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3)
- 2023(9712)
- 2022(8009)
- 2021(7400)
- 2020(6397)
- 2019(14360)
- 2018(13541)
- 2017(26649)
- 2016(13994)
- 2015(15437)
- 2014(15343)
- 2013(15046)
- 2012(13758)
- 2011(12481)
- 2010(12716)
- 2009(12419)
- 2008(11689)
- 2007(10314)
- 2006(9094)
- 2005(8724)
- 学科
- 济(53889)
- 经济(53798)
- 业(43869)
- 管理(39657)
- 企(35380)
- 企业(35380)
- 融(29205)
- 金融(29205)
- 银(26804)
- 银行(26790)
- 行(25871)
- 方法(25075)
- 中国(23684)
- 数学(22088)
- 数学方法(21821)
- 财(19957)
- 制(18133)
- 务(13885)
- 财务(13860)
- 财务管理(13834)
- 企业财务(13400)
- 农(13366)
- 业经(12085)
- 贸(12006)
- 贸易(11996)
- 易(11809)
- 中国金融(11500)
- 地方(11431)
- 险(11155)
- 保险(11063)
- 机构
- 大学(196559)
- 学院(194215)
- 济(85508)
- 经济(83744)
- 管理(72425)
- 研究(65655)
- 中国(61445)
- 理学(61405)
- 理学院(60744)
- 管理学(59734)
- 管理学院(59357)
- 财(46052)
- 京(40107)
- 科学(37170)
- 财经(35970)
- 中心(33030)
- 经(32810)
- 所(32646)
- 农(30851)
- 研究所(29474)
- 经济学(28946)
- 江(28122)
- 财经大学(27319)
- 融(26702)
- 经济学院(26328)
- 金融(26271)
- 业大(26042)
- 北京(25519)
- 农业(24175)
- 银(23997)
- 基金
- 项目(127538)
- 科学(100838)
- 基金(95782)
- 研究(91369)
- 家(83467)
- 国家(82798)
- 科学基金(71152)
- 社会(60911)
- 社会科(57927)
- 社会科学(57910)
- 基金项目(49877)
- 省(48062)
- 自然(45399)
- 自然科(44409)
- 自然科学(44396)
- 自然科学基金(43610)
- 教育(41193)
- 划(40720)
- 资助(40471)
- 编号(34386)
- 重点(29020)
- 部(28998)
- 成果(28536)
- 创(26798)
- 发(26581)
- 国家社会(26298)
- 性(25950)
- 教育部(25316)
- 创新(25191)
- 制(25155)
共检索到30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良
把国际投机资本嵌入传统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构建了国际投资资本流动对国民经济和金融市场影响的数理模型,使用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国际投机资本和金融风险的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性越强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越大,金融市场风险也会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性,金融风险一旦发生便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关键词:
国际投机资本 金融风险 干扰分析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柏宝春
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的日益提高,国际投机资本在我国大规模频繁流动,给国内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流动的监管,加快构建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谨慎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采取各种措施预防金融风险传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靳玉英 周兵
本文选取12个新兴市场国家1997年至2009年的月度数据,运用金融压力指数和面板VAR模型研究主要金融领域风险的传染性及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含义。主要结论是:新兴市场国家各金融市场间普遍存在金融压力的传染性;金融压力的传染性突出体现在危机阶段,稳定期则不显著;外汇市场压力的溢出效应最普遍,银行系统压力的溢出效应最弱。最后,本文就主要研究结论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含义进行了阐释。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卫东 黄晓钢 张翔
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国之间经济依存度的提高,金融发展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货币危机逐渐表现出在各国之间蔓延的特点,有学者借用一个医学名词来相容这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传递的现象,即货币危机具有“传染性”(Contagion)。目前,虽然学术界尚未对货币危机传染性理论形成统一的定论,但这一名词已得广泛的认可,同时,它也为各国金融当局进行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课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春成
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金融投资活动的全球化。国际游资具有极大的投机性 ,它的跨国自由流动 ,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短期宏观经济的稳定。为此 ,必须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晓琳
本文分步骤、分层次的解析了系统性/金融危机酝酿及演化过程中,宏观金融风险在各类因素推动下加速增高的具体机制——风险联动综合传染机制。同时利用我国2000—2008年系统性宏观金融数据实证分析了风险传染的现实状况和不同实现机制。文章旨在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分析:宏观经济/金融脆弱性的演变机制及局部性负面冲击升级演变为系统性危机的轨迹和速度。
关键词:
宏观金融风险 CCA方法 风险传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先明 孙利
金融创新与发展使得民间金融风险能够便利地向正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渗透,而投资受限、通胀以及资产泡沫预期下,民间资本的求利动机和脱实体化倾向正使民间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笔者在对民间金融风险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认为利率差异、金融要素交叉流动和信息交叉传播是民间金融风险传染至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主要渠道;民间金融风险演化的结果不仅是风险在民间金融市场中不断累积,而且向正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渗透,危及正规金融市场安全。因此,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打破现有不合理的信用担保体系并建立"大监管"体系,从而在民间金融风险传染与演化过程中抑制风险的扩散,将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
民间金融 风险形成 传染渠道 演化路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礼卿 张宇阳 欧阳远芬
系统性风险是评估国际资本流动影响一国金融系统稳定的核心概念。本文选取53个样本经济体2000—2018年的季度数据,考察净资本流入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并从资本流动构成和经济体发展水平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金融发展程度以及资本管制、汇率制度、宏观审慎政策等如何影响净资本流入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净资本流入对银行信贷和住房价格具有显著推升作用,并且因资本流动构成和经济体发展水平而有所差异。拓展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经济体,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风险的推动作用较弱;资本管制、弹性汇率制度和宏观审慎政策等可以抑制资本流动引起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相关政策措施效果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虎林
