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9)
2023(10594)
2022(8856)
2021(7876)
2020(6592)
2019(14762)
2018(14364)
2017(27377)
2016(14664)
2015(16166)
2014(15908)
2013(15765)
2012(14922)
2011(13614)
2010(13936)
2009(13279)
2008(13038)
2007(11761)
2006(10652)
2005(9723)
作者
(45151)
(37765)
(37742)
(35805)
(24246)
(18308)
(17025)
(14723)
(14260)
(13330)
(13062)
(12405)
(12236)
(11959)
(11793)
(11551)
(11233)
(11173)
(10845)
(10814)
(9447)
(9368)
(9267)
(8688)
(8642)
(8442)
(8190)
(8188)
(7617)
(7337)
学科
(84093)
经济(84020)
管理(44038)
(39778)
(32180)
企业(32180)
方法(30412)
数学(26953)
数学方法(26710)
地方(19188)
(17590)
中国(17503)
(15551)
(15228)
业经(14479)
(14400)
贸易(14395)
(13952)
地方经济(13308)
(12916)
金融(12916)
(12513)
(11340)
银行(11303)
环境(11105)
(10835)
农业(10831)
财务(10821)
财务管理(10799)
(10785)
机构
大学(223045)
学院(220333)
(104564)
经济(102758)
管理(82047)
研究(79737)
理学(70730)
理学院(69935)
管理学(68796)
管理学院(68403)
中国(61961)
科学(46909)
(45912)
(45571)
(41031)
(40004)
研究所(37100)
财经(36514)
中心(35703)
业大(33789)
经济学(33678)
(33147)
(32323)
农业(31685)
经济学院(30160)
北京(28929)
(28061)
财经大学(27033)
(26082)
师范(25712)
基金
项目(143310)
科学(112679)
基金(106977)
研究(98303)
(95100)
国家(94354)
科学基金(80255)
社会(66882)
社会科(63684)
社会科学(63662)
基金项目(56251)
(54202)
自然(51968)
自然科(50861)
自然科学(50842)
自然科学基金(49971)
(46021)
教育(44049)
资助(44021)
编号(36076)
重点(32387)
(31808)
(31371)
(29597)
国家社会(28948)
成果(28799)
创新(27863)
科研(27537)
教育部(27388)
人文(26541)
期刊
(119078)
经济(119078)
研究(68524)
中国(40955)
学报(38588)
(35213)
(35102)
科学(33710)
管理(31254)
大学(29037)
学学(27972)
(24979)
金融(24979)
农业(23260)
经济研究(20991)
财经(19384)
技术(17285)
(16810)
国际(16100)
业经(15826)
问题(15781)
(15455)
教育(14855)
技术经济(12943)
(12544)
世界(12187)
统计(11695)
(10633)
(10629)
商业(10595)
共检索到340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元  
文章从国际投资协定的条款内容分类中选择与"经济实质"要求相关的7项条款构建"经济实质"条款强度变量,实证检验"经济实质"条款强度对OECD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国际投资协定中"经济实质"条款强度的提升会提高OECD经济体对投资伙伴方的总投资、股权投资和债务投资额。检验直接投资收益中介机制作用的结果表明,"经济实质"条款强度通过直接投资收益对OECD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检验中国案例发现,中国签署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经济实质"条款会抑制OECD经济体对中国的债务投资,这一抑制作用主要来自于国际投资协定中对投资的限制性条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协定开始纳入环境条款。这些条款包含概括性地提及环境保护的条款、确认缔约国采取环境规制措施的权利以及不降低环境标准的义务的条款、例外条款、环境保护的程序性条款、处理投资协定与环境协定的关系的条款、有关投资者及其投资的环境义务的条款等类型;这些环境条款的内容也更加具体,约束力有所增强,发展中国家也更多参与,并出现了从约束国家到约束跨国公司的萌芽。然而,这些环境条款的弱点也非常明显,不仅从总体上环境条款的数量不足,而且现存条款也具有效力不高、用语软弱等等弱点,使得大多数环境条款只能处于"软法"地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许朝凯  
投资开放相关的条款是区域贸易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关于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为OFDI)影响的分析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文章基于FTA条款异质性理论和既有研究基础构建了“WTO-plus”条款深度、“WTO-extra”条款深度、核心条款深度、边界条款深度和边界后条款深度,并引入单国模型考察了FTA条款深度对中国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与中国企业的OFDI成效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边界后条款深度和“WTO-extra”条款深度的积极效用要明显强于边界及“WTO-plus”条款深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通过改善东道国营商环境进而提升投资成效水平,同时FTA条款深度对国有企业的OFDI和非绿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宏恩  孟庆强  王晶  李浩  
在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和积极参与全球投资治理的背景下,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然而以往有关双边投资协定对FDI流动影响的研究较少且都是立足于双边投资协定同质性的角度,缺乏从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的角度开展的研究。本文在构建中国双边投资协定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3年中国对10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法从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的视角检验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国别差异;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发达国家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对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光  代睿  林长松  邵宇佳  
鉴于已有研究缺少对双边投资协定之间差异性的考虑,文章首先尝试构建了中国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指数,然后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结合PSM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从双边投资协定的整体异质性与具体条款的异质性角度去实证分析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民待遇"水平较低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更关注东道国是否提供较高标准的"公平公正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水平。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未来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谈判与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思路与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迅  
