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0)
- 2023(9022)
- 2022(7707)
- 2021(7387)
- 2020(6179)
- 2019(14204)
- 2018(13961)
- 2017(27068)
- 2016(14498)
- 2015(15922)
- 2014(15802)
- 2013(15439)
- 2012(14593)
- 2011(12727)
- 2010(12665)
- 2009(11723)
- 2008(11756)
- 2007(10477)
- 2006(8941)
- 2005(7951)
- 学科
- 济(54340)
- 经济(54258)
- 管理(42489)
- 业(41005)
- 企(33744)
- 企业(33744)
- 方法(24013)
- 数学(20188)
- 数学方法(19894)
- 财(17563)
- 农(14990)
- 中国(13513)
- 务(12047)
- 财务(12024)
- 财务管理(11998)
- 业经(11678)
- 学(11574)
- 企业财务(11471)
- 贸(11265)
- 贸易(11259)
- 制(11214)
- 易(10955)
- 融(10777)
- 金融(10775)
- 地方(10689)
- 农业(10362)
- 理论(9897)
- 银(9725)
- 银行(9713)
- 行(9213)
- 机构
- 大学(201055)
- 学院(198442)
- 济(79482)
- 经济(77776)
- 管理(75516)
- 研究(65784)
- 理学(65422)
- 理学院(64642)
- 管理学(63513)
- 管理学院(63132)
- 中国(51192)
- 京(42134)
- 财(39995)
- 科学(39151)
- 所(32258)
- 财经(31903)
- 农(31552)
- 中心(31303)
- 江(29246)
- 经(29049)
- 研究所(29045)
- 业大(28102)
- 范(26806)
- 师范(26532)
- 北京(26046)
- 农业(24883)
- 经济学(24437)
- 院(24214)
- 财经大学(24012)
- 州(24007)
- 基金
- 项目(133075)
- 科学(105682)
- 基金(98541)
- 研究(97521)
- 家(86057)
- 国家(85304)
- 科学基金(73652)
- 社会(62428)
- 社会科(59168)
- 社会科学(59149)
- 基金项目(52551)
- 省(50150)
- 自然(48222)
- 自然科(47208)
- 自然科学(47195)
- 自然科学基金(46383)
- 教育(45274)
- 划(43035)
- 资助(39790)
- 编号(39118)
- 成果(32386)
- 部(30187)
- 重点(29613)
- 创(27698)
- 发(27416)
- 课题(26453)
- 性(26391)
- 教育部(26287)
- 国家社会(26086)
- 创新(25807)
共检索到297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夏
国际投资仲裁中,仲裁员公正性的内涵包括"身份要求"和"行为要求":前者通常具象为"身兼数职冲突"、"身兼数案冲突"以及"观点冲突";后者表现为违反相关程序,未能及时披露信息等。在质疑仲裁员公正性案件的裁决中,仲裁庭在多数情形下以仲裁员的客观外部行为并结合案件具体事实作为评判标准,并不对仲裁员主观动机作过多考察。这种"缘迹不缘心"的"路径依赖"既与仲裁员公正性本质相关,也与仲裁员在仲裁程序中所充当角色的特性密不可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德沛
仲裁员国籍规则是仲裁机构任命仲裁员的重要依据。国籍规则的目的是保障仲裁员中立性,其内涵则是仲裁员的文化背景中立于当事人国籍国的文化背景,消除仲裁庭对一方当事人有倾向或成见的可能性。从实质上看,国籍规则的内容关乎技术国籍以及仲裁员与当事人国籍国其他密切联系的认定。从形式上看,国籍规则的内容关乎其效力程度以及适用范围。不同仲裁机构的国籍规则在实质和形式上的规定有所区别,原因在于仲裁员中立性代表的公平价值和仲裁庭顺利组成代表的效率价值有所冲突。我国仲裁机构也应当构建仲裁员国籍规则,规范外籍仲裁员在我国参与仲裁,通过保障仲裁员中立性提高仲裁公信力。
关键词:
仲裁员国籍规则 仲裁员中立性 外籍仲裁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小根
当事人双方庭审的过程是不断"攻击"与"防御"、"再攻击"与"再防御"的往复过程,涉及到"主张"与"反驳"、"本证"与"反证"等诸多问题,甚至有很多细节问题。作为一名仲裁员,如何梳理并保持庭审思路的清晰与流畅呢?从实践中,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朱若菡
近年来,以国际商会仲裁院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为代表的仲裁机构在快速仲裁规则中引入强势独任仲裁员条款,规定即使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有相反的约定,同意由该机构对案件进行快速仲裁应被视为当事人已经同意对强势独任仲裁员条款予以适用。这一条款引发热议,问题主要集中于独任仲裁员与传统的三人仲裁庭相比是否可以体现公平,以及仲裁规则中对独任仲裁员的规定优先于当事人约定是否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一仲裁基石,是否会因此导致裁决难以承认与执行。快速仲裁具有更加强调意思自治、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可以在效率和公平价值中维持平衡,并维护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一仲裁基石。
关键词:
快速仲裁 独任仲裁员 价值取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谈晨逸
第三方出资者与仲裁裁决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可能导致仲裁员的利益发生冲突,而资助协议中的保密条款又很容易使这种利益冲突被隐瞒而有损仲裁程序的正当性。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强制性的披露制度,要求被资助者必须主动披露存在第三方资助的事实和出资者的姓名或名称;关于资助协议的披露与否则应按举证标准判断,只有当特定性、相关性和实质性都满足时才能作出披露的指示。通常,履行披露义务的主体是受资助者和仲裁员,但当受资助者没有披露时,知情的代理律师也应根据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向其他各方当事人和仲裁庭作出补充披露。
关键词:
第三方资助仲裁 仲裁员利益冲突 披露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燕萍 朱玥
