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6)
- 2023(9624)
- 2022(7969)
- 2021(7757)
- 2020(6398)
- 2019(14762)
- 2018(14096)
- 2017(25773)
- 2016(13837)
- 2015(15786)
- 2014(14827)
- 2013(14819)
- 2012(14053)
- 2011(13041)
- 2010(12947)
- 2009(12327)
- 2008(12339)
- 2007(10620)
- 2006(9356)
- 2005(8856)
- 学科
- 济(58518)
- 经济(58433)
- 管理(40604)
- 业(39436)
- 企(33045)
- 企业(33045)
- 方法(24346)
- 中国(21945)
- 数学(21037)
- 数学方法(20877)
- 财(16022)
- 贸(15926)
- 贸易(15916)
- 易(15674)
- 农(14350)
- 制(14320)
- 技术(13463)
- 融(13025)
- 金融(13025)
- 银(12326)
- 银行(12313)
- 行(11976)
- 业经(11939)
- 学(10362)
- 技术管理(10099)
- 体(9610)
- 农业(9071)
- 出(8884)
- 和(8572)
- 地方(8540)
- 机构
- 大学(198744)
- 学院(192520)
- 济(95106)
- 经济(93742)
- 研究(75407)
- 管理(72324)
- 理学(61500)
- 中国(60791)
- 理学院(60744)
- 管理学(60128)
- 管理学院(59696)
- 财(44303)
- 京(42655)
- 科学(39270)
- 所(37074)
- 财经(34499)
- 研究所(33473)
- 中心(33179)
- 经济学(31858)
- 经(31808)
- 经济学院(28598)
- 北京(28084)
- 院(26984)
- 江(26213)
- 财经大学(25958)
- 农(25759)
- 范(25238)
- 师范(25079)
- 业大(22111)
- 科学院(21603)
- 基金
- 项目(125165)
- 科学(100985)
- 基金(95248)
- 研究(94663)
- 家(83230)
- 国家(82612)
- 科学基金(70294)
- 社会(65236)
- 社会科(61909)
- 社会科学(61899)
- 基金项目(48978)
- 省(42921)
- 教育(42768)
- 自然(41536)
- 自然科(40611)
- 自然科学(40601)
- 自然科学基金(39958)
- 资助(38577)
- 划(38483)
- 编号(35107)
- 部(30524)
- 成果(30189)
- 国家社会(29383)
- 重点(28908)
- 创(28539)
- 中国(27709)
- 发(27194)
- 创新(27056)
- 教育部(27040)
- 制(25864)
共检索到310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王碧珺 陈博 潘圆圆
中国国际收支开始呈现出由"双顺差"向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新常态转变之趋势。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日益明显,外汇储备高速增长时代基本结束,增量意义上的藏汇于民趋势逐渐形成。从国际投资头寸上来看,中国国际投资净头寸呈持续增长趋势,净估值效应不太显著。中国海外资产与负债的投资收益率均有上升,但净海外投资收益率仍然为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今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格局有可能常态化,经常项目顺差越大则资本净流出规模越高从今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主要数据看,"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这项宏观调控目标已基本达成,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格局的新常态。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趋向基本平衡经常项目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第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706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顺差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传兴
一、国际收支差额及效应分析自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紧紧抓住了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通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成功地将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同国外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有机地结合,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导致国际收支顺差,进而造成外汇储备余额连年猛增,2014年外汇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龙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加上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使得前些年以外汇占款为主导的货币发行机制将发生变化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贸易盈余下降,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同步下行,金融与资本项目双向波动增加,随之导致国际储备增速放缓。这些变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晋平 王子先 张立群 李建伟 王彤 严启发 刘亚军 李文锋 管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凤鸣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国际电讯交通设施的日益现代化,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和资本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国际化的趋势,国际间的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往来也随之发展起来。这些往来必然导致国际间出现债权债务关系即国际借贷关系。国际借贷关系又必须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清算结算,这就产生了国际结算。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博资 谭小芬
201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开始呈现出由"双顺差"向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新常态转变之趋势。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日益明显,外汇储备增长大幅放缓,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收支的改善总体上属于结构性调整范围,新形成的对外贸易态势不会发生大幅度反弹。但国际收支平衡仍面临着各种体制机制和市场障碍,应该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实现突破,加快建立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动态平衡。
关键词:
经济再平衡 结构性调整 国际收支平衡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力 刘振林
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无疑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进入“入世”后过渡期以来,FDI利润和红利等的汇出给收益项目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却在日益增加,致使中国国际收支平衡日渐脆弱和不稳定。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预防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泰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矛盾由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他相关负面影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见图1),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但从效果来看尚未达到预想的目标,中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月溪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顺差 ,具有鲜明特色。透过国际收支平衡表 ,可以发现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形成动因 ,进而提出调整方向及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岩
对于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根据作为其构成的贸易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平衡在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赤字和盈余情况,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年轻债务国、成熟债务国、债务减少国和年轻债权国、成熟债权国、资产清偿国。所谓国际收支平衡周期就是指一国随着其经济发展将顺序经过年轻债务国、成熟债务国、债务减少国和年轻债权国、成熟债权国、资产清偿国这六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管涛 贾宁 谢月兰
2012年中国对外经济部门进一步趋向平衡,经常项目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汇储备增长大幅放缓,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国际收支平衡仍面临各种体制机制和市场障碍,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
关键词:
经济再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机制 人民币汇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宪春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设想国家统计局许宪春我国现行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恢复了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后的1981年建立起来的。它以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为基础,并根据我国当时实际情况和需要设计的。1981年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