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0)
- 2023(10012)
- 2022(9031)
- 2021(8535)
- 2020(7366)
- 2019(17236)
- 2018(17251)
- 2017(33900)
- 2016(18442)
- 2015(20741)
- 2014(20749)
- 2013(20612)
- 2012(19035)
- 2011(16928)
- 2010(16891)
- 2009(15563)
- 2008(15059)
- 2007(12938)
- 2006(11333)
- 2005(9760)
- 学科
- 济(74559)
- 经济(74472)
- 管理(53080)
- 业(51142)
- 企(43620)
- 企业(43620)
- 方法(37168)
- 数学(32017)
- 数学方法(31687)
- 财(19669)
- 中国(17317)
- 农(17252)
- 学(16014)
- 贸(15364)
- 贸易(15360)
- 业经(15270)
- 易(14918)
- 地方(14407)
- 务(13108)
- 财务(13051)
- 财务管理(13032)
- 理论(12799)
- 企业财务(12435)
- 和(12091)
- 制(11734)
- 融(11721)
- 金融(11720)
- 农业(11657)
- 技术(11548)
- 环境(11104)
- 机构
- 大学(263829)
- 学院(259372)
- 管理(106934)
- 济(103636)
- 经济(101414)
- 理学(93581)
- 理学院(92562)
- 管理学(91025)
- 管理学院(90581)
- 研究(85346)
- 中国(61773)
- 京(55863)
- 科学(52491)
- 财(46678)
- 所(42644)
- 研究所(39091)
- 业大(38414)
- 农(38272)
- 财经(38268)
- 中心(37518)
- 北京(35517)
- 江(35215)
- 经(34826)
- 范(33837)
- 师范(33551)
- 院(31170)
- 农业(30114)
- 经济学(30108)
- 州(29484)
- 财经大学(28698)
- 基金
- 项目(180335)
- 科学(141462)
- 研究(132235)
- 基金(131241)
- 家(113689)
- 国家(112747)
- 科学基金(97048)
- 社会(81969)
- 社会科(77662)
- 社会科学(77639)
- 基金项目(70612)
- 省(68927)
- 自然(64191)
- 自然科(62702)
- 自然科学(62688)
- 自然科学基金(61547)
- 教育(60388)
- 划(58596)
- 资助(54706)
- 编号(54095)
- 成果(43936)
- 部(40285)
- 重点(39633)
- 创(37393)
- 发(37362)
- 课题(36485)
- 创新(34751)
- 教育部(34695)
- 科研(34638)
- 项目编号(34135)
- 期刊
- 济(109014)
- 经济(109014)
- 研究(76581)
- 中国(42597)
- 学报(40156)
- 管理(37988)
- 科学(36971)
- 财(33761)
- 农(33341)
- 大学(30362)
- 学学(28461)
- 教育(27767)
- 农业(23889)
- 技术(21302)
- 融(20892)
- 金融(20892)
- 财经(17764)
- 经济研究(17256)
- 业经(16755)
- 经(14985)
- 问题(14540)
- 图书(14130)
- 理论(13540)
- 国际(13183)
- 贸(13050)
- 科技(12635)
- 实践(12601)
- 践(12601)
- 技术经济(12596)
- 业(12198)
共检索到368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河
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对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投资摩擦与近年来的中美投资摩擦进行了比较研究。尽管中日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中日和美国的投资摩擦本身也有更为复杂的状态和成因,但中日面对的投资摩擦国都是美国,其基本过程也大致相同,中日两国均受美元霸权结构性权力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日美与中美投资摩擦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中国借鉴日本处理投资摩擦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投资摩擦 大国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雪佳
从美国发动经贸摩擦的动机看,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有相似之处,但有重要差别。日美经贸摩擦基本停留在美国缓解巨额贸易逆差和推动日本进行公平贸易结构性改革的层次,而中美经贸摩擦已经上升到美国对我国经济崛起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行战略遏制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层次。中美经贸摩擦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但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我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顺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博格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中美经贸摩擦 日美经贸摩擦 比较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立南
一 80年代中期,日本掀起了战后第三次对外直接投资高潮。1986—199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额分别为145、195、342、441和480亿美元,节节上升。外国对日投资也受到一些因素刺激,在1986—1990年度,外国对日直接投资分别为9.4、22.1、32.4、28.6、27.8亿美元,有明显增长。但是同日本的对外投资比较,二者之间明显不平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亚飞
在大国兴起过程中,特别是当一国成为贸易大国时,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巨大变化,这就致使新兴大国往往同现有国际体系和现有大国在经贸领域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既得利益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博弈。此时,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出现就具有了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与此同时中美间的贸易摩擦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关键词:
大国兴起 兴起的中国 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亚飞
在大国兴起的过程中,特别是当成为贸易大国时,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巨大变化,这就致使新兴大国往往同现有国际体系和现有大国在经贸领域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既得利益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博弈。因此当大国兴起时,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出现就具有了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目前,中国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而中美间的贸易摩擦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关键词:
大国兴起 兴起的中国 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侯俊军 王耀中
基于对日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状况的回顾,本文提出在贸易摩擦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利用贸易摩擦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借鉴日本贸易谈判应对经验,抵制贸易摩擦给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压力,更多地运用世贸组织等多边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纺织品贸易摩擦 比较 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文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美国在贸易的发展速度以及增长幅度得到非常迅猛的增长。然而从中国与美国建立贸易关系之后,两国的贸易关系就在摩擦与曲折中不断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更加严重。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主要为贸易赤字、反倾销、技术壁垒等。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因中美贸易摩擦而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征,对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及影响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直接投资 中美贸易摩擦 技术壁垒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彬 明元鹏 陈伟光
