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46)
- 2023(23466)
- 2022(19729)
- 2021(18125)
- 2020(15484)
- 2019(35130)
- 2018(35015)
- 2017(66831)
- 2016(36900)
- 2015(41548)
- 2014(41500)
- 2013(41138)
- 2012(37782)
- 2011(33930)
- 2010(34047)
- 2009(31900)
- 2008(31727)
- 2007(28586)
- 2006(25210)
- 2005(22763)
- 学科
- 济(147859)
- 经济(147658)
- 业(116000)
- 管理(113911)
- 企(99860)
- 企业(99860)
- 方法(66409)
- 数学(54883)
- 数学方法(54169)
- 财(44190)
- 农(43853)
- 业经(39940)
- 中国(39401)
- 制(32629)
- 贸(31704)
- 贸易(31687)
- 学(30961)
- 易(30759)
- 农业(29480)
- 务(29086)
- 财务(28994)
- 财务管理(28938)
- 地方(28655)
- 企业财务(27410)
- 理论(26109)
- 和(24651)
- 技术(24525)
- 银(24517)
- 银行(24428)
- 融(23491)
- 机构
- 大学(530224)
- 学院(530041)
- 济(210864)
- 经济(206207)
- 管理(203866)
- 研究(179328)
- 理学(174913)
- 理学院(172936)
- 管理学(169740)
- 管理学院(168779)
- 中国(136017)
- 京(113619)
- 科学(113028)
- 财(100214)
- 农(97978)
- 所(92397)
- 研究所(83850)
- 业大(83753)
- 中心(81599)
- 江(80830)
- 财经(78880)
- 农业(77380)
- 经(71547)
- 北京(71377)
- 范(67594)
- 师范(66798)
- 院(64864)
- 州(64643)
- 经济学(63017)
- 财经大学(58259)
- 基金
- 项目(354138)
- 科学(275800)
- 基金(255200)
- 研究(253005)
- 家(225161)
- 国家(223253)
- 科学基金(189779)
- 社会(158115)
- 社会科(149711)
- 社会科学(149666)
- 省(139307)
- 基金项目(134814)
- 自然(125261)
- 自然科(122325)
- 自然科学(122286)
- 自然科学基金(120079)
- 划(117508)
- 教育(116140)
- 资助(105292)
- 编号(102847)
- 成果(84002)
- 重点(79924)
- 部(76876)
- 发(75268)
- 创(73986)
- 课题(71207)
- 创新(68891)
- 科研(68352)
- 计划(65596)
- 大学(65413)
- 期刊
- 济(235066)
- 经济(235066)
- 研究(152258)
- 中国(103763)
- 学报(91792)
- 农(90013)
- 财(80120)
- 科学(79889)
- 管理(77076)
- 大学(68463)
- 学学(64609)
- 农业(60945)
- 教育(54661)
- 融(48423)
- 金融(48423)
- 技术(46004)
- 业经(39074)
- 财经(38826)
- 经济研究(36593)
- 业(34094)
- 经(33336)
- 问题(31566)
- 图书(28111)
- 贸(27314)
- 版(27140)
- 技术经济(26137)
- 科技(25137)
- 国际(24489)
- 理论(24224)
- 现代(23744)
共检索到792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世海 杜子喆 赵玉崟
数字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能,制造业数字化是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OECD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对全球50个经济体出台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ICIO)和网络就绪指数(NRI)构建制造业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标。研究表明:各国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会显著阻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发达国家负向影响并不显著,对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细分领域内,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连通性、跨境支付均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阻碍作用,知识产权和其他限制性措施的阻碍作用不显著;按制造业行业研发密度分样本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密度越高的行业受到的阻碍作用越大,阻碍程度按高研发密度、中高研发密度、中研发密度、中低研发密度依次递减;按制造业行业要素密集度分类分析发现: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均受到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念利 包雅楠
数字服务是制造业中间服务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2014~2015年46个经济体出台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会显著抑制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其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限制措施带来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与专业服务和通信服务比较而言,贸易限制性措施对制造业金融服务化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发达经济体以及网络发展水平高的经济体出台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升的阻碍作用会更显著。特别地,中国采取的数字贸易限制性措施也会对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产生抑制作用,且知识产权方面的限制举措的抑制作用最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文章认为经济体在追求产业安全等目标需要出台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时,有必要保持适度的限制水平以求在实现其他政策目标时不过度抑制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其他细分类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比较而言,经济体在设置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数字服务限制性措施时必须更谨慎。经济体在对数字服务贸易实施限制时有必要搭配提升网络发展水平及其他的金融支持政策,以弥补或降低贸易限制措施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带来的抑制效应。
关键词:
数字贸易限制指数 制造业服务化 消耗系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俊妍 强华俊
文章基于OECD-DSTRI数据库构建了数字服务贸易限制评估框架,并利用2014~2018年42个国家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和6个数字化服务行业的贸易数据考察了双边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服务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服务出口存在显著阻碍作用,其中出口国限制措施的负向影响大于进口国。不同政策领域限制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基础设施连通性、知识产权和电子交易领域限制措施的负向影响最大。分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信息通信和金融保险服务业出口贸易的抑制效果最强。拓展分析表明,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通过增加贸易成本渠道对服务贸易产生阻碍,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缓解其对双边服务贸易的负向影响,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的国家之间服务贸易受其负向影响越小。文章结论为减少管制壁垒进而赋能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以促进中国服务外贸增长提供了重要实证支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心宇
