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2)
- 2023(9417)
- 2022(7929)
- 2021(7076)
- 2020(5980)
- 2019(13266)
- 2018(12952)
- 2017(24802)
- 2016(13550)
- 2015(14843)
- 2014(14474)
- 2013(14335)
- 2012(13103)
- 2011(11904)
- 2010(11808)
- 2009(11167)
- 2008(10886)
- 2007(9470)
- 2006(8333)
- 2005(7602)
- 学科
- 济(51362)
- 经济(51266)
- 管理(43299)
- 业(39745)
- 企(33149)
- 企业(33149)
- 方法(23468)
- 数学(20589)
- 数学方法(20440)
- 财(17957)
- 制(15451)
- 农(13477)
- 中国(13248)
- 贸(12903)
- 贸易(12899)
- 易(12655)
- 业经(12151)
- 融(11382)
- 金融(11380)
- 银(10894)
- 银行(10858)
- 务(10558)
- 财务(10540)
- 财务管理(10517)
- 行(10316)
- 体(10295)
- 企业财务(9990)
- 学(9649)
- 环境(8766)
- 体制(8742)
- 机构
- 大学(195078)
- 学院(192293)
- 济(84757)
- 经济(83212)
- 管理(73133)
- 研究(66489)
- 理学(63472)
- 理学院(62812)
- 管理学(61949)
- 管理学院(61610)
- 中国(52511)
- 财(41686)
- 京(39568)
- 科学(38855)
- 农(36041)
- 所(33493)
- 财经(32732)
- 业大(30824)
- 中心(30636)
- 研究所(30439)
- 经(29909)
- 农业(28596)
- 江(27925)
- 经济学(27323)
- 经济学院(24821)
- 财经大学(24681)
- 北京(24345)
- 院(23697)
- 州(21644)
- 范(21562)
- 基金
- 项目(132331)
- 科学(104573)
- 基金(99303)
- 研究(91779)
- 家(88574)
- 国家(87900)
- 科学基金(74876)
- 社会(62024)
- 社会科(59082)
- 社会科学(59068)
- 基金项目(52829)
- 省(49954)
- 自然(48862)
- 自然科(47771)
- 自然科学(47754)
- 自然科学基金(46931)
- 划(43060)
- 教育(41837)
- 资助(40068)
- 编号(34044)
- 部(30257)
- 重点(30174)
- 制(29315)
- 创(28235)
- 成果(27307)
- 发(27092)
- 国家社会(26936)
- 创新(26586)
- 教育部(26158)
- 科研(25829)
共检索到285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闫帅
本文基于国际收支平衡和投资者资产偏好视角建立了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的随机波动率不断增强,汇率的随机波动率呈周期性变化,外汇市场干预的随机波动率的时变性并不明显;时变冲击响应结果显示,经常账户、金融账户、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动态效应并不明显;非时变冲击响应结果显示,金融账户尤其是证券投资是中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汇率可以对金融账户发挥调节作用,但对经常账户的调节作用较差;资本流入的随机波动率不断增强,而资本流出的随机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闫帅
本文基于国际收支平衡和投资者资产偏好视角建立了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的随机波动率不断增强,汇率的随机波动率呈周期性变化,外汇市场干预的随机波动率的时变性并不明显;时变冲击响应结果显示,经常账户、金融账户、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动态效应并不明显;非时变冲击响应结果显示,金融账户尤其是证券投资是中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汇率可以对金融账户发挥调节作用,但对经常账户的调节作用较差;资本流入的随机波动率不断增强,而资本流出的随机波动率近年来有所趋缓;国内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表现出较为相似的资产偏好,汇率对资本流入的调节效应强于对资本流出的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正彦
国际收支变化及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潘正彦国际收支是一国总体资本流入流出状况的一个综合反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外贸外汇体制的改革都可能在国际收支表中反映出来。前不久,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公布了1994年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少岩 王奕璇 王笑音
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从国际收支视角下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和外汇储备三个渠道分析利率和汇率联动的动态循环机制,采用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月度数据,基于VAR和VEC模型对不同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以后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渠道作用逐渐大于外汇储备市场渠道作用。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存在显著的反向联动关系,人民币汇率对利率的影响较强,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弱。汇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在即期反应迅速、影响较大,但利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受阻。利率与汇率的产品市场传导渠道较为复杂,短期与中期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应拓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健全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畅通跨国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并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中注重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利率 联动效应 动态循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华
开放经济中,国际收支均衡成为一个关注的问题。汇率政策作为国际收支均衡的主政策,其取向需要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效果为依据。本文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角度,研究汇率杠杆对于调节我国贸易收支与资本流动的作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崎 林媛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一国货币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建立一个顺畅、平衡的国际循环机制,即本国货币具体怎么走出去和流回来,并且促使境外本国货币存量达到一定规模,最终实现体外的自我循环。考虑到未来一定时期内,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将成为我国国际收支新的常态,本文认为未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循环的着力点应放在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上,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货币输出和回流来丰富人民币国际循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成 魏玲
