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6)
- 2023(5267)
- 2022(4440)
- 2021(4200)
- 2020(3356)
- 2019(7824)
- 2018(7536)
- 2017(14863)
- 2016(7903)
- 2015(8814)
- 2014(8875)
- 2013(8504)
- 2012(8188)
- 2011(7546)
- 2010(8057)
- 2009(7545)
- 2008(7481)
- 2007(6745)
- 2006(6215)
- 2005(5760)
- 学科
- 济(31586)
- 经济(31539)
- 管理(24460)
- 业(22894)
- 企(19301)
- 企业(19301)
- 方法(11531)
- 财(9722)
- 农(9448)
- 中国(9168)
- 数学(8786)
- 策(8709)
- 贸(8644)
- 贸易(8642)
- 数学方法(8606)
- 易(8446)
- 业经(7488)
- 理论(7292)
- 融(7278)
- 金融(7278)
- 制(7025)
- 银(6689)
- 银行(6689)
- 学(6625)
- 行(6491)
- 地方(6044)
- 农业(5955)
- 及其(5813)
- 政策(5645)
- 税(5587)
- 机构
- 学院(116775)
- 大学(116336)
- 济(53147)
- 经济(51984)
- 管理(45746)
- 研究(40988)
- 理学(38792)
- 理学院(38371)
- 管理学(37894)
- 管理学院(37658)
- 中国(32685)
- 财(27150)
- 京(24347)
- 科学(21628)
- 财经(20296)
- 所(19897)
- 中心(18424)
- 经(18415)
- 江(17901)
- 研究所(17669)
- 经济学(16263)
- 范(16160)
- 师范(16092)
- 北京(15726)
- 财经大学(14941)
- 院(14845)
- 经济学院(14453)
- 农(14383)
- 州(14379)
- 师范大学(12941)
- 基金
- 项目(69533)
- 科学(56204)
- 研究(55280)
- 基金(51091)
- 家(42946)
- 国家(42560)
- 科学基金(37082)
- 社会(35561)
- 社会科(33757)
- 社会科学(33753)
- 省(25740)
- 基金项目(25719)
- 教育(25697)
- 编号(23191)
- 自然(22429)
- 划(22176)
- 自然科(21928)
- 自然科学(21922)
- 自然科学基金(21537)
- 资助(21418)
- 成果(20525)
- 课题(16535)
- 部(16277)
- 重点(15614)
- 发(15270)
- 性(14994)
- 创(14519)
- 教育部(14441)
- 国家社会(14427)
- 人文(14183)
共检索到186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惠芳
一、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形成 及其主要流派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关于一国国际收支均衡以及国际收支与国民经济均衡的调节手段、调节机制和调节效应的理论。迄今为止,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演变大约经历了从起源→形成理论体系→修正与拓展三个阶段。 本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繁荣发展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这一阶段,国际收支开始从国际贸易理论中独立出来。西方经济学家对国际收支进行了深入广泛地研究,提出了国际收支、国际收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林芝 周剑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认为国内外相对价格变化是国际收支自动均衡的调节机制,西方经济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现这个理论的不足之处,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明确论证了这一理论的谬误,并指出了真正的调节机制在于资本市场而非商品市场。这对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国际收支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利息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智 邱念坤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汇率水平调整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历史数据、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以及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结构,认为仅靠汇率水平的调整可能不能够有效地对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顺差做出调节。在此基础上,笔者收集了1985-2004年的相关数据,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另外一个重要理论——货币主义理论,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汇储备与国内信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系数为-3.613,说明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对国内信贷数额的调整来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关键词:
汇率水平 国际收支 国内信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加银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受一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影响。1994年、1995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收支调节的机理。本文拟对新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做一浅述。一、新外汇体制的基本特征改革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有管理的市场外汇体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征:1.人民币对各外国货币的汇率由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国货币供求决定。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只存在初级的、分散的外汇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志刚
一国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方面的问题。内部均衡指理想的经济增长、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但由于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一般以充分就业或通货稳定作为实现内部均衡的标志;外部均衡即指国际收支平衡。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为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的目标,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等可供利用。根据政策产生功能之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杰
如何设计和评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贷款条件性下提出的各种经济调整方案,一直是国际金融界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特别是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为了得到援助贷款,以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东亚国家不得不接受以经济紧缩和自由化为特征的调整方案,IMF的这种贷款条件性再一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图就汇率决定和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模型,从恢复外部经济均衡的角度对贷款条件性进行理论分析和说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凤鸣
国际收支常会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周期的更迭、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价值的升降、国民收入的增减、以及季节性和偶然性等投机活动的增减变化而出现失衡,有时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顺差,有时收入小于支出表现为逆差。判断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焦武 许少强
本文主要通过对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及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特征和相应带来的规模越来越大的FDI流入;中国长期存在储蓄与投资矛盾,造成储蓄持续大于投资,这些是使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失衡现象的根本原因。它实际上是在国际分工深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因此国际收支失衡是结构性的。文章也分析了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产生的负向冲击问题,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以及一种可行的政策搭配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伟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君潞
国际收支理论是西方国际金融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收支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失衡的原因、失衡的传导机制和效应分析,以及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收支理论,最早的国际收支调节思想和政策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黄忠平
我国近年持续出现的“双顺差”甚至“三顺差”说明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 ,其结果是储备资产被迫大幅增加 ,利用外汇缓冲政策调节国际收支虽然能使人民币汇率免受暂时性失衡所造成的无谓波动的影响 ,但这种手段极不经济 ,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因此 ,应采取合理的措施 ,力求使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 ,实现国际收支真实的平衡、内容的平衡和主动的平衡
关键词:
双顺差 三顺差 国际收支失衡 调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珠 白东辉
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外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国际收支平衡概念,提出了中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失衡 调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商七一 商晓波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际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增强,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越来越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国际收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情况是良好的,收支总量基本保持了平衡,收支结构变化迅速但发展趋势良好,外汇储备除个别时期外,基本保持了足量储备,外汇储备的稳定增长对减少外汇市场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结构的完善,国际收支结构也日趋完善,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反映出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由于不同国家"保增长"和"抑通胀"等其他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程度相差悬殊,不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保增长时的政策选择空间相应差距甚大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明显降温,长期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相对实力上升的势头可能逆转,"保增长"成为越来越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政策的主题。印度、越南、中国等新兴市场相继降息,最突出的巴西自2011年罗塞夫政府就任以来,至今已经连续7次降低基准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晓野 刘明兴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贸活动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且日益呈现出诸多市场化特征,政府所采取的各种政策以及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变量均对贸易和资本流动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理解这一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何在外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