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5)
- 2023(4363)
- 2022(3780)
- 2021(3612)
- 2020(2898)
- 2019(6849)
- 2018(6741)
- 2017(13878)
- 2016(7491)
- 2015(8541)
- 2014(8613)
- 2013(8574)
- 2012(8199)
- 2011(7572)
- 2010(7918)
- 2009(7401)
- 2008(7350)
- 2007(6599)
- 2006(6080)
- 2005(5601)
- 学科
- 济(29589)
- 经济(29560)
- 管理(21551)
- 业(21149)
- 企(16856)
- 企业(16856)
- 方法(12159)
- 数学(10616)
- 数学方法(10449)
- 贸(10177)
- 贸易(10174)
- 易(10033)
- 农(9389)
- 财(9002)
- 中国(8395)
- 策(8130)
- 融(7267)
- 金融(7267)
- 制(7029)
- 银(6901)
- 银行(6901)
- 行(6644)
- 业经(6024)
- 地方(5681)
- 农业(5656)
- 及其(5613)
- 政策(5520)
- 税(5490)
- 税收(5275)
- 收(5239)
- 机构
- 学院(107401)
- 大学(106145)
- 济(50882)
- 经济(49820)
- 管理(41583)
- 研究(38407)
- 理学(34626)
- 理学院(34323)
- 管理学(33911)
- 管理学院(33702)
- 中国(32431)
- 财(26198)
- 京(21934)
- 财经(19521)
- 科学(19146)
- 所(18984)
- 中心(17913)
- 经(17685)
- 江(16841)
- 研究所(16635)
- 经济学(15570)
- 北京(14426)
- 财经大学(14396)
- 经济学院(14004)
- 农(13877)
- 院(13703)
- 州(13560)
- 范(13455)
- 师范(13390)
- 融(12717)
- 基金
- 项目(62243)
- 研究(49734)
- 科学(49537)
- 基金(45214)
- 家(37694)
- 国家(37360)
- 科学基金(32202)
- 社会(31365)
- 社会科(29903)
- 社会科学(29899)
- 教育(23222)
- 省(22898)
- 基金项目(22329)
- 编号(21130)
- 资助(20476)
- 划(19813)
- 自然(19318)
- 成果(18909)
- 自然科(18868)
- 自然科学(18864)
- 自然科学基金(18539)
- 课题(15078)
- 部(15001)
- 性(13945)
- 重点(13839)
- 发(13686)
- 教育部(13292)
- 策(13245)
- 人文(12928)
- 项目编号(12799)
共检索到177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2003年,或者更准确些说,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人民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除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短暂例外,这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因于对冲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度膨胀的需要:公开市场对冲操作逐渐成为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存款准备金工具被前所未有地使用,再贷款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晓莉
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分析了我国双顺差的现状、原因。从国内外经济平衡的角度看,双顺差必然会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的这种双顺差格局不可长期持续。同时,双顺差现象对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带来难题,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构成进一步挑战。调整双顺差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中国必须尽快调整外资、外贸和产业政策。
关键词:
双顺差 外汇储备 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志芬
国际收支持续大规模的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增长,迫使央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导致货币过量供应。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汇率政策的制约,货币政策陷入了因双顺差持续增长带来的汇率、利率、市场流动性、经济增长的协调困境。本文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转变出口导向的外贸战略,采取综合措施化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有助于缓解国际收支双顺差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困境。
关键词:
国际收支 顺差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形成了严重的外部经济失衡。本文在指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利弊影响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缓解“双顺差”的经济政策,提出了我国未来时期外汇储备控制的思路、规模和政策选择。
关键词:
双顺差 政策变量 外汇储备规模 政策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丹 涂竞
本文根据三元悖论的理论,对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行分析,发现高额顺差对我国经济内外均衡带来冲击,同时也对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制约。
关键词:
三元悖论 国际收支顺差 货币政策独立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柏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经不完全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变量,因此,研究来自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Granger影响关系、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和误差方差分解方法证实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引致通货膨胀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继而揭示了外部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影响。
关键词:
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独立性 外部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青
国际收支管理是一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70年代固定汇率制度被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后,理论界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观点,即通过汇率的自动浮动可以自发调节一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因此,国际收支管理的重要性也有所降低,对汇率的研究和关注远超过了对国际收支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钟凌
近年来,在国际收支顺差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外汇管理的政策从过去的“轻入重出”实现了向“进出并重”平衡管理的转变,这一转变既出于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包含有经济和政治安全的考虑。本文试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走势做一预测。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外汇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亚培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国际收支在中国经济中暂居重要位置,其所带来的外汇占款可能已成为干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变量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了三层次实证分析模型,就近年来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了较大干扰,中央银行被动使用一些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对冲,但无法对冲的外汇占款仍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这种过剩流动性既会影响中国经济,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影响中国经济的渠道。因此,中央银行有必要进行一系列改革,避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 独立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兴韵
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彭兴韵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是否会导致一国国内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关键在于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是否会引起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的变动或者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变动。而这两者不仅依存于汇率制度的选择,而且还依赖于一国的外汇管理体制的安排。即使在浮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丽
近日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再次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增长使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同时也使央行的宏观调控更加复杂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及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测度等的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婧
本文采用结构型VAR模型,旨在揭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下货币政策的反应及其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1)针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盈余,央行分别采取扩张性和紧缩性政策;(2)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增加经常项目盈余,但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很小;(3)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入的正向冲击分别导致CPI的下降和上升。除净出口冲击降低CPI并伴随扩张性货币政策外,其他发现都符合理论判断,说明了央行针对国际收支失衡实施的货币政策的合理性。
关键词:
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 结构型VAR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平 范跃进
为分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的原因,本文基于货币主义的分析框架和中国的经济现实,从货币需求和中央银行冲销操作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调整机制无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两个可能的原因是,较高的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与中央银行对增加的大部分国外资产的有效冲销。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冲销操作 国际收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平
为分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的原因,本文基于货币主义的分析框架和中国的经济现实,从货币需求和中央银行冲销操作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调整机制无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两个可能的原因是较高的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与中央银行对增加的大部分国外资产的有效冲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冲销操作 国际收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