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
2023(1384)
2022(1166)
2021(1024)
2020(881)
2019(2126)
2018(2055)
2017(4073)
2016(2196)
2015(2618)
2014(2560)
2013(2644)
2012(2660)
2011(2413)
2010(2668)
2009(2360)
2008(2340)
2007(1973)
2006(1775)
2005(1689)
作者
(6099)
(5016)
(5008)
(4898)
(3243)
(2494)
(2353)
(1942)
(1880)
(1817)
(1724)
(1681)
(1651)
(1648)
(1634)
(1581)
(1542)
(1485)
(1475)
(1460)
(1327)
(1262)
(1234)
(1226)
(1198)
(1167)
(1157)
(1110)
(1006)
(1000)
学科
(9574)
经济(9563)
管理(4470)
(4465)
方法(4112)
(3955)
贸易(3955)
(3904)
(3562)
企业(3562)
(3533)
金融(3531)
数学(3214)
数学方法(3171)
国际(3022)
中国(2893)
世界(2824)
(2726)
(2265)
银行(2265)
(2202)
关系(2123)
(2106)
理论(2022)
(1766)
(1727)
业经(1698)
(1639)
地方(1599)
(1581)
机构
大学(33132)
学院(31858)
(15992)
经济(15707)
研究(13205)
管理(10992)
中国(10649)
理学(9036)
理学院(8943)
管理学(8854)
管理学院(8797)
(7911)
(7276)
(6604)
科学(6510)
研究所(5929)
财经(5871)
中心(5708)
(5395)
经济学(5279)
北京(4982)
经济学院(4823)
(4769)
国际(4701)
财经大学(4440)
(4432)
师范(4407)
(4341)
(4202)
(3937)
基金
项目(18599)
科学(14632)
研究(14580)
基金(13789)
(11888)
国家(11818)
科学基金(9762)
社会(9378)
社会科(8970)
社会科学(8969)
教育(6863)
基金项目(6719)
资助(6146)
(6011)
(5771)
编号(5671)
自然(5554)
成果(5537)
自然科(5429)
自然科学(5426)
自然科学基金(5320)
(4666)
重点(4424)
(4276)
课题(4245)
(4224)
中国(4217)
国家社会(4159)
教育部(4123)
人文(3805)
期刊
(17519)
经济(17519)
研究(12549)
中国(6486)
国际(5980)
(5840)
(5092)
金融(5092)
(4498)
教育(4382)
管理(4206)
学报(3965)
科学(3716)
(3252)
大学(3233)
经济研究(3172)
世界(2954)
学学(2944)
财经(2873)
问题(2689)
(2501)
技术(2345)
农业(2263)
(2246)
贸易(2246)
国际贸易(1908)
世界经济(1731)
业经(1711)
经贸(1685)
(1568)
共检索到54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微亮  
当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仍不牢固,套利套汇空间扩大下的企业负债币种结构调整是影响外汇收支变化的主要因素201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基础仍不牢固,外汇供给增加较多,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出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中升值。我们认为,当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仍不牢固,套利套汇空间扩大下的企业负债币种结构调整是影响外汇收支变化的主要因素。近来,随着国际套利空间反弹,"热钱"再现流入迹象。我们预计,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波动性会加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上升,央行对冲的压力也会加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龙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加上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使得前些年以外汇占款为主导的货币发行机制将发生变化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贸易盈余下降,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同步下行,金融与资本项目双向波动增加,随之导致国际储备增速放缓。这些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今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格局有可能常态化,经常项目顺差越大则资本净流出规模越高从今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主要数据看,"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这项宏观调控目标已基本达成,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格局的新常态。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趋向基本平衡经常项目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第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706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顺差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晋平  王子先  张立群  李建伟  王彤  严启发  刘亚军  李文锋  管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凤鸣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国际电讯交通设施的日益现代化,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和资本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国际化的趋势,国际间的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往来也随之发展起来。这些往来必然导致国际间出现债权债务关系即国际借贷关系。国际借贷关系又必须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清算结算,这就产生了国际结算。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岩  
对于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根据作为其构成的贸易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平衡在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赤字和盈余情况,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年轻债务国、成熟债务国、债务减少国和年轻债权国、成熟债权国、资产清偿国。所谓国际收支平衡周期就是指一国随着其经济发展将顺序经过年轻债务国、成熟债务国、债务减少国和年轻债权国、成熟债权国、资产清偿国这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子先  张晓静  
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外部均衡在整个宏观均衡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加上近两年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有所加剧,采取多方面措施逐步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确实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选择,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博资  谭小芬  
201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开始呈现出由"双顺差"向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新常态转变之趋势。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日益明显,外汇储备增长大幅放缓,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收支的改善总体上属于结构性调整范围,新形成的对外贸易态势不会发生大幅度反弹。但国际收支平衡仍面临着各种体制机制和市场障碍,应该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实现突破,加快建立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动态平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梅新育  
中国"超国民待遇"的外资政策曾在弥补资本和外汇缺口上取得过很大成就,但目前这种外资政策的积极作用减退,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负面影响却日益显现,尤其是便利了外资企业通过外债渠道进行变相的资本流动。修正现行外资政策,正当其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龙勇  伍辉  
加工贸易进出口在我国岁外贸进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顺差对促进外汇储备增加、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的升值压力。该文从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角度出发,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态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和规范加工贸易、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金,有利于形成自主平衡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助推国民经济内外均衡协调发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也为构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市场化体制机制确立了新目标、创造了新条件。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公衍照  余万林  
理解国际收支的借贷记账法是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借记出,贷记入"是一个很好的理解方法。由于现实中国际收支统计与一般的会计记账过程不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面失衡是通过净差错与遗漏项调整的。国际收支顺差、储备增加,它反映一国对外资本的净输出地位与国际收支的借贷记账法并不矛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力  刘振林  
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无疑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进入“入世”后过渡期以来,FDI利润和红利等的汇出给收益项目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却在日益增加,致使中国国际收支平衡日渐脆弱和不稳定。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预防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泰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矛盾由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他相关负面影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见图1),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但从效果来看尚未达到预想的目标,中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