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0)
- 2023(11280)
- 2022(9925)
- 2021(9074)
- 2020(7872)
- 2019(18122)
- 2018(17764)
- 2017(34523)
- 2016(18853)
- 2015(21298)
- 2014(21110)
- 2013(20762)
- 2012(19397)
- 2011(17566)
- 2010(17367)
- 2009(16071)
- 2008(15927)
- 2007(14116)
- 2006(12071)
- 2005(10515)
- 学科
- 济(77205)
- 经济(77124)
- 管理(50331)
- 业(48974)
- 企(38929)
- 企业(38929)
- 方法(37482)
- 数学(32940)
- 数学方法(32674)
- 贸(24172)
- 贸易(24161)
- 易(23436)
- 农(21085)
- 财(19642)
- 中国(17932)
- 学(16690)
- 地方(16624)
- 业经(15523)
- 农业(13922)
- 制(13058)
- 务(12028)
- 财务(12014)
- 财务管理(11983)
- 融(11960)
- 金融(11958)
- 环境(11513)
- 和(11316)
- 银(11220)
- 银行(11165)
- 企业财务(11163)
- 机构
- 大学(272415)
- 学院(270952)
- 济(112561)
- 经济(110342)
- 管理(101191)
- 研究(93223)
- 理学(88535)
- 理学院(87445)
- 管理学(85916)
- 管理学院(85438)
- 中国(68529)
- 科学(59604)
- 京(56628)
- 农(54475)
- 财(48585)
- 所(48351)
- 业大(46082)
- 研究所(44527)
- 农业(43773)
- 中心(42613)
- 财经(39712)
- 江(39461)
- 经(36020)
- 经济学(34864)
- 范(34811)
- 北京(34755)
- 师范(34354)
- 院(33442)
- 经济学院(31943)
- 州(31471)
- 基金
- 项目(186124)
- 科学(144322)
- 基金(134769)
- 研究(129233)
- 家(120138)
- 国家(119136)
- 科学基金(100031)
- 社会(82073)
- 社会科(77786)
- 社会科学(77759)
- 省(72932)
- 基金项目(72859)
- 自然(66956)
- 自然科(65421)
- 自然科学(65397)
- 自然科学基金(64250)
- 划(62344)
- 教育(59247)
- 资助(54284)
- 编号(51284)
- 重点(42311)
- 部(41075)
- 成果(40511)
- 发(40365)
- 创(38793)
- 科研(36811)
- 创新(36304)
- 计划(36135)
- 课题(35141)
- 教育部(34591)
- 期刊
- 济(116057)
- 经济(116057)
- 研究(73202)
- 学报(50139)
- 农(47899)
- 中国(46251)
- 科学(42919)
- 财(37330)
- 大学(36286)
- 学学(34593)
- 管理(32490)
- 农业(32276)
- 教育(22825)
- 融(22182)
- 金融(22182)
- 技术(20132)
- 经济研究(19684)
- 业经(19244)
- 贸(19230)
- 财经(18894)
- 业(18066)
- 国际(17913)
- 问题(17374)
- 经(16232)
- 版(14555)
- 商业(13636)
- 技术经济(12814)
- 业大(12751)
- 科技(12694)
- 资源(12625)
共检索到385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泳宏 王璐
国际政治冲突对经济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注的重点。近年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冲突时有发生,但国内的实证分析较少。本研究以中日关系为例,选取钓鱼岛争端和靖国神社参拜等事件,研究政治冲突对贸易的影响。基本识别、双重差分及配对分析表明,中日间政治冲突对日本向中国的出口造成负面影响,而短期效应相对显著。具体而言,在冲突发生后第一个月,日本出口中国商品额的增长幅度是同期日本出口美国和韩国、以及除中国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80%到90%左右。本文所揭示的政治冲突短期效应意味着紧密的经贸关系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政治冲突的影响,也说明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有较高的忠诚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徐苹苹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依据中韩两国产品贸易数据,考量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萨德事件引发的中国消费者抵制运动使得韩国向中国的出口损失幅度达到近30%,受影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替代性较高的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韩国对华电子产品贸易并未受到萨德事件冲突的影响,侧面说明了中国官方表现出相对理性与克制的态度,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后果更多地来自民间自发性消费抵制;冲突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使得第三方出口国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萨德事件中受益,这些国家扩大了对华出口,但是这种进口替代效应具有短期性,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消失。
关键词:
政治冲突 消费者抵制 萨德事件 贸易转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谢晓光 岳鹏
中国的国际吸引力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却面对中日关系恶化的考验。通过界定国际吸引力构成要素的衡量指标,对2000~2011年中日关系及中国国际吸引力备个构成要素和总体吸引力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中日关系下降不仅不会对中国国际吸引力构成要素及总体吸引力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使更多外国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而影响中国国际吸引力的真正要素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即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商品的对外出口,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人数的变化则对中国国际吸引力的影响极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庄宗明 蔡洁
当代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国际贸易对国际冲突的影响也愈发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模型考察了国际贸易影响国际冲突的机制,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减少发起国对目标国的冲突,同时,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贸易能更好地消减国际冲突。本文采用亚洲国家1991~2000年的面板数据所做经验分析也证明了国际贸易对国际冲突的确具有显著的消减作用,并能促进国际合作。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际冲突 消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念林
