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3)
- 2023(8839)
- 2022(7215)
- 2021(6550)
- 2020(5183)
- 2019(12072)
- 2018(11618)
- 2017(22045)
- 2016(11545)
- 2015(13291)
- 2014(13028)
- 2013(13364)
- 2012(12957)
- 2011(11941)
- 2010(11974)
- 2009(11270)
- 2008(10681)
- 2007(9323)
- 2006(8622)
- 2005(8183)
- 学科
- 济(77165)
- 经济(77109)
- 管理(29368)
- 方法(26994)
- 业(25478)
- 数学(24536)
- 数学方法(24435)
- 中国(20611)
- 企(18131)
- 企业(18131)
- 地方(17313)
- 贸(15379)
- 贸易(15367)
- 易(15016)
- 农(14160)
- 财(12649)
- 地方经济(12641)
- 业经(11958)
- 融(11439)
- 金融(11439)
- 学(11367)
- 制(10403)
- 环境(9875)
- 银(9857)
- 银行(9846)
- 农业(9655)
- 行(9619)
- 关系(9232)
- 发(8976)
- 出(8458)
- 机构
- 大学(179539)
- 学院(175777)
- 济(97981)
- 经济(96695)
- 研究(70963)
- 管理(63018)
- 中国(56193)
- 理学(53487)
- 理学院(52879)
- 管理学(52325)
- 管理学院(51986)
- 财(41872)
- 京(37987)
- 科学(36003)
- 所(35081)
- 经济学(34058)
- 财经(33379)
- 研究所(31548)
- 经(30671)
- 经济学院(30554)
- 中心(30055)
- 北京(25175)
- 院(25147)
- 财经大学(24915)
- 江(24230)
- 农(23140)
- 范(21607)
- 科学院(21484)
- 师范(21475)
- 社会(20106)
- 基金
- 项目(109297)
- 科学(87831)
- 基金(83729)
- 研究(81741)
- 家(72592)
- 国家(72127)
- 科学基金(61333)
- 社会(57907)
- 社会科(55349)
- 社会科学(55339)
- 基金项目(42314)
- 省(36934)
- 教育(36399)
- 资助(35635)
- 自然(35385)
- 自然科(34599)
- 自然科学(34592)
- 自然科学基金(34025)
- 划(32226)
- 编号(29555)
- 部(26825)
- 国家社会(26562)
- 中国(25554)
- 发(25384)
- 成果(25076)
- 重点(24929)
- 教育部(23759)
- 人文(22356)
- 发展(21796)
- 济(21763)
- 期刊
- 济(110828)
- 经济(110828)
- 研究(64035)
- 中国(36709)
- 财(30554)
- 管理(25236)
- 科学(22691)
- 学报(22265)
- 农(20789)
- 经济研究(20754)
- 融(19623)
- 金融(19623)
- 财经(18238)
- 大学(17959)
- 学学(17000)
- 贸(16311)
- 国际(16276)
- 经(16021)
- 问题(15036)
- 农业(14545)
- 世界(14229)
- 技术(14220)
- 教育(13571)
- 业经(12647)
- 技术经济(10704)
- 统计(10522)
- 业(8921)
- 经济问题(8886)
- 策(8546)
- 经济管理(7920)
共检索到285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娟伟 任保平
在理论上探讨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3SLS和系统GMM方法,结合中国1982-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通过宏观经济稳定性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其中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了经济增长波动性,资本项目收支失衡是形成通货膨胀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且经济增长波动性也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因此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波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明
本文借鉴Lucas(1987)、Alvarez和Jermann(2004)的研究模型,将非平稳的消费序列分解为周期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成分,估算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总福利成本和边际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经济波动还是经济增长,边际福利成本均为总福利成本的两倍左右;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1952~2010年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52~1990年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显著大于1991~2010年,而后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则远远大于前一阶段。宏观调控应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着重防范内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冲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四灿 张云
本文将金融加速器机制和政府干预因素嵌入到基本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以此研究政府干预和利率管制通过影响企业投资引发并加剧总需求结构失衡的具体机制,以及总需求结构渠道在传导外生冲击并最终引起经济波动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干预和利率管制均会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其中,政府干预通过降低企业要素价格敏感性并增强企业的产出规模动机引发投资冲动,导致用于消费的产出份额被挤占;利率管制则压低了存贷利率,导致家庭储蓄收益和消费水平下降并刺激企业扩大投资。总需求结构渠道对外生冲击的放大效应是通过增强投资对产出波动的影响来发挥作用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总需求结构失衡越严重,金融加速器对外生冲击的放大效应越显著;(2)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降低政府干预需要同步进行才能有效扭转总需求结构失衡。由此,改善的需求结构才能有效降低外生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超愚
中国经济波动与国际收支调整:一个简单的冲击——传播模型●郑超愚中国经济体系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过渡是与其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大致同步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背景(data)的重要因素。论文通过描述中国经济波动与其国际收支动态的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炳
研究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波动对于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BeveridgeNelsoN方法,将我国1992-2015年季度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解为确定性趋势、随机趋势和周期成分,分析我国经济所受的真实冲击和名义冲击的产业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总体发展趋势符合库兹涅茨定律。2011年第3季度以来,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并呈加速发展态势;各产业部门的互动名义冲击和整体名义冲击是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在部门特有名义冲击中,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三次产业特有真实冲击是我国经济波动中随机性趋势的主要来源,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特有真实冲击产生负向影响,第二产业的真实冲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瑶
