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6)
2023(15104)
2022(12863)
2021(11954)
2020(10270)
2019(23345)
2018(23176)
2017(45494)
2016(24532)
2015(27555)
2014(27316)
2013(27499)
2012(25061)
2011(22411)
2010(22618)
2009(21421)
2008(21022)
2007(18851)
2006(16855)
2005(15050)
作者
(69859)
(58444)
(57876)
(54962)
(37018)
(27902)
(26297)
(22852)
(21922)
(20891)
(19821)
(19496)
(18627)
(18277)
(17775)
(17556)
(17191)
(17130)
(16611)
(16603)
(14391)
(14325)
(14025)
(13463)
(13134)
(13020)
(12965)
(12961)
(11654)
(11550)
学科
(106043)
经济(105917)
(102553)
(85463)
企业(85463)
管理(82395)
(47553)
方法(46825)
数学(37055)
数学方法(36723)
业经(34267)
(32537)
农业(31689)
中国(24885)
(23612)
财务(23554)
财务管理(23531)
企业财务(22263)
(21120)
技术(20464)
(20180)
贸易(20171)
(19677)
理论(18593)
地方(18542)
(18299)
(17967)
(17300)
(17159)
(16098)
机构
学院(356031)
大学(351273)
(148985)
管理(148438)
经济(146104)
理学(128070)
理学院(126881)
管理学(125159)
管理学院(124540)
研究(112789)
中国(88470)
(73795)
(67659)
(66551)
科学(66349)
(55842)
业大(54664)
财经(54173)
(52620)
中心(51741)
农业(50907)
研究所(50254)
(49261)
北京(46190)
(42782)
经济学(42713)
师范(42474)
(42363)
(40291)
经济管理(40236)
基金
项目(235606)
科学(186706)
研究(177022)
基金(172062)
(147573)
国家(146184)
科学基金(127631)
社会(112681)
社会科(106579)
社会科学(106548)
(92332)
基金项目(92106)
自然(81912)
自然科(80045)
自然科学(80028)
教育(78996)
自然科学基金(78633)
(75734)
编号(74054)
资助(69885)
成果(58634)
(52529)
重点(51148)
(50868)
(50432)
课题(48504)
创新(46791)
(46212)
国家社会(45796)
人文(45386)
期刊
(172617)
经济(172617)
研究(104223)
(66683)
中国(64935)
管理(55922)
(53339)
学报(50649)
科学(49021)
农业(45220)
大学(39862)
学学(37913)
(34721)
金融(34721)
业经(33441)
教育(32990)
技术(31574)
财经(26252)
经济研究(25131)
(23476)
问题(23233)
(22457)
技术经济(19776)
世界(17795)
现代(17657)
(17533)
理论(16990)
商业(16839)
(16822)
科技(16672)
共检索到528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罗庆成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垦企业一直是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国有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一个中心(科技示范与推广)、三个基地(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城市副食品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的作用。近年来,全国农垦系统又涌现出上百个大中型企业集团,有的年产值达到数十亿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主导力量。但是,与国外著名跨国公司相比,这些企业实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仍然是低层次的,局限于单纯引进外资或系统内资产重组,仅仅参与地区、全国市场或部分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没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靖飞  李成贵  
通过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在中国种子市场的扩张历程和特征可以发现,跨国种业巨头在中国种子市场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其扩张的基础是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其扩张的真正意图是中国玉米种子市场。为了保障中国种子市场健康发展,要尽快改革完善种业创新体系,加大对优秀内资种子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国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体系优势,为优秀的内资种子企业服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费明胜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目前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的空间扩张战略大体可以归为三类:跳跃式、渗透式以及渗透跳跃结合式,并对跨国零售企业的空间扩张战略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培林  
美国、日本企业的国际成长,为世界各国企业树立了两个具有不同特点的由国内经济迈向国际拓展的典范。本文着重分析美国、日本企业的跨国成长路径、战略特点,提出“后发展”国家的企业向世界市场扩张,不能简单地模仿“先驱者”,应根据国际经济背景及其自身条件,制定和运作适合本国国情的企业国际扩张战略。为此,本文从战略提出的依据,总体战略与实施主体,区位选择、行业投向与股权安排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国际扩张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昌文  毛道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汪建成  
本文探讨中国企业跨省、跨国扩张战略对绩效的影响。基于704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跨省扩张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地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有利于企业的规模成长。中国企业跨国扩张程度的提高会更大程度的显著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对规模成长性并无显著影响。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裘晓东  
在国家推行"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并购手段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已成为中国企业推进经营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但是,国内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品牌如何扩张,是多品牌运作还是维续单一品牌?如何实施有效的品牌延伸?如何提升品牌价值?这些对于企业充分发挥并购的协同效应,实现经营资产、规模和能力的有效扩张,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祥  章晴  李艳  
