并急剧发展。本文以美国的情况为例,采用服务贸易额和其他相关数据,对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动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预测,以期对其内在的变动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释。
关键词:
国际服务业转移 动因机制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都把非核心服务活动交给外部企业执行,服务外包得到蓬勃发展。本文以美国服务外包情况为例,依据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相关数据对服务外包的发展动因、影响服务外包各种力量的强弱,以及对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以期对服务外包内在变动机制进行详细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释。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动因 发展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华 何庆明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工业产值比重先升后降,服务业产值比重呈现日趋增大的趋势。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拐点已经出现,服务业正在进入黄金20年的发展周期。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行业总体,良性发展与准备起飞;行业内部,改造升级与结构优化;区域结构,梯度推进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 改造升级 区域结构 标准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能
目前,国际服务业转移已蔚然成风,涉及软件、电讯、金融服务、管理咨询、芯片、生物信息等多个行业,涵盖产品设计、财务分析、交易处理、呼叫中心、IT技术保障、办公后台支持和网页维护等多种服务类型,转移的工作岗位动辄成千上万,业务金额则数以亿美元计。美国的跨国公司是这一国际服务业转移潮流的发轫者和主体。微软、Intel、IBM、GE、花旗集团、Cis-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政策课题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利科 王淑梅
现代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助推器、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牵引力、经济变革与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我国现代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本文通过图表数据等形式分析了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整体状况,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主导产业 现代服务业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邵宇开 曾赛星 王浣尘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上海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发展服务业尤为关键。文章首先对上海服务业的总量、速度和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最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所呈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转移的新趋势,指出上海只有有选择的引进现代服务业资本进入,提高集约化程度才是发展的理性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王雪坤 杜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文娟 严明
本文通过对三大网络增值服务业的分析,和对“三网合一”传统理解的剖析,提出基于业务融合的价值链新模型,并对产业未来进行了发展趋势预测。本文的观点对相关研究人员和专家分析行业发展和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VAS 价值链 三网合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吉昌 朱旭光
当前,全球服务产业转移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态势。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值得关注:服务贸易成为全球产业链竞争的关键;服务外包成为新兴国家进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途径;商业模式的创新复制成为商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国际服务业规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深化。这些都是我国在承接全球服务产业转移、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时必须认真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
国际服务贸易 全球服务产业转移 商业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傅京燕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国际环境服务业发展趋势的研究 ,提出如何发展我国环境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环境服务业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黄宁燕
信息服务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从信息服务业与信息产业的关系及信息服务业的分类出发 ,提出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服务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从硬件信息基础设施和软件信息基础设施两个方面预测了第二次信息化浪潮的到来 ,以及未来信息服务业的大发展 ;并就世界信息服务市场和我国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蒋瑛 李媛媛
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服务业国际转移蓬勃发展,而我国服务领域所暴露出的发展水平不高、开放程度滞后、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本文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概念、特点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国际转移 国际直接投资 离岸与外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有为 张向阳
近十多年来,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关联性日益增强。从协同关系视角看,国际制造业与服务业转移正从非协同阶段向协同阶段演进。本文着重研究了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向中国转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及表现形态,并分析了协同关系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郑吉昌 夏晴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服务业国际转移浪潮日益高涨。它为中国利用外资促进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机,有助于中国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目前,国际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刚刚开始,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应抓住服务业国际转移这一时机,把加速国内服务业发展与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国内服务业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