公平公正待遇是国际投资协定中最具争议的一个条款。近年来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论述也是各抒己见。一般认为,公平公正待遇是国际最低待遇标准的一部分或者等同于国际最低待遇标准。但从近十年来的国际投资仲裁实践来看,公平公正待遇已经逐渐转变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外资待遇标准,与国际最低待遇标准不再有明显的联系。因此有必要从案例分析的视角,厘清公平公正待遇与最低待遇标准的关系,继而立足于我国对外投资法的新发展,为完善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投资协定(BITs)中公平公正待遇条款提出修改建议。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刘晓红 李超 范铭超
国际商事与贸易仲裁员(公断人)责任制度是国际商事与贸易仲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在商事与贸易仲裁以及商事与贸易仲裁员责任制度方面起步较晚,尚有不足之处和完善空间。中国商事与贸易仲裁员责任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国际商事贸易,合理应对日益频繁和复杂的国际贸易争端。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国际商事与贸易仲裁员的法律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商事与贸易仲裁员责任制度构建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龙伟
周某,系某学院外聘教师,双方签订有书面劳动合同。第一份劳动合同期限为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第二份劳动合同期限为2009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2011年7月,某学院口头通知周某解除劳动合同。2011年8月,周某向某学院发出《律师函》,声明学院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维加
商事仲裁具有准司法性和契约性,商事仲裁员刑事责任只能由准司法性因素决定。许多国家实行仲裁员法律责任有限豁免绝不意味着刑事责任的豁免,少数国家立法明文规定仲裁员承担类似法官、公务员刑事责任。过分强调仲裁契约性是引发各种仲裁员刑事责任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时间证明这一应对类似司法腐败的制度安排并未产生实质性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南申
因投资仲裁具有处理"条约请求"与"合同请求"双重诉因之特点,其法律适用问题体现为一定的多重性与复杂性。本文主要讨论国际投资仲裁中适用于程序事项和实体争议的各类法律涉及的具体问题,重点论述国际法与东道国法的适用原则、适用范围、实际效果以及两者的适用关系等,并特别讨论国家合同的法律适用与投资协定适用中的解释问题。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南申 李思敏
国际投资仲裁裁决执行机制是投资争端解决程序运行的重要保障,而国家豁免的适用则是投资仲裁裁决执行中的主要障碍且难以避免。实践中,投资仲裁裁决的执行面临着仲裁裁决效力与国家豁免抗辩的表面冲突与处理难题,同时涉及公约原则与国内法律的适用关系,以及绝对豁免与限制豁免的适用选择与判断标准等问题。对国家豁免原则的适用问题,本文分别从ICSID仲裁与非ICSID仲裁二个层面,分析《ICSID公约》机制与《纽约公约》机制在处理裁决执行方面的特点与区别,并结合投资仲裁的实际案例予以说明。本文旨在揭示投资仲裁裁决执行实践中正在形成与可行的原则与路径。本文认为,有限豁免理论并不改变国家及其财产享有豁免的一般原则,只是使国家在特定情况下不享受豁免权的保护。这种豁免例外实际上决定了国家豁免的范围和程度。关于裁决执行的法律适用,本文认为,虽然《纽约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承认裁决具有拘束力,但实践中胜诉方申请执行裁决时仍会面临法律障碍,而裁决执行中的法律适用主要涉及主权豁免与司法审查两个方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饶珏
紧急仲裁员是国际商事仲裁中新近出现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指仲裁一方当事人可以不需要等待仲裁庭组成,通过向仲裁机构递交申请,由仲裁机构任命紧急仲裁员来作出是否采取临时措施决定的一种紧急程序。国际商会仲裁院、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国际知名仲裁院均采用这种制度安排。结合我国的仲裁立法情况,对紧急仲裁员制度在我国适用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与完善我国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临时措施 紧急仲裁员 自贸区仲裁规则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磊
ISDS仲裁员具有较为明显的身份特征、地域来源及性别特征。为解决投资仲裁员分布不平衡的问题,ICSID已开始尽量选择女性仲裁员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仲裁员。当事方指定仲裁员的天然争论以及仲裁员多种身份的重复交互,导致了仲裁员之间的感知风险、妥协风险以及偏见风险。扩大仲裁管辖权和维持ISDS体系的利害关系是对仲裁员的两大主要激励路径。不同当事方在ISDS中选择仲裁员时存在不平等信息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仲裁员信息灰色市场的产生,影响ISDS仲裁程序。仲裁员及时彻底披露其与当事方的关系和潜在的冲突对保障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仲裁员的双重身份易产生争论点冲突,从而引发正当程序的问题。披露可能产生合理怀疑的情况并制定仲裁员的行为守则可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冲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磊
ISDS仲裁员具有较为明显的身份特征、地域来源及性别特征。为解决投资仲裁员分布不平衡的问题,ICSID已开始尽量选择女性仲裁员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仲裁员。当事方指定仲裁员的天然争论以及仲裁员多种身份的重复交互,导致了仲裁员之间的感知风险、妥协风险以及偏见风险。扩大仲裁管辖权和维持ISDS体系的利害关系是对仲裁员的两大主要激励路径。不同当事方在ISDS中选择仲裁员时存在不平等信息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仲裁员信息灰色市场的产生,影响ISDS仲裁程序。仲裁员及时彻底披露其与当事方的关系和潜在的冲突对保障仲裁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