以全球酒店企业10强为研究对象,以其在国外主要分布的73个国家为样本国家,列举了影响酒店企业跨国扩张区位选择的10个主要因素,并将之分解为29个指标。采用泊松模型,对上述指标进行定量测度,发现一国或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入境旅游规模、FDI规模、地缘和文化亲缘等5种因素对酒店企业跨国扩张区位选择具有根本性影响,其他因素对酒店企业跨国扩张区位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酒店企业在跨国扩张的初期,其区位选择应优先关注入境旅游规模、地缘和文化亲缘因素,在获得跨国经营的经验和技巧后,区位选择应优先关注一国或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FDI规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平  胡君  朱甜甜  
世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背景下汇率风险将冲击国内实体经济,企业外汇风险感知是否抑制企业投资扩张是我国防范外部风险输入引发国内经济风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的跨国数据,利用企业层面关于外汇风险感知的主观评价指标,实证检验外汇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扩张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国家宏观制度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发现:(1)外汇风险感知将显著抑制企业投资扩张,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指标选取、模型设定等问题后仍然稳健;(2)企业的风险预期、投资不可逆性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企业投资扩张受到外汇风险感知的抑制作用越明显;(3)一国具有较高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汇率制度弹性、较低资本开放程度以及更高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政策与国家治理水平,外汇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将会被削弱。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明胜  李社球  万后芬  
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空间扩张的同时不断引进各种新型业态,进行业态扩张。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的业态分布情况、业态扩张战略的选择、特点及其成因,并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受到母国、进华时间及业态本身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跨国零售企业在华依然大多采用单一业态战略;跨国零售企业出于降低在华经营风险、培养新利润增长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越来越重视多业态战略,多业态发展态势明显,而且,大型超市是多业态战略的核心业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忠玲,邹彩芬,王雅鹏  
本文在把握世界种子市场竞争格局的基础上,分析跨国种业巨头的扩张战略及世界种业的科技竞争态势,探讨W TO后,跨国种业巨头抢滩中国市场对我国种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悦  
随着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地位的逐渐形成和加强,向中国转移研发能力、提升其在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共识。文章论述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我国的扩张与实施的内涵,指出了跨国公司日益增加在华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的重要特征。并且就我国企业如何学习借鉴跨国公司本土化研发投资经验,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卢进勇  杨荣静  
本文利用文本分析以及机器学习技巧量化企业层级的贸易摩擦和宏观层面的贸易摩擦,并将贸易摩擦作为企业跨国投资的工具变量,研究贸易摩擦如何影响企业做出跨国投资还是国内投资选择。实证结果发现,贸易摩擦显著促进了企业投资海外,且以削减国内投资为代价。此外,在投资是否具有间歇性、行业竞争性、中间品参与等特征上,两种投资表现的替代效应具有异质性;在机制讨论中,中间品贸易和融资约束可能是贸易摩擦影响投资替代的重要渠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美娜  夏温平  
数字技术发展促成数字平台这一全新组织的出现,它是数字服务创新与提供的载体,更是数字企业间构成数字生态系统的核心。文章基于2011~2020年数字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层面数据,从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角度研究数字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进入与扩张决定因素。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地区)的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显著提高"后来者"新进入和扩张的投资概率;随着数字企业在东道国(地区)的投资深化,上述正效应有所弱化,但东道国(地区)数字市场发展是持续引资的补充机制;工具变量估计等检验结果证实上述结果稳健,东道国(地区)既有的平台型数字企业与其他数字企业的竞合关系解释了以上关联。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同源母国的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相较于同源母国的引资作用更大;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对非平台型"后来者"相较于平台型的引资作用更大;在强制执行合约的法律成本更低、沟通成本更低、市场规模更大的东道国(地区),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的引资作用更大。文章的结论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从投资国视角来看,可以为理解中国数字企业对外投资中东道国(地区)既有平台型数字企业的正向作用以及发生条件提供微观证据,为政策层面引导中国数字企业对外投资的空间去向提供决策参考;从引资国视角来看,有助于理解促进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对中国引导数字跨国公司投资流向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发展壮大本国数字市场的重要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春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零售业的国际投资扩张成为必然。那么零售业国际投资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本文利用国际零售巨头家乐福的相关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对其跨国投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零售公司的国际化经验、投资东道国的人均GDP等因素与跨国投资关系紧密。此外,本研究结果时我国零售企业“走出去”战略,有较强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