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5)
- 2023(19029)
- 2022(16418)
- 2021(15418)
- 2020(13105)
- 2019(30560)
- 2018(30101)
- 2017(57291)
- 2016(31101)
- 2015(35383)
- 2014(35219)
- 2013(35015)
- 2012(32445)
- 2011(29291)
- 2010(29139)
- 2009(27116)
- 2008(26527)
- 2007(23228)
- 2006(19927)
- 2005(17688)
- 学科
- 济(129724)
- 经济(129588)
- 管理(88849)
- 业(85902)
- 企(70138)
- 企业(70138)
- 方法(62521)
- 数学(54859)
- 数学方法(54189)
- 中国(34932)
- 农(34322)
- 财(32802)
- 学(27338)
- 业经(26990)
- 贸(26634)
- 贸易(26626)
- 易(25884)
- 地方(25167)
- 农业(23172)
- 制(22202)
- 技术(21808)
- 务(20521)
- 财务(20435)
- 财务管理(20391)
- 理论(20341)
- 融(19935)
- 金融(19930)
- 和(19684)
- 环境(19512)
- 银(19423)
- 机构
- 大学(451806)
- 学院(448125)
- 济(185028)
- 经济(181259)
- 管理(175995)
- 理学(153054)
- 研究(152817)
- 理学院(151320)
- 管理学(148579)
- 管理学院(147774)
- 中国(114323)
- 京(96196)
- 科学(94656)
- 财(82028)
- 所(77282)
- 农(73631)
- 研究所(70763)
- 中心(69364)
- 业大(67517)
- 财经(66927)
- 江(63218)
- 北京(61098)
- 经(61016)
- 范(58840)
- 师范(58268)
- 农业(58059)
- 经济学(56653)
- 院(55316)
- 州(51495)
- 经济学院(51391)
- 基金
- 项目(307608)
- 科学(241873)
- 基金(224649)
- 研究(221982)
- 家(196708)
- 国家(195163)
- 科学基金(167096)
- 社会(140234)
- 社会科(133018)
- 社会科学(132982)
- 基金项目(118463)
- 省(117938)
- 自然(109601)
- 自然科(107095)
- 自然科学(107066)
- 自然科学基金(105147)
- 教育(102651)
- 划(100368)
- 资助(93953)
- 编号(89503)
- 成果(72206)
- 重点(69111)
- 部(68791)
- 发(65059)
- 创(63360)
- 课题(61664)
- 创新(59227)
- 科研(59184)
- 教育部(58938)
- 国家社会(58192)
- 期刊
- 济(193562)
- 经济(193562)
- 研究(129610)
- 中国(80921)
- 学报(72416)
- 科学(66479)
- 农(65673)
- 管理(61903)
- 财(61881)
- 大学(54663)
- 学学(51303)
- 教育(47254)
- 农业(45831)
- 技术(40344)
- 融(37016)
- 金融(37016)
- 财经(32087)
- 经济研究(32032)
- 业经(30214)
- 经(27494)
- 问题(25543)
- 业(24872)
- 贸(23033)
- 技术经济(22855)
- 图书(22429)
- 统计(21979)
- 科技(21221)
- 版(21014)
- 理论(20620)
- 国际(20603)
共检索到647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本文将海归引入国际研发溢出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归对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但在不同地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并且在使用多个工具变量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检验方法对影响海归技术扩散效应的若干因素及其门槛特征进行检验,并从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测算了引发海归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门槛水平。
关键词:
海归 国际技术扩散 门槛回归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河清 陈怡安
文章构建了海归回流量的门限面板模型,利用中国1995~2011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对海归回流引致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海归回流量与吸收能力变量与海归知识溢出关系。结果表明:发现海归回流作为国际知识转移的新渠道对中国知识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作用,能促进中国技术进步;海归回流量一旦跨越某一门槛值,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效应呈现跃升、加速态势。地区本土人力资本吸收能力越强,其接受海归知识溢出的效果越好,同时地区本土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海归知识溢出效应具有单一门限特征;省际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效应呈现"非均衡性";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海归回流后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海归回流 知识溢出 技术进步 门限面板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建军 黄丹
在三大传统国际技术扩散渠道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考察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效应及其对各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地理空间的邻接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变量对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回流留学生虽然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有所下降,但依旧是中国获取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回流 技术进步 空间扩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丰超
将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开创的"扩散—回流"效应移植到能源经济学领域,运用全局DEA和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出发,构造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地区间能源效率的空间交互效应。研究显示,地区间能源效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交互效应,并且表现为空间扩散效应,即相邻地区的能源效率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能源效率。此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2006年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是助推能源效率空间扩散效应的有力抓手,带来"额外红利"。因此,要正视区域间能源效率发展差异的事实,能源效率较低的地区应充分利用扩散效应,突破区域间发展的非平衡性,使得能源效率走向"新古典收敛"成为可能。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空间交互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爽
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地区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能力。然而,现有衡量标准忽略了人力资本多维、异质和可变的特性,使研究结论产生偏差。本文认为人力资本的内核是其"合适性"和"有效性",尝试提出用人力资本适配性概念反映经济增长中的有效人力资本水平,并将其具体化为产出适配、结构转换适配和制度变迁适配,从而构造了人力资本适配度指数对其进行量化。通过建立包含人力资本适配度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型,采用门槛回归方法,证实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人力资本适配度门槛,进而形成门槛上与门槛下两个有着显著差异的经济区域,由此证明人力资本适配性的较大差距是地区经济差异产生和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建国 苗莉
预警方法及预警数据方面存在的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国失业预警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文章一方面利用逐步回归法对基于扩散指数的失业预警模型进行了改进;另一方面推算并完善了相关失业预警数据,从而为失业预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方法和数据的基础。在上述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文章还对中国失业警情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实证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的异同及原因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失业预警 扩散指数 逐步回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怡安 杨河清
本文构建了一个海归回流技术溢出效应的测度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1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对海归回流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海归回流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作用;(2)我国各省市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海归回流后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成递减趋势;(3)北京、上海、广州的海归技术溢出效应值高于其他省份;(4)海归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效应受地区环境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科研环境、经济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都是海归技术进步效应的必要条件。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各省市应着重发展经济,提高科研、教育投入,完善各省市引才环境,在保证东部经济发展优...
