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88.46.100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6)
2023(16163)
2022(13360)
2021(12690)
2020(10801)
2019(24981)
2018(24347)
2017(46873)
2016(24951)
2015(27980)
2014(27616)
2013(27259)
2012(24760)
2011(22093)
2010(21951)
2009(20491)
2008(20185)
2007(17490)
2006(14968)
2005(13643)
作者
(68987)
(57455)
(57305)
(54593)
(36661)
(27574)
(26155)
(22328)
(21670)
(20531)
(19407)
(19376)
(18370)
(18159)
(17737)
(17683)
(16958)
(16798)
(16510)
(16383)
(14131)
(13948)
(13816)
(13130)
(12949)
(12881)
(12812)
(12327)
(11525)
(11296)
学科
(108604)
经济(108488)
(93292)
(89229)
企业(89229)
管理(87140)
方法(56544)
数学(47263)
数学方法(46561)
(36100)
业经(28128)
中国(27300)
(25612)
财务(25552)
财务管理(25515)
企业财务(24306)
(24273)
贸易(24261)
(23847)
(23011)
(20610)
技术(20079)
理论(19321)
(18399)
(17803)
(17018)
(16862)
(16386)
金融(16384)
(15900)
机构
大学(355387)
学院(354582)
(156549)
经济(153895)
管理(146120)
理学(126686)
理学院(125467)
管理学(123374)
管理学院(122688)
研究(113117)
中国(90324)
(73629)
(73470)
科学(64448)
财经(59114)
(54659)
(54011)
中心(52119)
(50179)
研究所(49476)
经济学(49020)
(48419)
业大(47289)
北京(46182)
财经大学(44433)
经济学院(44337)
(41436)
(40929)
商学(40893)
师范(40532)
基金
项目(238050)
科学(191558)
基金(179906)
研究(172035)
(156356)
国家(155118)
科学基金(136135)
社会(113748)
社会科(108368)
社会科学(108342)
基金项目(93744)
自然(88832)
(88756)
自然科(87012)
自然科学(86993)
自然科学基金(85556)
教育(80196)
(75783)
资助(75394)
编号(66564)
(54785)
重点(52834)
成果(52501)
(50893)
国家社会(48891)
(48732)
教育部(48146)
创新(47569)
人文(46433)
科研(46258)
期刊
(161447)
经济(161447)
研究(101677)
中国(63160)
(61169)
管理(59426)
科学(49209)
学报(49155)
(40564)
大学(39152)
学学(36990)
技术(33942)
(31953)
金融(31953)
教育(30594)
财经(29972)
农业(28005)
经济研究(27715)
(25854)
业经(23737)
(22043)
问题(21071)
统计(20617)
国际(20614)
技术经济(20145)
(18942)
(18394)
财会(17689)
世界(17268)
决策(16712)
共检索到51881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丽丽  
本研究首次分析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不同市场进入模式与企业绩效异质性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我们运用KS检验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来考察绿地和并购模式是否显著影响企业绩效的差异性。研究显示:生产率高的对外投资企业偏向选择并购进入模式,但国有控股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采用并购进入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国有控股企业的绩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鹏  徐强  闫实强  
一、民营企业集群式"走出去"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正在发生重构。民营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在东道国形成产业集群,不但能够增强我国"走出去"制造业企业的配套能力,加强企业间有效合作,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防范风险,更重要的是对新形势下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促进我国经济提质升级具有重要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艳  
“走出去”战略关系到我国资源与经济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局,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是有效实施该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及产业与地区投向分析入手,结合当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对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支持现状,提出应建立“官方出口信用机构风险管理+商业性金融综合服务”的金融支持模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红艳  崔耕  
中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但并非强国,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绩效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中国338家有国际化行为的企业进行调查,考察了这些企业的"引进来"经历(内向国际化模式)对"走出去"结果(外向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引进来"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走出去"的效果:(1)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正向效应;(2)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负向效应,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正向间接效应。这表明,如果企业采用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则一定要通过该模式学习知识,积累竞争优势,提高吸收能力,才能成功"走出去";反之欲速则不达。如果企业采用资产内向国际化,则很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名俭  唐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加深和中国旅游市场日渐开放,跨国旅游企业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纷纷加快了对中国旅游市场份额的争夺,使得中国旅游企业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也应充分利用贸易自由化的机遇,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旅游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决策性问题是对可选择路径与模式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据此,在中国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上,提出中国旅游企业可通过国际旅游接待、分销渠道构建、跨境旅游服务、管理合同、特许经营、绿地投资、收购兼并等七种基本路径"走出去",并根据服务出口、协议签订、资本投入三个划分标准,提出了旅游出口、旅游契约、旅游投资三种"走出去"模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刚  韦东明  王克明  欧阳帅  