文章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从市场波动状况、资产流动性状况、投资者情绪及资产泡沫化程度四个维度,选取相应的基础性指标,分别合成我国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及银行部门的压力指数,用来测度各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水平。然后运用DY溢出指数法测算各市场间的压力溢出水平及方向性溢出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压力溢出网络,以分析系统性风险跨市场传染的静态和动态机制。结果显示:从静态视角看,股票市场的压力净溢出水平最高,是我国金融网络的核心;从动态视角看,我国金融市场总体的压力溢出指数呈现较为平稳的变动趋势,但重大经济金融事件会导致其发生异常波动;通过对金融市场四个异常波动时期压力溢出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网络核心会因重大经济金融事件的冲击而发生变动,并且单一市场在金融网络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出现下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妮
本文构建了包含外生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入了外生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并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测算了我国各省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采取空间溢出效应对该风险的生成机理与传染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具备较强非对称性质,风险的传染源主要来自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的省份受风险传染的可能性更高。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向量自回归 传染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党印 苗子清 孙晨童
识别和化解区域层面的金融风险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基于网络分析方法和SIRS传染模型考察2011—2020年中国各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联关系、相对差异和传染情况发现,各省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表现为明显的网络形态,金融风险的省份关联愈加密切。地理位置较偏远、经济发展较慢、金融监管较宽松的省份是风险溢入的集中区域,地理位置较优越、经济发展较快、金融监管较严格的省份是风险溢出的主要区域。各省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网络中可以聚类成“净溢出”板块、“经纪人”板块、“双向溢出”板块和“净溢入”板块等,各板块在风险传染网络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各省需提前制定预案并加强定向管控和监测,采取区域差别化的风险防控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改革和发展,以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政 朱明皓 范颖岚
本文以2011—2017年我国上市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LASSO分位数回归构建金融系统的极端风险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染性和脆弱性指数测度金融机构的传染性风险水平。同时,本文进一步采用改进后的CoVaR指标来度量单个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并详细分析了风险传染如何影响不同时期下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研究发现:(1)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与传染性分别取决于其不同的特征变量,并且两者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错配。一方面,规模较大或者期限错配较高的机构,其传染性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中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资本较小的证券公司以及业务关联较多的保险公司具有较高的脆弱性。(2)相同行业以及同种类型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水平较高且跨行业、跨类型的风险传染具有不对称性。(3)在"平静"时期,传染性较高的金融机构,其系统性风险水平较高;但当危机发生时,脆弱性较高的机构接受的传染性风险大幅增加,从而具有较高的系统性风险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风
国际资本的流动增大了一国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与国际收支危机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金融全球化为国际游资提供了投机基础和投机空间。国际金融投机已经成为实质经济的不稳定和破坏性因素。本文分析了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对国际收支危机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防范国际收支危机的相关措施。要加强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监管,在实践中可考虑利用税收手段、汇率安排、外汇外债管理等政策和措施。一国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开放应与本国实际和宏观控制能力相适应。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加强对投机资本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炳辉 何建敏
金融风险传染机制不仅是一国政府在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传染过程中制定政策的核心内容,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文章以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切入点,介绍了金融危机扩散过程中不断完善的金融风险传染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就金融风险传染影响因素的早期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了金融风险在国际间传染的路径选择,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开放经济 金融风险 影响因素 传染渠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苗文龙 闫娟娟 沈悦
在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连接形成复杂的金融网络。其中一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必然通过该网络传染到其他国家,并且在传染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放大机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本文在分析中、美等6国经济事实的基础上,以2007—2019年日频数据为基础,测度全球14个主要国家(地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跨市场金融网络,计算这一时段国际重大风险事件冲击下的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结果表明: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各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进行交叉传染,资本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大于货币市场,但货币市场通过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而对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不容忽视;美国、英国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输出国家,且美国的风险输出效应大于英国;中国和欧元区国家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净输入国家,中国的净输入效应小于欧元区国家;美国等国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风险波动会显著影响到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状况。因此,根据主要国家金融市场风险波动幅度及时监测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实施精准货币政策、改进宏观审慎监管、加强国际政策协调非常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