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78)
2023(20079)
2022(16847)
2021(15614)
2020(13178)
2019(30276)
2018(29437)
2017(56048)
2016(30115)
2015(33670)
2014(32934)
2013(32588)
2012(30083)
2011(27093)
2010(27483)
2009(25411)
2008(24714)
2007(21395)
2006(18963)
2005(17041)
作者
(86197)
(71849)
(71362)
(67693)
(45689)
(34396)
(32508)
(27994)
(27327)
(25511)
(24405)
(24264)
(22738)
(22664)
(22255)
(22206)
(21190)
(20972)
(20716)
(20583)
(17696)
(17660)
(17640)
(16366)
(16258)
(16150)
(15732)
(15569)
(14368)
(13959)
学科
(130199)
经济(130063)
(83066)
管理(81913)
(65890)
企业(65890)
方法(59490)
数学(53064)
数学方法(52304)
中国(39378)
(33538)
(32111)
业经(27208)
(27160)
贸易(27141)
地方(27078)
(26397)
(23723)
(22920)
(22734)
(22728)
金融(22727)
银行(22683)
农业(22578)
(21735)
(19617)
财务(19547)
财务管理(19505)
理论(19486)
环境(18681)
机构
大学(424705)
学院(422760)
(181446)
经济(178202)
管理(163168)
研究(146766)
理学(140666)
理学院(139135)
管理学(136458)
管理学院(135690)
中国(115373)
(89980)
科学(87240)
(83332)
(73336)
(71475)
中心(67244)
研究所(66647)
财经(66432)
业大(62670)
(61324)
(60719)
北京(57176)
经济学(56592)
农业(56244)
(53502)
(52874)
师范(52873)
经济学院(51080)
财经大学(49693)
基金
项目(285617)
科学(226325)
基金(210583)
研究(204301)
(185765)
国家(184064)
科学基金(157976)
社会(132737)
社会科(126099)
社会科学(126061)
基金项目(109768)
(109295)
自然(102881)
自然科(100644)
自然科学(100615)
自然科学基金(98860)
教育(95193)
(93334)
资助(87750)
编号(79947)
重点(64888)
成果(64425)
(63764)
(63077)
(59733)
国家社会(56272)
课题(56101)
创新(55854)
科研(55136)
教育部(55097)
期刊
(192832)
经济(192832)
研究(126974)
中国(85210)
学报(67780)
(64287)
(62772)
科学(62408)
管理(61457)
大学(52371)
学学(49242)
(45067)
金融(45067)
教育(44444)
农业(44100)
技术(37541)
经济研究(33349)
财经(32642)
业经(30115)
(28046)
(25230)
问题(25118)
(24416)
国际(23033)
统计(22927)
技术经济(21053)
(20847)
世界(20637)
(19807)
商业(18966)
共检索到636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明亮  
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战略要求及投资实践,重点就风险因素对中国OFDI的潜在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扩展投资引力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应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PPML)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共同语言、政治动荡、反华情绪与中国主权摩擦会影响OFDI,政府治理质量提高不能促进OFDI,经济自由度的提高会显著促进OFDI。除风险影响变量外,经济规模及经济增速也对OFDI产生显著影响,劳动力成本及地理距离因素不应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关注的重点。相应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建立汇率风险监测体系,差异化确定结算货币,合理运用金融避险工具;(2)强化与东道国政府联系,增加经济自由度高的低经济水平国家投资;(3)重视与海外华人、华侨互动,防范化解地区冲突摩擦;(4)差异化看待经济规模及发展潜力影响,正确审视劳动力成本及地理距离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明亮  
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战略要求及投资实践,重点就风险因素对中国OFDI的潜在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扩展投资引力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应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PPML)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共同语言、政治动荡、反华情绪与中国主权摩擦会影响OFDI,政府治理质量提高不能促进OFDI,经济自由度的提高会显著促进OFDI。除风险影响变量外,经济规模及经济增速也对OFDI产生显著影响,劳动力成本及地理距离因素不应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关注的重点。相应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建立汇率风险监测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良文  毕道俊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沿线国家政治风险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就我国在沿线国家的OFDI是否存在政治风险偏好做出说明。运用OFDI集中的35个沿线国家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扩展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并不存在政治风险偏好;自然资源丰裕的沿线国家的法制水平对我国OFDI有着显著影响;非自然资源丰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有效性水平对我国OFDI有着显著的影响;我国对沿线国家整体的直接投资同时表现出了资源寻求动机和市场寻求动机,而地理距离成本已经不再是限制OFDI的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佳佳  刘永福  何怡  
研究目标:研究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2006年至2016年的直接投资效率与投资效率的摩擦干扰问题。研究方法: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投资效率、利用全球治理指标和营商环境指标变量为技术无效率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直接投资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效率高于发达国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投资效率高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效率水平呈现正的时变效应,出现平滑增长和空间收敛,整体水平正逐步提升。研究创新:对直接投资效率进行宏微观两个层面的综合评估,揭示了不同区域和国家投资效率的变化趋势。研究价值: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投资效率、挖掘投资潜力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子杰  
