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7)
- 2023(7425)
- 2022(6333)
- 2021(5595)
- 2020(4604)
- 2019(9936)
- 2018(9794)
- 2017(18243)
- 2016(9455)
- 2015(10621)
- 2014(10181)
- 2013(9853)
- 2012(9244)
- 2011(8617)
- 2010(8920)
- 2009(8545)
- 2008(7825)
- 2007(6857)
- 2006(6401)
- 2005(5904)
- 学科
- 济(59917)
- 经济(59870)
- 管理(22991)
- 业(18326)
- 方法(16338)
- 地方(16324)
- 企(14448)
- 企业(14448)
- 数学(13873)
- 数学方法(13766)
- 中国(12508)
- 学(12433)
- 地方经济(12075)
- 业经(10371)
- 农(9923)
- 贸(9683)
- 贸易(9673)
- 易(9346)
- 融(9085)
- 金融(9083)
- 财(8100)
- 环境(7761)
- 理论(7532)
- 制(7289)
- 和(7019)
- 经济学(6992)
- 银(6854)
- 银行(6846)
- 农业(6754)
- 世界(6742)
- 机构
- 学院(138037)
- 大学(137150)
- 济(67683)
- 经济(66477)
- 研究(52419)
- 管理(47307)
- 理学(39642)
- 理学院(39178)
- 中国(39020)
- 管理学(38569)
- 管理学院(38299)
- 财(28451)
- 科学(28370)
- 京(27943)
- 所(26197)
- 研究所(23491)
- 中心(22523)
- 财经(22402)
- 经济学(22335)
- 江(20447)
- 经(20220)
- 经济学院(19762)
- 范(19424)
- 师范(19290)
- 院(18455)
- 北京(17849)
- 农(17551)
- 州(16534)
- 财经大学(16372)
- 师范大学(15539)
- 基金
- 项目(83894)
- 科学(65872)
- 研究(65073)
- 基金(59880)
- 家(50955)
- 国家(50564)
- 社会(43334)
- 科学基金(42909)
- 社会科(41149)
- 社会科学(41142)
- 省(32441)
- 基金项目(30249)
- 教育(29963)
- 划(26712)
- 编号(26628)
- 资助(24616)
- 自然(24256)
- 自然科(23655)
- 自然科学(23648)
- 自然科学基金(23186)
- 成果(22467)
- 发(20090)
- 重点(19405)
- 课题(18961)
- 部(18481)
- 国家社会(18286)
- 创(17203)
- 发展(17012)
- 性(16893)
- 展(16781)
共检索到224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任琳 郑海琦
近期欧洲形势的变化聚焦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大选稳中有变、难民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隐患频现、经济复苏与潜在危机并存、英国脱欧进程缓慢艰难等方面。大选结果整体稳定,为经济复苏带来利好消息,但深层问题并未解决,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欧洲形势的变动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基本图景。就权力格局而言,欧盟作为一极的能力和影响力将有所削弱,美欧关系更为务实,俄欧关系有改善空间,中欧关系前景看好。就全球治理而言,各国仍需在货币、贸易、发展、安全领域加深合作以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作为与欧洲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的行为体,中国需要积极应对欧洲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育中欧信任关系,推动"一带一路"与欧洲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共谋包容性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局面。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世华
由于独特的思想传统和社会语境,欧洲传播政治经济学体现了不同于北美传统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路径,其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分析逻辑;其理论传统是对文化和文本的结构性反思;在研究对象上,回归文化和文本;在研究视角上以日常生活为导向,采取结构化的研究框架;研究主题富含时代关切;在学科边界上,与文化研究的日益融合又分歧显著,研究路径日趋多元,体现出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的当代特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轶昕 李祥茂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成员国将其经济主权让渡给带有超国家性质的欧盟机构是推动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手段之一。特别是在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以"财政契约"签署为代表成员国将财政主权进一步让渡给欧盟成为了欧盟能否挺过此次危机的核心要素。该文提出,以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国家经济主权让渡在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核心作用以及各成员国在这一过程中的利益得失,才能全面理解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力和存在的困难,并对欧州经济一体化前景做出更合理地预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宝林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 ,相互联系的行为体之间纷纷通过区域化手段参与经济一体化并进行“博弈”。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 ,世界经济区域化是机制、利益、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资源整合的产物 ,它是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自由流动与国家界分产权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亦将继续成为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并行发展的理论依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慧 李文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的危机日益加剧,凯恩斯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地被新自由主义所取代。新自由主义从意识形态、全球化与竞争力、不平等、经济与社会政策、公共财政等方面对福利国家发起了攻击,其目的不是取消福利国家,而是改变福利国家的内涵,使之服务于新自由主义,其核心利益关切点不再是社会大众,而是金融资本。在这一背景之下,欧洲许多国家改革了福利国家的一些基本要素,主要体现为工人权利削弱、劳动力市场弹性化、社会保护体系市场化、社会对话弱化、公共部门缩减、社会包容性下降。就欧洲福利国家的发展前景来看,欧盟无法在欧洲一体化的开放议程与传统福利国家目标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同时,中左翼的第三条道路已无能为力,而激进右翼政党的民粹主义立场难以影响福利国家的收缩趋势。总体来看,欧洲福利国家的危机深深植根于金融资本的全球积累及其造成的危机。随着金融资本主义的延续,危机将不断加剧,欧洲复兴福利国家的前景将更加渺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科
