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1)
- 2023(5219)
- 2022(4602)
- 2021(4419)
- 2020(3544)
- 2019(8566)
- 2018(8538)
- 2017(16084)
- 2016(8703)
- 2015(10101)
- 2014(9832)
- 2013(9751)
- 2012(9147)
- 2011(8138)
- 2010(8473)
- 2009(7311)
- 2008(7020)
- 2007(5871)
- 2006(5227)
- 2005(4717)
- 学科
- 济(32369)
- 经济(32333)
- 管理(18011)
- 业(17406)
- 地方(12969)
- 企(12523)
- 企业(12523)
- 方法(10891)
- 农(10043)
- 数学(9168)
- 数学方法(8977)
- 中国(8262)
- 学(7476)
- 贸(7258)
- 贸易(7253)
- 农业(6976)
- 易(6902)
- 财(6670)
- 业经(6522)
- 地方经济(6130)
- 融(6119)
- 金融(6116)
- 制(5811)
- 理论(5293)
- 环境(5155)
- 和(5053)
- 税(4810)
- 银(4679)
- 银行(4669)
- 税收(4480)
- 机构
- 大学(115546)
- 学院(114868)
- 研究(43442)
- 济(42626)
- 经济(41504)
- 管理(39600)
- 中国(33573)
- 理学(33493)
- 理学院(32889)
- 管理学(32162)
- 管理学院(31928)
- 京(28554)
- 科学(27716)
- 所(22228)
- 中心(20857)
- 研究所(20356)
- 农(19956)
- 财(19232)
- 北京(18694)
- 范(18250)
- 师范(18065)
- 业大(17941)
- 江(17680)
- 院(16250)
- 农业(15711)
- 师范大学(15016)
- 财经(14819)
- 州(14582)
- 经(13377)
- 科学院(12922)
- 基金
- 项目(79217)
- 科学(60966)
- 研究(57897)
- 基金(55599)
- 家(49313)
- 国家(48899)
- 科学基金(40884)
- 社会(34206)
- 社会科(32272)
- 社会科学(32262)
- 基金项目(30551)
- 省(30272)
- 自然(27222)
- 划(27016)
- 自然科(26521)
- 自然科学(26514)
- 教育(26222)
- 自然科学基金(25984)
- 编号(23844)
- 资助(22169)
- 成果(19888)
- 重点(18441)
- 发(18323)
- 课题(17347)
- 部(16773)
- 创(15871)
- 科研(15220)
- 计划(14986)
- 创新(14869)
- 大学(14846)
共检索到180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俊宴 阳建强 周慧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和城市设计工作的日益国际化,国际方案征集逐渐成为业界常见的投标程序,但是在投标后如何融合各国的设计方案,纳入我国建设控制体系,形成能真正实施的建设控制手段,需要大量的研究与整合工作,这些工作不同于单独完成一项设计工作。文章以南京浦口中心地区为例,详细介绍国际方案征集后的综合整合,提出了整合设计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要点与难点。
关键词:
国际方案征集 中心区 设计整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忠兴 苏雪晨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乡村作为地域空间的多元价值。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表征的空间”三个分析维度,构建乡村价值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深入解析南京市浦口区“珍珠村”的建设案例,凝练乡村价值实现的有效经验。即从“空间的表征”看,要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强化整体设计,创新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从“空间的实践”看,要从乡村资源禀赋出发,促进三产融合,有效落实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手段;从“表征的空间”看,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乡村多元价值的可持续实现。因此,乡村建设行动应该遵循“科学设计乡村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各主体利益共享”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伟 周生路 吴绍华
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尤显重要。如江苏省南京市,尽管近年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目前仍然呈现出"城强郊弱","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城乡二元结构已严重制约其发展。本文以南京市近郊浦口区为例,通过城乡统筹现实分析与农民意愿调查,提出都市边缘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忠兴 苏雪晨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乡村作为地域空间的多元价值。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表征的空间”三个分析维度,构建乡村价值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深入解析南京市浦口区“珍珠村”的建设案例,凝练乡村价值实现的有效经验。即从“空间的表征”看,要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强化整体设计,创新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从“空间的实践”看,要从乡村资源禀赋出发,促进三产融合,有效落实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手段;从“表征的空间”看,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乡村多元价值的可持续实现。因此,乡村建设行动应该遵循“科学设计乡村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各主体利益共享”的实施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章飙 杨俊宴
阐述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入城市设计引导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路线,分别从总体以及微观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宏观层面"土地利用规划+总体城市设计"与分地块层面"控详导则+分图则"相结合的规划编制方法,并通过南京浦口中心区的规划实践,应用宏观和微观层面相结合的规划编制方法,旨在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整体城市形象的把握和对下层次规划进行指导的目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甘云 顾睿
空间句法理念被引入国内,这种通过对包括建筑、城市、聚落及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系统中所有空间与空间以及空间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式,弥补了国内设计方面缺少量化支撑的现状,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以南京市浦口区公园北路一龙华路两侧地块为例,阐述空间句法模型建立的方法及其在旧城改造设计阶段和后期方案检验阶段的运用,通过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找寻旧城的空间问题,检验城市设计的合理性,以科学指导旧城更新发展。
关键词:
空间句法 量化 旧城改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童本勤 施旭栋