文章在开放经济RBC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随机增长趋势的RBC模型。同时,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校正并且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带有随机增长趋势的RBC模型能够对中国的经济情况进行适当的模拟。特别是,模型能够解释经济变量波动呈现的产出<消费<投资的现象,同时模型也能够对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刻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焦武
文章研究了国际收支约束条件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问题。文章把中国国际收支出现的长期、持续"双顺差"现象纳入研究框架中,拓展了已有文献的研究范围。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并对比检验了国际收支约束下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率、Thirlwall经济增长率和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的异同,分析了其中的经济含义。最后,在对研究结论做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涛
本文从分析货币与信贷在解释经济波动的差异入手,结合中国政府主导经济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中央与地方政府目标冲突的信贷模型,分析中国的经济波动。中国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信贷约束”的地方政府提供过度的总量供给与承担宏观调控和银行风险的中央政府存在需求压缩之间的矛盾。增长与调控从时间上讲是相互分离的两个过程,低利率与负利率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客观上起到了缓解信贷偿还压力和减少宏观经济风险的目的。上述结论得到经验研究的有力支持,经济增长和信贷增长尽管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经济系统出现偏离时,以行政命令为主的GDP调整较信贷规模调整有更高的显著性。
关键词:
信贷周期 经济周期 VAR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冠鹏 郭腾云 马静
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1978-2007年中国省级区域横截面和面板2种数据格式,运用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①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在时间—空间2个维度上均显著,但随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呈逐渐减小趋势;②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对增长的负作用,各地区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波动—增长关系的地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强度上;③控制经济波动的内生性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有被放大的倾向,考虑经济波动内生性时,中国经济波动程度提高1%,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0.125%。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纪明 刘志彪
本文从动态的角度构建了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两个指标测度需求结构演进,并运用中国31个地区1998-2011年平衡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需求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及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需求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需求结构高级化水平的适度降低均能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的推进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波动。现实条件下,为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政府应充分考虑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机制的异同,在努力创造需求结构高级化经济环境的同时,应更多地考虑需求结构合理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梁婧 范若滢
在当前内外部新形势下,特别是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需要重新反思国际收支格局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全面、客观地为未来中国政策选择提供参考。本文从国际收支角度,对比分析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结构,并着重分析了国际收支结构及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从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解和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判断中国国际收支格局演变趋势。从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经常项目中贸易顺差是一国储蓄投资状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金融账户中外商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证券、贷款等其他方式相比更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已出现新变化,由长期经常账户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双顺差"向更为均衡的方向收敛,且这种国际收支新格局将大概率延续。
关键词:
国际收支 经济增长模式 双顺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两省 齐鹰飞 陈太明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存在分歧意味着经验研究的必要性,针对两者关系的国外经验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国内已有经验研究发现两者负相关。利用中国1953~2004年的省级数据构造了6个横截面数据模型和10个面板数据模型,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波动与增长关系的稳健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波动与增长之间存在非常稳健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经济波动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间接给居民带来福利成本,而且稳定政策能够通过抑制经济波动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稳健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军伟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波动门槛效应,总体上,在低波动时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减损效应,在高波动时期,波动对增长的影响正向不显著,但分不同工业行业性质下,竞争性行业在低波动期波动对增长有负影响,垄断性行业则有正影响。由结果本文认为中国还是一个以投资为主体的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受到冲击时,政府的稳定性政策可以避免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军伟
文章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对1978~2011年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门槛回归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