国际服务贸易是当前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部分。本文采用OECD发布的国际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分析了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对国际投资流量、国际贸易、具体的部门业绩以及制造业的不利影响,最后总结出对我国服务业开放的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李林玥
基于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从不同区域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显著提升了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其中,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从不同所有制来看,中外合资和中央国有上市制造业企业受到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公众制造业企业表现出负向的"挤出效应";从不同制造业行业来看,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皮革皮毛制品及制鞋业、木材加工及制品家具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作用最显著,汽车制造业和专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虽然也受到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正向影响,但提升空间较小。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在扩大开放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好"鲶鱼效应",加快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形成扩大开放与倒逼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共进局面,还要在发挥好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基础上,激发本土生产性服务业活力,全面构建以本国制造为引领的完整产业链,为建设中国制造业自主产业链打好根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鲁慧鑫 冯宗宪
利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数据,分析数字贸易限制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贸易限制显著抑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设施领域限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消极影响最大,电子交易限制、知识产权限制以及其他限制次之,支付系统限制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受数字贸易壁垒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扩展分析表明,随着制造业服务化和行业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受数字贸易限制的消极影响越突出。基于此,应适度放宽数字贸易限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
关键词:
数字贸易限制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繁华 纪洁
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2014~2018年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和考察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行业数字化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能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水平,而行业的数字化则强化了服务贸易开放的正向效应。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行业数字化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降低企业中间品成本、压缩管理费用、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从企业特征的异质性来讲,服务贸易开放和行业数字发展水平对经营时间长、规模大、资本密集度低的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助推作用更为明显;从区域特征异质性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行业数字化对处于城市化、经济发展和外商投资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服务化进程的正向效应更为强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森 毕婧 呙小明
为推动中国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本文立足2010-2020年相关面板数据,系统考察RCEP区域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对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影响。研究结论显示:RCEP国家间数据流动限制存在显著的空间群聚特征,且国家区域面积与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成正比;RCEP区域内中国开展数字服务贸易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该效应能削弱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RCEP范围内的海岛国因其孤立于海外,更加愿意与他国进行数字服务贸易,中国应该更加关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宜
本文通过回归模型探究数字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出口水平的影响,并以贸易便利化作为门槛变量进一步分析二者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得出相关研究结论。最后,提出统筹制造业数字化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的贸易便利化相关政策、增强制造企业数字服务投入、鼓励有实力地区培育自贸区和保税区等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俊妍 强华俊
数字服务贸易以跨境数据流动为基础,边境内数据政策构成本国数字服务出口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ECIPE-DTE和WIOD-WIOTs数据库分别构建国家层面数据流动限制指数和行业层面数据强度指数,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数据流动限制政策对数字服务贸易的影响。基准回归表明,数据流动限制政策对一国数字服务出口概率和出口规模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并且与国内数据使用限制措施相比,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措施的负向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流动限制政策的负向贸易影响在其它商业服务和信息通讯服务行业表现更为显著,在遵循“欧式规则”和“中式规则”数据监管模式国家中表现更强。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数据流动限制政策通过贸易成本效应和互联网环境效应对数字服务出口产生阻碍作用。拓展研究表明,对外签署涵盖各类型数字贸易规则的RTA能够显著削弱本国边境内数据流动限制政策的负向贸易影响。文章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字贸易政策有效制定和参与双多边数字贸易规则谈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珊珊