本文基于2011-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以及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报告》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不同区域之间跨境物流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硕  何彬  
本文以2003-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为研究样本,并分为整体样本及地区样本,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我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模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具有显著的"第三国效应",并且混合垂直型投资是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主导模式。该种投资模式意味着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沿线不同国家之间建立复合式的跨国生产供应链,从而使得对不同国家间的投资形成互补,降低成本,增加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国经济总量对OFDI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市场规模、距离成本和税负水平呈现出显著负向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模型,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43个沿线国家经济指标,探讨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OFDI整体上推动了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且沿线国家与中国领导层密切互访有助于强化中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OFDI通过技术溢出、要素供给及生产率效应推动了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区分样本发现:相对投资于中高收入的沿线国家,投资于中低收入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效应更为明显;中国OFDI更能显著推动包含华人经济圈的沿线国家产业升级;与中国非相邻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效应强于与中国相邻的沿线国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琦  吴新生  
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存在显著的母国市场效应,且表现出了动态特征,同质产品和差异产品的母国市场效应存在行业差异;地理距离与贸易壁垒仍是影响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且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双边贸易的阻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关税壁垒;交通网络的优化完善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对贸易活动的负向影响;低劳动力成本仍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出口竞争优势的主要渠道,且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国家贸易恢复较快;以欧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带来了区域内贸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长征  徐艺  
运用因子分析和离散被解释变量多值选择模型(Multinomial Logit),分别从企业特定优势、国家差异两个视角考察了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不同基准的实证分析表明,存有单一特定优势的中国企业,不会选择以绿地新建的方式入驻东道国市场,并购与合资是更多的选择;但若同时具备多种特定优势,则会选择绿地新建;经营环境差异越大,中国企业越倾向于并购;文化差异程度与并购或绿地新建的投资方式正相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屈小娥  赵昱钧  王晓芳  
文章基于制度环境和吸收能力双重视角,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母国绿色发展效应。结果表明,从制度环境视角看,政府参与度和资源配置条件下,OFDI对绿色发展呈现出“双重门槛”特征,环境规制条件下呈现“单一门槛”特征。政府资源配置能力门槛下,OFDI对绿色发展的边际效应呈递增规律,OFDI对绿色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在环境规制跨过特定门槛值后变得显著。从吸收能力视角看,人力资本条件下,OFDI对绿色发展呈现出“三重门槛”特征,产业集聚呈现出“单一门槛”特征,金融发展呈现出“双重门槛”特征。只有当人力资本、金融发展跨过特定门槛值后,OFDI才能显著推动绿色发展;产业集聚门槛下,OFDI对绿色发展呈现边际效应递增规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英  马芮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及地区的文化产品出口潜力,并量化评估了人为因素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有阻碍作用。关税、自由贸易协定安排、进口清关时间等人为因素构成了影响中国文化出口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文化贸易潜力,这种潜力在不同国家和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睿  冯学钢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的入境旅游效率,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赴华旅游人次比例虽然较小,但是增长速度较快,增长潜力较大。我国和入境旅游国人均GDP的增加、地理距离接近、与中国接壤、非内陆国家等因素促进了我国入境旅游人次的增长。就入境旅游效率而言,我国相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入境旅游效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中国和各国间拥有服务开放承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旅行服务总量的扩大、旅游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均对我国入境旅游效率的提升做出了贡献。最后提出了应深化落实服务开放承诺、加强对外旅游宣传、发展沿线地区边疆旅游、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珊珊  
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双重视角,根据全球152个国家2009—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B&R"倡议何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B&R"倡议对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的促进效应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性实现,但与沿线国家在人文交流、政策沟通与对接方面仍然有待提高;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地理上,"B&R"倡议对"海上丝绸之路"及与中国邻近国家的促进效应更明显;从经济体类型来看,发展中经济体>新兴市场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动态效应检验结果表明",B&R"倡议虽然与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在愿景、行动诸多方面存在契合之处,但存在一定的时滞性。研究回应了部分舆论将"B&R"倡议视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政治质疑,并为提升"B&R"倡议对接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