关键词:
海归 海归回流 技术溢出 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启斐 唐保庆 张为付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战略对就业市场会产生何种冲击?是否会造成工作岗位流失?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联合国贸发数据库中的服务贸易数据和我国投入产出表,分析服务外包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服务外包会对就业市场造成双重偏向效应,即服务外包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会提高工资率,在减少整体就业的同时提高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本文进一步运用门槛检验方法对服务外包的双重偏向效应的若干影响因素及门槛特征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第一重偏向效应会进一步增强,第二重偏向效应被弱化;当行业开放度提高时,双重偏向效应都会被强化。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偏向效应 门槛回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河清 陈怡安
笔者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全国东、中、西部各地区29个省区1978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海外智力回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海外人才回流均表现出明显的"棘轮效应";中东部地区经济水平当期增长对海外人才回流产生短期的正效应;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增加对海外人才回流影响效应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态势;海外人才归国政策在中东部地区对海外人才回流产生正效应。
关键词:
智力回流 动态面板 回流动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梅 柳士昌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发生在发达的东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影响对外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纯粹技术进步逆向溢出的各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特征,并从R&D强度、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技术差距、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6个方面测算了引发积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柯善咨
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使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2169个市县数据对2000年至2007年的各市县非农业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联立方程估计表明,虽然各级市县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以及人力资本和地方要素,但是不同等级的城市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互作用。其中,省会和地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下级市县有显著的回流效应,而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市县经济增长有互相促进作用。本文最后简要总结了研究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志伟 宋佳
通过构建包含地理距离、发送能力和开通时间三要素的高铁空间权重矩阵,文章对高铁开通是否会重塑中国283个样本城市的经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整体上高铁的开通并不会显著增强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但却会对中国城市间经济分布格局产生深远的结构化影响。首先,高铁开通使经济资源进一步回流到枢纽城市,由此强化了经济空间分布的极化水平;其次,高铁开通后非枢纽城市经济更多地向枢纽城市"看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同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最后,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会造成"孤岛效应",进一步割裂他们与最为重要的枢纽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政策层面,应该深挖资源向高铁枢纽城市回流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增强枢纽城市向其他城市"涓滴"的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和加快高铁向中小城市的延伸,避免一些非中心城市被"交通边缘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蓝庆新 黄婧涵 李飞
利用中国2002—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国际人才迁移和中国海归回流为研究背景,以R&D投入强度作为人力资源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变量,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海外高科技人才回流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的双重门限效应显著作用于海外高科技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随着R&D投入强度的不同,海外高科技人才回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
关键词:
人才回流 研发投资 区域经济 门限回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欧阳秋珍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运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0~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和模仿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技术扩散的途径中,技术转移能够促进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而且影响最大;其次是来自FDI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技术溢出会产生负面的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模仿也能促进技术进步,但是其影响不显著;由于制度等原因,本国的技术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上述结论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基本相同,两者相互佐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仇怡 聂萼辉
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跨国流动已成为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文章从人力资本效应、物质资本效应、竞争示范效应和网络集聚效应等方面探讨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作用机理,在经典CH模型基础上构建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测度模型,并以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对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市区及七大区域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但国内研发投入的增加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大于留学生回流;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且留学生回流对TFP的间接作用呈明显区域异质性特征;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关键词:
留学生 回流 技术外溢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技术扩散效应——基于中国1980~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
FDI、国外专利申请与中国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国际技术扩散视角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的区域差异及门槛特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政府公共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比较——基于门槛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行业异质性的门槛回归分析
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
一项反L形国际技术扩散中的情报实证分析研究
中国出口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基于Meta回归分析法
基于国际引文的技术知识扩散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