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国际投资协定大多数开始纳入环境条款。这些环境条款的类型包括序言条款、环境例外条款、不降低环境标准义务条款、与环境有关的程序性条款以及环境专章或专门环境协定。但是我国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还存在一些缺陷。在未来的投资协定规定环境条款时,应当注意从资本输入国和输出国两个角度来加以完善,对环境条款进一步具体化,回避在投资争议解决程序中由仲裁庭来解释这些模糊的环境条款,明确规定环境条款与多边环境协议和国内法规的关系,提高国内环境标准及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参与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国民待遇条款是国际投资协定的重要条款,明示或默示地规定东道国在"相似情形"下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国民待遇。通过梳理国际投资仲裁庭对"相似情形"的推理及裁决,可以深入地解读"相似情形"的内涵及例外规则,能够在国际投资法碎片化的背景下,归纳出具有一致性的、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相似情形"裁决及其发展脉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玮敏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敏  
国际投资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经济摩擦。资本输出国与东道国都倾向于与别国签订鼓励、保护国外投资的协议。由于多边投资保护协议签订存在很高的难度,因此双边投资协定成为双方愿意选择的途径。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BIT)超过110个,成为缔结双边投资协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此相伴的是这些BIT中"中心"管辖条款的缺陷。笔者通过对这些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光  
晚近以来,随着东道国有关公共利益保护措施引发的国际投资争端的大量增加以及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漠视公共利益现象的频发,凸显了现行双边投资协定(简称BIT)对公共利益保护之不足及在其中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此,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年来不断警示各国重视BIT中的公共利益保护问题,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其最新的BIT范本中也开始规定有关公共利益保护条款。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资本输入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的BIT签订国,在今后的中外BIT中应重视公共利益保护问题,规定适当、有效的公共利益保护条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新明  许洋  
文章以2003~2012年中国对71个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首先检验了双边投资协定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然后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在双边投资协定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与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以及东道国较好的制度环境均能够促进中国对其进行投资,并且东道国制度环境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东道国制度质量在门槛值以下时,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跨越门槛值之后,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作用变得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梁咏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IF-DI")到走出国门进行海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的过程。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中的一个雷要部分,中国对外直接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梦瑶  张中元  
本文利用2005—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对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的专门竞争政策规定进行分类统计,实证检验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这些竞争政策条款水平深度对OECD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水平深度的提升对整体双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外延边际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但对集约边际外商直接投资没有明显影响。其中,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监管水平深度的提升不利于提高双边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但竞争政策合作水平深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双边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竞争政策"横向原则"、国有企业水平深度的提升对双边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外延边际外商直接投资,但是对集约边际外商直接投资没有明显影响。本文还发现,"北—北"型、"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条款水平深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具有异质性影响;而且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条款水平深度以及分项条款水平深度会通过东道国市场经营环境和监管质量这一中介机制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产生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素霞  
长期以来,国际投资争端中的涉税问题一直游离于国际投资条约框架下的投资争端解决程序之外,而多采用双重税收协定中的"政治性"解决程序。因此晚近BIT中,多奉行对税收问题的"特定例外条款"的规定模式,随着投资争端解决"去政治化"的趋势,一些国家逐渐将税收措施问题有限制地纳入到BIT中。美国是一直坚持将税收措施问题纳入双边投资协定的典型国家,也是双边投资协定中税收措施规定走得较为超前的国家。中国近年来的缔约实践逐渐向美式BIT税收条款靠近,这也成为中美BIT文本谈判的现实基础。但还需从规定模式、适用范围和前置程序三个方面协同推进中国BIT税收条款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敏  
最惠国待遇使得缔约国国民有权根据本国与东道国签订的旧的双边投资协定享受到东道国在新协定中给予第三国国民的优惠待遇,这个待遇扩展了投资者东道国签订的投资协定中规定的优惠待遇的作用。一向以来,各国只从实体方面规定最惠国待遇的适用与排除,而对程序性方面,双边投资协定均没有做出规定。ICSID受理的Maffezin i案对最惠国待遇条款进行了发展,仲裁庭裁决可以将该条款扩大适用于争端解决条款(即B IT中的程序条款),从而开启了ICSID仲裁庭对此问题作出不同裁决的实践争议和学术界对此的讨论。本文对发生此种争议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ICSID和最惠国待遇条款两方面的原因。从IC-SID的角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