绿色低碳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贸易为此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通过选取2013—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贸易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整体上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数字贸易四个维度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数字贸易能力、创新要素基础、对外贸易潜力、基础设施环境。数字贸易对沿海地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内陆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在产业集聚、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数字贸易的促进效应更强。数字贸易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和要素配置等渠道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且存在显著的知识产权单一门槛效应。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制造业 绿色低碳转型 技术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邹家阳
文章基于2010~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生产数字化水平提升对出口增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民营企业承担数字化风险来获取最大化利润的意愿较强,大型企业更有资质跨越“数实融合”所面临的成本和能力门槛,两者均通过生产数字化水平提升实现了出口规模的增长;中西部地区利用生产数字化带来的数据要素克服了原有的不利条件,缩小了与东部地区出口竞争力的差距;资本品和消费品贸易通过企业生产数字化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并改善了消费者需求,从而获得更大的出口增长动力;企业生产数字化赋予国内企业更强的自主制造能力,对一般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文章对于企业找准生产环节的数字赋能着力点,挖掘中国出口贸易在数字经济发展阶段下的新增长点,推动出口贸易实现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产数字化 出口贸易 数据要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挺
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全球实体产业发展困局,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开始通过在产品中增加服务元素即制造业服务化来提升产品价值。而随着各国实体产业中服务元素比重的日益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服务化特征,产业服务化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基于G20国家数据,引入国家经济规模等变量参数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各国制造业服务化对实体产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发现,制造业服务化对国家外贸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一国融入世界市场的驱动力。具体而言,制造业服务化对一国出口具有正向影响,对一国进口具有抑制作用,不过其实际影响存在一定偏差。从双边贸易总额估计结果看,制造业总体及三个分行业内,随着贸易国家服务化程度的提升,贸易进出口总额均会受到推动,但重工业国际贸易所受的影响明显比轻工业大。此外,交通运输成本、国家经济规模总量、地理距离、语言文化共通性等对国际贸易流量也具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其中,双边贸易运输成本、地理距离与外贸额度负向关联,双边国家经济规模总量及语言文化共通性有利于拉动国际贸易发展。可见,为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制造业的服务化务必要重视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产业,避免在中低端制造业盲目进行服务化;务必要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上游扩展,加强对新知识的挖掘和创新研发,提高高端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实现制造产业配套服务的跟进,致力于为中低收入国家高端制造业提供高质素服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艳 王姝璇
数字服务贸易发展依托跨境数据处理和流动,全球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势必会对数字服务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对50个国家的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和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跨境数据流动限制与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跨过拐点之前,一定程度的跨境数据流动限制通过规范跨境贸易市场秩序、约束贸易活动参与者交易行为、提升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从而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发展。跨过拐点之后,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对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抑制性影响逐渐增强。全球数据流动限制的拐点为0.2660。因此,应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数据跨境双向有序流动,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的跨境流通机制,完善数字服务贸易治理体系,从而促进我国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跨境数据流动 数据流动限制 数字服务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文敬 赵玉敏
贸易壁垒或曰贸易限制措施有多种形式,主要涉及进口和出口两个领域,但长期以来在多边贸易体系推动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消除进口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跨境流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出口限制措施及其影响的重视程度则相对较低。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源消耗速度加快,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国际竞争的热点逐渐从制成品蔓延到原材料,摩擦的焦点由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扩展到限制出口、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