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可以理解为自利者(民族国家、厂商、家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负外部性的累积和放大并超过环境自净力的结果。全球环境是国际性公共产品,它不能用"俱乐部产品"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和提供,只能依赖于建立一套有约束力的国际间联合生产体系,并重新设计现代商业和工业的运行规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易文彬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永恒的主题。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现实主义重视国家的作用,然而国家的逻辑是权力,市场的逻辑是财富,财富本身又是权力的重要来源,历史上国家与市场经历了一个合作-竞争-合作竞争的演变过程,与此同时是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斗争史。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二者关系的演变及其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极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家 市场 合作 竞争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超
从南方国家到“全球南方”概念的历史演变,既体现了全球化条件下南方国家的发展问题被置于全球视角下,也反映出南方国家的内涵从以经济内涵为主转变为经济内涵和政治内涵并重的新格局。经济内涵主要表现在发展合作上,包括发展援助、发展议程和发展筹资三个方面。而政治内涵突出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在大国竞争中的战略自主,既包括短期内不盲目跟随西方国家,也包括长期内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应对全球南方崛起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坚持自身发展中国家定位,淡化“全球南方”的领导权之争,夯实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利益与价值基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秦卫波 刘力臻
欧债危机的演变历程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重新探讨欧债危机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欧债危机的爆发由多种原因引起,欧元区国家及IMF等国际机构为应对欧债危机,先后组建近万亿欧元的金融防火墙,并约束各国制定严格的财政预算,努力推动欧元区的财政联合,以消除欧债危机的根源。当前,随着危机的深化,欧元走向何方成为最大悬念。本文分析了三种可能,认为欧债危机的解决必然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史晨昱 刘霞
各国的公司、信贷和证券市场制度差别很大。而且 ,即使同样的制度在各国的履行程度也不尽相同。经济学家还不能完全理解这种国际差别存在和继续存在的原因。站在金融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则能得出一系列十分具有解释力的经验性规律。金融政治经济学模型中 ,监管及其履行被看作是社会和经济团体之间权力调和的结果。本文分析了金融政治经济学在公司财务、银行业和证券市场三大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金融 公司财务 银行 证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洪敏 陈崇仁
民族国家的构建与王朝国家对经济的整合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王朝国家对经济的不断整合,使得民族这种新的共同体逐渐凸显。当民族国家这种政治形式从欧洲向全世界推广时,带来的是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民族国家这种政治形式必须与市场经济进行整合,尤其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更需要市场的运作方式来整合国际、国内的资源和利益。国家间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国际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将使得国际政治与经济不断融合。这一系列的现代化变革都需要民族国家处理好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克
基于贸易保护游说模型,本文构建了一个汇率政治经济学模型,以分析美国的政治因素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均衡汇率取决于生产和消费的性质以及不同利益集团的相对政治力量。基于该模型,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失衡时利益集团对汇率所产生的影响。经济内部失衡或者外部失衡时汇率的变动都是不确定的,而当经济内外部同时失衡时,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贬值的可能性最大。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从1971年第2季度到2011年第4季度,当美国经济内外部同时失衡时,美国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贬值的概率就会提高23%~32%。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任保平
一、建立《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想依据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范式的特点,追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结合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现状的认识,本文提出建立《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想:1.理论基础。《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包含几层含义:一是立足于新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二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