当前,东道国营商环境便利化程度逐渐成为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营商环境便利化对企业"走出去"模式选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国际投资选择理论模型,以中国对外大型投资项目为研究样本,考察东道国营商环境便利化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模式选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东道国营商环境便利化的提升增加了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进入模式的概率。异质性检验发现,东道国营商环境便利化推动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模式进入发达国家和高科技行业,而选择绿地投资模式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且这种效应集中于国有企业。进一步检验发现,东道国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越高,开展技术和市场寻求型投资的企业越倾向于采取跨国并购模式。文章为深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微  卜伟  
基于中国与东道国的政治、文化和制度距离研究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模式选择问题。选取2005-2018年间A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9次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建立多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发现:政治距离较大,企业倾向于并购,对合资和独资没有偏向;文化距离较大,企业倾向于绿地合资;制度距离较大,投资模式的选择依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进一步发现,政治距离对投资模式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学  张阳  
本文通过分析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风险形成过程,对海外项目异质性与"走出去"战略风险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走出去"战略风险水平差异较小的海外项目,其异质性差异明显,关键风险点不一致显著,这为防范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风险提供了出发点,从政府层面、中介机构和企业层面提出"走出去"战略风险防范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俐  
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出口贸易与境外投资。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有:合作出口式走出去、创建境外专业市场、国际连锁专卖、国外设立研发中心、与国际巨头强强合作、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六种。温州民营企业理性地选择“走出去”模式,从产品输出到重视品牌输出,将“引进来”与“走出去”巧妙地结合起来等,表现了其特有的理性与成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米金升  王士刚  
中国大型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企业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但成绩的背后,经验和教训同样需要认真反思。面对比国内市场更为复杂的国际市场,建筑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彻底转变发展模式,从传统的低端工程承包向产业链高端延伸,积极推广新的业务模式、探讨新的发展途径,从而实现对外承包的再次"突围"。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中国公司承揽的海外项目数量逐年增长,承揽工程的规模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乔标  
开办境外产业园是IT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创新,并日益成为解决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实施外贸转型和提高中国IT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主要探讨了建设境外产业园的类型、产业选择、投资区域选择、运作模式选择,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鸿斌  杨震宁  
我国科技"走出去"的战略区位选择要重视与欧盟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重视美国高精尖技术领域,重视同新兴经济体合作的关系。科技"走出去"战略模式主要有主持和参与国际前沿科技合作研究、本国企业进行海外研发、对外技术援助、创新人才交流、增设科技驻外代表机构、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国际研究虚拟网络平台、实施国际联合招标、建立双边研发基金、鼓励中小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九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频  
国际产能合作应该是2014年上半年还没有做的题目,直到2014年底中央领导提出这个方式,我认为它现在是中国企业未来走出去升级版的重要形式。在这里跟大寮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一、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已经成为长期发展趋势为什么说大规模走出去已经成为长期发展趋势?大家都知道,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吸收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已经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汪群  张勤  李卉  梁雨欣  
随着全球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华人华侨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和推动作用。如何有效促进华人华侨与中国"走出去"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成为关键性问题。基于协同理论构建华人华侨与中国"走出去"企业合作主体系统,界定各合作主体的功能定位,细化产业对接、资本对接、专业服务对接和技术对接四种合作模式,借鉴尼尔·瑞克曼在《合作竞争大未来》中提出的成功伙伴关系三要素,形成"贡献-亲密-远景"合作稳定性评价模型,对华人华侨与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合作模式及合作稳定性进行评价。考虑到华人华侨与中国"走出去"企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特点,建议有关机构共建专门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两者信息的有效对接与精准匹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鹏  吴华  
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10年年底,我国采矿业对外投资存量525亿美元,当年流量约120亿美元。占全部对外投资额的20.2%,比重仅次于商务服务业。在中国采矿业大步伐"走出去"背景下,我国私营企业凭借其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以及相对较低的意识形态风险,积极探索和创新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