美国在不同时期分别对日本和中国挑起贸易摩擦,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更多是基于中日两国对其霸权地位的威胁。贸易逆差只是大国引起贸易摩擦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的权力之争,尤其体现为高科技领域上的竞争;同时,引起贸易摩擦也是守成国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方式。由于中日两国政治地位差异,与美国政治关系不同,本国市场纵深不同,中、日两国应对贸易摩擦时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而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决定了两次贸易摩擦对世界经济的溢出效应也不同。面对贸易摩擦,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实现高水平开放,提高金融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保证经济增长;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深化周边经贸合作,通过"一带一路"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在政治层面,中美双方应维护对话合作机制,保持政策弹性、扩大政策空间、增进两大国互信,共同建设更有包容性的国际秩序,超越争霸思维,减少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守成国 崛起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濛萌 郑舒丹
文章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贸易额的视角出发,运用中日相关数据数据分析了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美、日美贸易顺差额的影响。对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以及中、日两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日本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减少日本出口贸易额,增加进口贸易额并降低日美贸易顺差。我国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减少中美贸易顺差,但我国的进口贸易额并没有因此增加。针对这一结论,借鉴日本相关经验,通过适时适当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在实现转移边际产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赚取国际利润的目标的同时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来 张绚 王士洋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是一种利用金融工程的思想,使用数量化的方法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从而保证资产组合最低价值的前提下,将其余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并随着市场的变动调整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比例,同时不放弃资产升值潜力的一种动态调整策略。根据使用的技术不同可以分为以期权为基础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和非期权性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在现实中由于存在市场摩擦等原因,使用普通的B-S模型作为投资组合保险的等价复制技术有失偏颇。本课题从修改B-S模型的角度来对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进行改进,并予以实证。
关键词:
投资组合保险 修正B-S模型 等价复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日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具体涵义即指在双方的贸易关系中,由于日方贸易顺差的扩大和美方贸易逆差的增加而导致的贸易冲突和争执。战后至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曾出现巨额的顺差,几乎垄断了日本的对外贸易,比如1946年,美国对日本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97.4%和74.8%。但是,从60年代中期起,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开始出现逆差,而且是每况愈下,相反,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则急剧增加。1965年,日本方面的顺差仅为4.4亿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蓝庆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中国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排序从1978年的第27位,跃升至2006年的第3位。随着中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外贸易摩擦也进入高发期。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影响范围从微观到宏观,从商品到体制政策,涉及金额较大,带来的后果也较为严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跃生 马相东 杨丽花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迅速进入全面加剧阶段。对于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原因,我们认为,过分强调某一单方面原因不足以获得对中关贸易摩擦问题的全面认识,甚至导致片面性;只盯住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而忽略贸易摩擦的普遍性,也不利于认识贸易摩擦的必然性和历史阶段性。因此,分析中美、日美贸易摩擦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一般性与特殊性,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美、日美 贸易摩擦 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毛健
本文认为,投资限制是经济外部失衡的根源,金融摩擦反而有助于降低外部失衡的规模。本文通过在HOM模型中引入投资限制与金融摩擦,分析表明,政府对于民间资本的投资限制将导致民间资本难以进入供给不足的受控产品部门,只能集中于竞争性的一般产品部门。在导致投资不足和消费不足的同时形成产能过剩,降低了民间资本的回报率,形成出口竞争性产品输出过剩资本的格局。而金融摩擦的存在,会缓解一般产品部门投资与供应过剩的局面,从而降低外部失衡。本文认为,解决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困境的有效路径为:放松管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垄断性行业;进行金融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投资限制 金融摩擦 资本回报率 外部失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康 方显仓 项后军 于洋
利用我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本文探讨了金融市场摩擦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机制。理论建模与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市场摩擦会显著降低企业对外投资,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具体而言,金融市场摩擦对金融、科技、化工和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对外投资具有显著影响,而针对能源、农业、物流、冶金等行业企业的影响则不显著;此外,金融市场摩擦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对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投资,而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没有显著影响,这种差异与企业和行业属性有着密切关系,且金融市场摩擦只对企业的非绿地投资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因果中介分析方法的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市场摩擦通过影响企业外部融资溢价和抵质押约束进而影响企业对外投资,两者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6.8%和36.3%。该研究可为企业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金融市场摩擦 企业对外投资 因果中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