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千村一面"的现象,本文以南京浦口五一村为例,研究了村庄特色的内涵,探讨了保持村庄特色的总体策略,提出了传承和塑造新农村特色的途径和最终实现村民自治、长效经营维护的目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村庄特色 传承和塑造 村民自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轶 刘涛 朱锐 陈文宇 程婷婷 蔡跃
以南京市6个典型农民集中居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建立了就业状况、住房状况、居住环境、社区生活、经济情况、地理位置和配套设施7个方面27个因子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发现: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居民对社区生活和地理位置较为满意,而对经济情况、配套设施的满意度较低;居民对就业情况、经济情况关注度较高,而对社区生活、住房状况关注度较低。进一步将27个因子分为高关注-低满意、低关注-低满意、高关注-高满意、低关注-高满意4种类型,在对各类型因子进行优先级排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甘云 顾睿
空间句法理念被引入国内,这种通过对包括建筑、城市、聚落及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系统中所有空间与空间以及空间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式,弥补了国内设计方面缺少量化支撑的现状,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以南京市浦口区公园北路一龙华路两侧地块为例,阐述空间句法模型建立的方法及其在旧城改造设计阶段和后期方案检验阶段的运用,通过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找寻旧城的空间问题,检验城市设计的合理性,以科学指导旧城更新发展。
关键词:
空间句法 量化 旧城改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蔡国峻
结合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项目建设的实际,通过对会展建筑规划原则的初步分析,提出会展建筑在规模选址、交通组织、功能配置、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目标需求,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会展建筑的规划与建设方向。
关键词:
建设原则 目标需求 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洪彬
要解决好农村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本文从城乡结合部地区转入农村劳动力角度出发,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城乡结合部由于具有良好的生产、销售和土地条件,为转入劳动力获得收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成为农村劳动力转入的聚居地,但是由于转入农户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缺失和政府制度上的缺失,也使转入的劳动力在整个转入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些问题应该成为政府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中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农村劳动力转移 调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程 黄春晓 李鹏飞 王超
随着规划及设计的转型,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正朝着以人为中心的规划转变,人对空间的使用逐步成为空间构建的焦点。本文正是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人群的空间使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配合观测、问卷与访谈,在人、空间、时间三个维度上分析了中心区空间利用的特点,总结了中心区在不同空间、时间、人群三个层面上的分异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动因,包括空间公共性、功能业态、环境设计、人群差异等因素。面对城市中心区未来的空间更新与品质提升,厘清中心区时空利用现象及其背后逻辑,将有助于规划理念、方法的转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贺亮 李骅
在新形势下,转变观念全面提升校友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寻求校友对母校的多方位支持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校友会本着"为校友提供全方位服务",倡导"互惠共赢"的理念,合理有效利用校友资源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优势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完善校友联系网络,在做好校友返校座谈、情感联谊、学术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密切联系校友、服务校友的同时,把校友资源全面引入学院的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校友会 校友资源 服务 合作共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 王业成 王让会 刘圆 袁琦菲 李成
利用南京市浦口区境内老山森林、农庄、珍珠泉、石桥万诚4个观测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大气负(氧)离子观测资料,分析了浦口区大气负(氧)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浦口区日平均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为688个/cm~3,最大值约在21:00,为986个/cm~3,最小值约在12:00,为610个cm~3;(2)浦口区年平均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为675个/cm~3,其中夏季最高,为728个/cm~3;冬季最低,为538个/cm~3;(3)浦口区大气负(氧)离子空间分布规律为:农庄>珍珠泉>老山森林>石桥万诚;(4)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负离子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不同,如雨日,大气负离子与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显著相关(P<0.01);无雨天,大气负离子与日照显著相关(P<0.0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磊 万荣荣 胡海波 董雅文
研究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地区的生态用地不仅要关注环境污染与生境退化的影响,而且还应重视生态用地对区域环境质量的调节与改善效应。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生态用地保护对维护其"山水林城"的环境特色具有重要意义。采用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与空间分析等方法,得出全市生态用地占土地面积的15%,按功能的适宜性与相近性,归并划分出水源涵养、河湖湿地、风景名胜和地质遗迹4个类型区,且前两个类型具有较强的空间优势;选取表征环境功能重要性的12个指标,评价得到极重要区占全市生态用地19%,较重要区占56%,重要区占25%;综合考虑生态用地对城市化与工业化空间发展的环境调控作用与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协...
关键词:
生态用地类型 环境功能 空间整合 南京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