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4)
- 2023(12644)
- 2022(10776)
- 2021(9929)
- 2020(8462)
- 2019(19391)
- 2018(19078)
- 2017(37163)
- 2016(19767)
- 2015(22065)
- 2014(21806)
- 2013(21212)
- 2012(19503)
- 2011(17112)
- 2010(16931)
- 2009(15464)
- 2008(14775)
- 2007(12648)
- 2006(10623)
- 2005(9211)
- 学科
- 济(77458)
- 经济(77363)
- 管理(55242)
- 业(51111)
- 企(42970)
- 企业(42970)
- 方法(38797)
- 数学(34513)
- 数学方法(34073)
- 财(23001)
- 中国(19337)
- 农(18304)
- 贸(15615)
- 贸易(15610)
- 制(15408)
- 易(15271)
- 学(15204)
- 业经(15156)
- 融(14752)
- 金融(14745)
- 务(14743)
- 财务(14687)
- 财务管理(14656)
- 企业财务(13979)
- 银(13736)
- 银行(13691)
- 理论(13317)
- 行(12982)
- 地方(12456)
- 农业(11989)
- 机构
- 大学(270777)
- 学院(268110)
- 济(113069)
- 经济(110911)
- 管理(103277)
- 研究(91444)
- 理学(89274)
- 理学院(88370)
- 管理学(86653)
- 管理学院(86175)
- 中国(71558)
- 京(56146)
- 科学(54195)
- 财(53835)
- 所(45202)
- 农(44914)
- 财经(43016)
- 中心(43009)
- 研究所(41165)
- 业大(40282)
- 经(39431)
- 江(38498)
- 经济学(35779)
- 农业(35613)
- 北京(34660)
- 院(33965)
- 范(32651)
- 财经大学(32561)
- 经济学院(32504)
- 师范(32168)
- 基金
- 项目(187212)
- 科学(147761)
- 基金(138333)
- 研究(134225)
- 家(122254)
- 国家(121294)
- 科学基金(103983)
- 社会(85805)
- 社会科(81543)
- 社会科学(81522)
- 基金项目(72189)
- 省(71340)
- 自然(68586)
- 自然科(67038)
- 自然科学(67012)
- 自然科学基金(65812)
- 教育(62700)
- 划(61530)
- 资助(57639)
- 编号(52502)
- 重点(42587)
- 成果(42517)
- 部(42367)
- 创(39376)
- 发(39178)
- 创新(36882)
- 科研(36756)
- 教育部(36688)
- 课题(36517)
- 国家社会(36474)
- 期刊
- 济(114967)
- 经济(114967)
- 研究(78350)
- 中国(49744)
- 学报(44471)
- 财(43008)
- 科学(39564)
- 农(38861)
- 管理(38703)
- 大学(34399)
- 学学(32765)
- 融(30724)
- 金融(30724)
- 教育(26818)
- 农业(26207)
- 技术(23829)
- 财经(21377)
- 经济研究(19974)
- 经(18438)
- 业经(17149)
- 国际(16172)
- 问题(15375)
- 贸(15358)
- 业(14126)
- 版(13038)
- 统计(12780)
- 理论(12440)
- 世界(12369)
- 技术经济(12262)
- 财会(11734)
共检索到394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世昌 张添娇 杨阳
全球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两个纬度探究外汇储备、私人投资流动和国际储备资产需求等因素对不同国家经常项目均衡的影响。构建的跨国资产组合模型发现储备货币持有国的官方储备和外部私人投资流入对经常项目均衡有负效应,储备货币需求对储备货币提供国的经常项目也是负影响。使用1989—2013年58个储备货币持有国数据和1995—2011年7个储备货币供应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解决全球失衡问题,改变当前的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晓龙
本文运用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对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以及货币危机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和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支配地位,使得美元汇率存在高估,美国出现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全球经济失衡。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下降、上升对失衡进行调整,引起世界范围的资本反方向流动,诱发新兴经济体发生货币危机。面对全球失衡的可能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保持谨慎和灵活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林乐亭
本文通过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流动性增长与中国外汇储备余额有着比较显著的关系,在短期内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产生较大影响,其贡献水平很高;(2)汇率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条件;(3)美元资产与欧元资产的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影响比较显著,在短期内美元和欧元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美元和欧元占比的变动不太明显;(4)对外贸易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增长率在短期内影响较大;(5)中美利差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变动的短期因素,也是外汇储备需求变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应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建 董静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虽然美元目前仍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心货币,美元在流动性供给方面的缺陷日益凸显。国际货币体系势必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全球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路径应重点放在储备资产和流动性供给方面,以降低个体和系统性风险,避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萧松华 王春月