本文通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失业率主要原因的分析,说明中美贸易触及的三大核心问题,以及应该在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解决相关贸易冲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丁赛赛 谭鸿益
2010年6月30日,世贸组织公布对空客补贴案的初步裁决,认定欧盟国家为空客提供的部分支持构成非法补贴,而且空客公司接受补贴与波音公司遭受的负面影响之间存在一些关联。7月21日欧盟委员会则表示将对世界贸易组织裁决欧盟非法资助空中客车提出上诉,将挑战该判决大部分的关键结论。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培
本文使用1992—2014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分别设立进口、出口方程,检验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确实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体现在绝对贸易量的增减,而是体现在中日贸易格局的改变上。中日关系越友好,两国农产品贸易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份额越大;而双方关系紧张时,贸易份额则显著下降。使用不同指标衡量中日关系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意味着,现阶段中日关系得不到改善,必将继续对中日农产品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这将有损双方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农产品贸易 贸易份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培
本文使用1992—2014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分别设立进口、出口方程,检验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确实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体现在绝对贸易量的增减,而是体现在中日贸易格局的改变上。中日关系越友好,两国农产品贸易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份额越大;而双方关系紧张时,贸易份额则显著下降。使用不同指标衡量中日关系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意味着,现阶段中日关系得不到改善,必将继续对中日农产品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这将有损双方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农产品贸易 贸易份额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光恩 惠欣
用微观产业贸易流量数据和多重差分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显著的限制作用,而且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地区转移。欧盟、东盟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在中美贸易冲突中成为替代美国市场的重要目的地,特别是东盟已经成为承接中国ICT产品出口贸易转移最多的地区。此外,中国通过提高部分受限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美国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梦
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和中美两国战略调整等因素影响,中美之间出现了频繁的贸易摩擦,两国高层之间也就解决经贸问题进行了多轮对话,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美两国的矛盾分歧依然较大。面对两国之间不容乐观的贸易形势,我国学者运用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解决中美贸易争端模型的均衡策略。该书就是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的《大国经贸:新国际贸易冲突理论构建与中美经济关系》(周园、刘文革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殿昆
本文分析了连锁营销渠道冲突频发的原因,认为渠道权力结构严重失衡是内因,制度环境有严重缺陷是外因,并用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的案例对比,验证了这个结论,而且用无限期轮流出价博弈模型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由此引伸出治理渠道冲突频发的4条基本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小珊
中日关系走向低迷由来已久,"参拜靖国神社"成为各方注目的焦点。本文仅从历史和地缘政治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形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历史 地缘政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中日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体现了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但近年来在两国以友好合作为主流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噪音,出现了政治关系紧张、经济关系扩大的不对称现象。这是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所致。但一国的国际战略和政策,不可能以某一集团利益为转移,而是以国家的基本利益为基础,以国与国之间的战略需求为根据。中日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相互战略需求,“中国威胁论”将不攻自破,从长远来看,两国关系虽还可能出现某些摩擦和挫折,但和平、友好、合作将成为主流,发展中日间的经济、文化关系的总趋势不会逆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丽丽
劳工问题是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中争论激烈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贸易——劳工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处理贸易——劳工问题的两派观点进行剖析,提出应对这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态势,不仅要在观念上正确看待贸易与劳工问题,而且在国家和企业层面都应积极应对。
关键词:
劳工标准 贸易 双边贸易协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