文章应用基于MCMC模拟的TVP-VAR-SV模型分析了中国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间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以及国际收支之间的动态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中国汇率和国际收支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2007年之后影响加大,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原因;其次,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受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明显,但是国际收支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与传统的理论结论并不一致;最后,中国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国际收支长期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成 魏玲
文章应用基于MCMC模拟的TVP-VAR-SV模型分析了中国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间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以及国际收支之间的动态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中国汇率和国际收支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2007年之后影响加大,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原因;其次,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受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明显,但是国际收支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与传统的理论结论并不一致;最后,中国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国际收支长期的"双顺差",而汇率冲击会使得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在有效分割市场与垄断厂商假设下,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分析方法对中国出口因市定价行为的估计表明,中国出口厂商在不同目标市场上制定的出口价格是不同的,存在着因市定价现象。因而,当人民币升值时,出口厂商调整其加成定价以部分地吸收汇率变动对产品价格的影响,使得汇率变动向目标市场的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不能必然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从而改变中国对外贸易格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涛
新年伊始,人民币汇率稳定战虽首战告捷,但内外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展望未来依旧任重道远。资本外流加剧既有来自内外部基本面的原因,也受到了市场情绪的影响。针对当前状况,我们所要做的是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准备好应对预案,从最坏处打算,以争取最好的结果。具体而言,重塑政府市场信用、提高政策可信度才是汇率维稳的关键,这不仅要靠市场沟通,更离不开市场操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定娥 邱陈 贾日斗
经典国际收支理论中,汇率变动是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2005年~2009年国际金融统计中汇率和国际收支中的相关数据,运用汇率支出转换效应理论,对人民币与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和经常项目余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实际有效汇率呈现非平稳序列,经常项目也均是非平稳序列,因此无法进行协整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关键词:
汇率 国际收支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艺欣 胡慧欣 唐亚晖 祝国平
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幅度收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跌互现并可能出现下跌,我国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之间呈现明显的联动性特征,而且此种联动性活动的变化对我国外汇储备有很大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应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搞好外汇储备的资产质量管理,建立偿债基金保持偿债能力,建立外汇平准基金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关键词:
国际收支 人民币汇率 外汇储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凌云 刘传哲 唐安宝
2005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并没有得到改善。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关变量变动之所以与理论预期不一致,是因为影响国际收支的其它变量冲销了汇率的调控效果。从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仍存在阻滞,必须进行有效疏通,以保证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具体措施为:改变人民币汇率僵化的浮动方式,增强其弹性,并力争其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根据我国实情,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合理的调整;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打击各类阻碍、干扰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收支 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前进,顾毓斌,黎宏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决定汇率的直接因素。国际收支的变动决定了外汇市场的供给,成为决定汇率的基本力量之一,而“管理”之下浮动的汇率又影响着国际收支的状况。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收支变动的回顾和展望,分析和预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并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