本文指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储备资产分布过于集中、主要货币间汇率波动频繁剧烈、国际收支失衡难以调节、IMF协调作用不到位。博弈分析表明,现今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主要源于各国在相互动态政策博弈过程中政治经济实力对比而导致的原有均衡的变化。只有尽快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政策博弈中的被动局面,改革IMF及现今汇率制度安排,加强国际间政策协调与合作,才能改变或消除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非均衡局面。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汇率制度:博奕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秀惠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中国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据很大比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近几年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政策且毫无约束,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外汇储备 美元困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步步恶化,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创造世界货币的建议。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李丹捷
本文在考察全球经济失衡内在逻辑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缺失、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的失灵以及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导致和固化了全球经济失衡,而且使失衡态势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有效避免危机发生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春明 郑海青 孙薇
由发达国家主导安排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不均衡性和明显的不平等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 ,这一货币体系的缺陷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内外均衡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必须充分尊重和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非均衡性 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汉儒
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的接踵而至,使得世界经济失衡原因与再平衡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本文回顾了世界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两方面的文献,并通过引入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造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其次,国际货币体系是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最终造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因此,世界经济再平衡与美国政治决策机制改革只是同一逻辑的不同表述。最后,欧债危机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再平衡增添了巨大不确定性,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斌 陈道富
中国汇率升值预期过高的基本原因是货币性的,而实际上实体经济层面升值压力并不大。人民币将会在双向波动、小幅升值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在适当时机适度扩大浮动区间。当前,汇率对世界贸易基本格局的影响已经弱化,不能依赖汇率自发调整贸易失衡。中美应加强合作,共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应强化内需主导战略,与亚洲国家一起在经济和货币上,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世界贸易格局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陆磊 李宏瑾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也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里程碑。本文从外汇储备的货币性质出发,通过对外汇储备需求和储备货币供给的讨论,深入分析了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和演进变革的长期性,指出货币国际化和储备货币地位的提高意味着更大的对外风险敞口和国际经济责任。人民币纳入SDR既是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的重要举措,更是人民币国际化新的起点,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应进一步加快推进包括金融在内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稳步实现新常态下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切实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和质量,为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提供坚实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曼莫汉·阿加瓦尔 邹静娴
CRA的治理架构应急储备安排(Contingent Reserve Arrangement,CRA)的治理结构由理事会(Governing Council)和常务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组成,每个成员国都在这两层机构中设有代表。尽管理事会可以批准新成员国的加入,但尚不明确的是新成员国是否能代表理事会或常务委员会,同时也没有清楚说明哪些国家有资格申请成为成员国。就新成员国的出资情况,这一点对于新发展银行(NDB)而言已有协议明确说明,但在CRA中则需交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和常务委员会的协调工作由金砖国家的轮值主席国承担,这也意味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芳 李霄阳
全球经济失衡具体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差额的持续恶化。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偏离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而引起的国际货币失衡问题,进而探讨了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高度简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推导证明:在美国贸易地位下降而美元国际地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美国经常账户恶化将不可避免。该判断与历史经验相吻合。其次,本文构造了用于测度国际货币格局偏离贸易格局程度的货币失衡指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作者认为,只有提升新兴贸易大国货币地位,降低货币失衡程度,才能实质性地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