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8)
2023(10265)
2022(8677)
2021(7848)
2020(6274)
2019(13915)
2018(13324)
2017(25556)
2016(13017)
2015(14599)
2014(14043)
2013(13406)
2012(12494)
2011(11404)
2010(11772)
2009(11233)
2008(10382)
2007(9243)
2006(8420)
2005(7745)
作者
(35617)
(29727)
(29476)
(28039)
(19187)
(14113)
(13440)
(11363)
(11206)
(10363)
(10066)
(9927)
(9441)
(9310)
(9231)
(9148)
(8762)
(8631)
(8408)
(8288)
(7486)
(6967)
(6967)
(6957)
(6774)
(6580)
(6369)
(6238)
(5883)
(5756)
学科
(74127)
经济(74060)
管理(34837)
(31634)
(25981)
企业(25981)
方法(23426)
数学(20042)
数学方法(19917)
地方(17453)
中国(17213)
(14512)
(14224)
业经(13716)
(12774)
(12728)
贸易(12717)
(12595)
金融(12594)
地方经济(12422)
(12291)
(11108)
(10503)
银行(10494)
(10208)
理论(9450)
环境(9288)
农业(9238)
(8832)
(8557)
机构
学院(189850)
大学(189716)
(92469)
经济(90916)
管理(70532)
研究(67725)
理学(59715)
理学院(59076)
管理学(58298)
管理学院(57915)
中国(52515)
(41527)
(38250)
科学(35183)
财经(33127)
(32518)
经济学(30729)
中心(30526)
(30157)
研究所(28957)
(27444)
经济学院(27437)
(24883)
财经大学(24744)
师范(24704)
北京(24269)
(23785)
(23392)
(21936)
业大(21294)
基金
项目(119094)
科学(95179)
研究(92010)
基金(88007)
(75679)
国家(74670)
科学基金(64364)
社会(62286)
社会科(59192)
社会科学(59176)
基金项目(45049)
(44717)
教育(42109)
自然(37704)
(37156)
自然科(36847)
自然科学(36837)
编号(36608)
自然科学基金(36179)
资助(35593)
成果(30389)
(27109)
(27098)
重点(26844)
国家社会(26671)
课题(25190)
(25058)
教育部(24407)
人文(24186)
(24024)
期刊
(111440)
经济(111440)
研究(64213)
中国(35574)
(31409)
管理(28489)
学报(23913)
科学(23399)
(22251)
金融(22251)
(22115)
经济研究(19824)
教育(19229)
大学(18952)
财经(17914)
学学(17839)
业经(16280)
(15732)
技术(15474)
农业(15074)
问题(13886)
国际(13416)
(13349)
世界(11771)
技术经济(10204)
商业(9775)
统计(8859)
理论(8729)
现代(8491)
经济问题(8462)
共检索到299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易文彬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永恒的主题。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现实主义重视国家的作用,然而国家的逻辑是权力,市场的逻辑是财富,财富本身又是权力的重要来源,历史上国家与市场经历了一个合作-竞争-合作竞争的演变过程,与此同时是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斗争史。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二者关系的演变及其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极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洪敏  陈崇仁  
民族国家的构建与王朝国家对经济的整合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王朝国家对经济的不断整合,使得民族这种新的共同体逐渐凸显。当民族国家这种政治形式从欧洲向全世界推广时,带来的是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民族国家这种政治形式必须与市场经济进行整合,尤其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更需要市场的运作方式来整合国际、国内的资源和利益。国家间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国际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将使得国际政治与经济不断融合。这一系列的现代化变革都需要民族国家处理好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丽  
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现象日益加强,国际力量不仅影响国家行为,而且更深入到国家内部结构。国家经济政策处于应对国际经济力量和国内社会行为体利益偏好的双重约束中。受此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对外开放经济体的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在于国内政治过程。符合社会需求的决策机制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峰  
世界历史表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历史同时也是国际航运中心转移的历史,航运是联系全球生产与全球市场的纽带。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参与到全球商品竞争与全球资源配置过程中,我国航运业也得到了发展。而上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腹地经济和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于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在国际航运业中的地位,加强海权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竞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作框架要素上的理论阐释。基于工作技能本源于学校教育和工作场所学习这一事实,本文分析了国民教育系统在技能供给方面存在的逻辑局限性、业界职业技能培训的两面性(通用与专用),以及国民经济生产系统对技能的利用方式与程度。旨在阐明一个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受其国民教育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共同牵制,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体制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宝林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 ,相互联系的行为体之间纷纷通过区域化手段参与经济一体化并进行“博弈”。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 ,世界经济区域化是机制、利益、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资源整合的产物 ,它是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自由流动与国家界分产权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亦将继续成为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并行发展的理论依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丕楚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濒临破产的边缘。对于"国家破产"原因的解释众多,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揭示这些濒临破产国家背后的同质性原因和实质,即物质产品的缺乏与产业"空心化",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在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突然凸显的贫困,成为一个影响所有转型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每个转型国家的政府因而都把缓解和消除贫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性质的贫困,需要不同的社会保护手段来应对。故而本文将首先通过回顾和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新中国7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工业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历时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年均增速超过9.4%的"中国奇迹"。与中国的发展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代西方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暴露弊端,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比照展示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对西方国家的全面超越。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和揭示国家治理的内涵,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看中国崛起,进而指出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世界的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时家贤  高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国家特色的姿态出现在经济学理论视野中。以政治经济学国家性为视角,可从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同人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理解"特色"的合理性、合意性及其鲜明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符合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逻辑,政治经济学的国家性是"特色"存在的内在机理。从人类社会发展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特色"鲜明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国家"范畴讲出中国故事,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的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作用、特色的对外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解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任琳  郑海琦  
近期欧洲形势的变化聚焦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大选稳中有变、难民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隐患频现、经济复苏与潜在危机并存、英国脱欧进程缓慢艰难等方面。大选结果整体稳定,为经济复苏带来利好消息,但深层问题并未解决,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欧洲形势的变动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基本图景。就权力格局而言,欧盟作为一极的能力和影响力将有所削弱,美欧关系更为务实,俄欧关系有改善空间,中欧关系前景看好。就全球治理而言,各国仍需在货币、贸易、发展、安全领域加深合作以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作为与欧洲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的行为体,中国需要积极应对欧洲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育中欧信任关系,推动"一带一路"与欧洲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共谋包容性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局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科  
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可以理解为自利者(民族国家、厂商、家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负外部性的累积和放大并超过环境自净力的结果。全球环境是国际性公共产品,它不能用"俱乐部产品"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和提供,只能依赖于建立一套有约束力的国际间联合生产体系,并重新设计现代商业和工业的运行规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超  
从南方国家到“全球南方”概念的历史演变,既体现了全球化条件下南方国家的发展问题被置于全球视角下,也反映出南方国家的内涵从以经济内涵为主转变为经济内涵和政治内涵并重的新格局。经济内涵主要表现在发展合作上,包括发展援助、发展议程和发展筹资三个方面。而政治内涵突出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在大国竞争中的战略自主,既包括短期内不盲目跟随西方国家,也包括长期内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应对全球南方崛起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坚持自身发展中国家定位,淡化“全球南方”的领导权之争,夯实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利益与价值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健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富国"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探求中国社会由"富国"转向"民富"的原因,阐述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揭示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转型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慧  黄建忠  
文章对"保护待售"模型进行扩展,以FDI进入状况为观测变量,构建"社会市场经济"国家服务业FDI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以期解释一个以国有企业为经济主体的国家对服务贸易保护的根源。结果表明,服务业FDI的进入虽受歧视性限制措施和国内规制的影响,但歧视性限制措施并不直接影响政府目标函数的设定,且国有企业利益本质上与政府利益一致。基于政府目标函数最大化原则,各利益集团的权重越大,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越重视该集团的利益。鉴于服务贸易自由化不可逆转,"社会市场经济"国家的服务业FDI政策需在国有企业利益、市场竞争效率、政策模式发展及转变中寻求谨慎性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