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7)
2023(7169)
2022(6025)
2021(5310)
2020(4510)
2019(9786)
2018(9644)
2017(18167)
2016(9840)
2015(11371)
2014(11735)
2013(11465)
2012(11031)
2011(10366)
2010(10673)
2009(10061)
2008(9588)
2007(8755)
2006(8103)
2005(7614)
作者
(30186)
(25270)
(25005)
(24053)
(16305)
(11764)
(11485)
(9847)
(9528)
(8983)
(8715)
(8327)
(8321)
(8304)
(8043)
(7738)
(7404)
(7368)
(7136)
(6986)
(6759)
(6183)
(6145)
(6030)
(5751)
(5663)
(5562)
(5404)
(5193)
(5022)
学科
(62876)
经济(62817)
管理(27500)
(21843)
方法(17828)
(17623)
企业(17623)
地方(17029)
数学(15119)
数学方法(15029)
中国(14383)
地方经济(12339)
(12222)
(11428)
(11023)
金融(11016)
业经(10756)
(10752)
(10734)
(9412)
银行(9399)
(9309)
(9114)
理论(8487)
(8010)
贸易(8005)
(7685)
(7372)
环境(7364)
农业(7313)
机构
大学(150996)
学院(150721)
(73575)
经济(72104)
研究(58664)
管理(51777)
中国(45443)
理学(42975)
理学院(42462)
管理学(41781)
管理学院(41504)
(33853)
(32227)
科学(32178)
(30171)
研究所(26992)
财经(25953)
中心(25552)
经济学(24306)
(23983)
(23438)
(23432)
经济学院(21493)
北京(20871)
(20796)
(20132)
师范(19903)
财经大学(19049)
业大(18895)
(18694)
基金
项目(90655)
科学(70498)
研究(68250)
基金(64814)
(56125)
国家(55705)
科学基金(46560)
社会(44862)
社会科(42479)
社会科学(42470)
(34823)
基金项目(33061)
教育(31033)
(28941)
资助(27295)
自然(27023)
编号(26828)
自然科(26345)
自然科学(26333)
自然科学基金(25827)
成果(23470)
(20985)
重点(20813)
(20225)
课题(20065)
国家社会(19151)
(17991)
(17765)
教育部(17546)
发展(17430)
期刊
(92629)
经济(92629)
研究(52993)
中国(33431)
(26347)
学报(22824)
(21500)
管理(21384)
科学(20229)
(18518)
金融(18518)
大学(17690)
学学(16776)
教育(16388)
经济研究(16213)
财经(14526)
农业(14207)
技术(13800)
(12714)
业经(11970)
问题(11886)
国际(11196)
(10694)
世界(9528)
技术经济(8568)
统计(7984)
经济问题(7272)
(7218)
经济管理(6961)
商业(6950)
共检索到251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凌云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 ,国际投机资本的规模在不断膨胀 ,并通过汇率、证券价格、房地产价格、货币政策四个渠道对各国实体经济产生冲击。从单方行动角度看 ,一国可以采取资本项目管制、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健全银行系统等措施来限制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从国际协作角度看 ,对高杠杆操作实施全球统一监管标准是较为可行的方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景新  刘炜  
在当前特殊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必须密切关注国际游资的流动,防范国际游资发起投机性冲击。本文在界定国际游资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游资对一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探讨了国际游资发动投机性冲击的典型策略,总结了投机性冲击的特点,提出了我国防范国际游资发动投机性冲击的具体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国风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的频繁流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通过选取1996~2007年能够反映我国经济面临风险的12个指标,确定各自的权重,用KLR信号分析法实证论述近年来我国的风险变化情况,找出影响风险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国际投机资本这一潜在的危险正在加重,因此,可以在利用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央行一直在对冲资本流出,并且严密监控市场流动性,现阶段资本外流的态势已经被暂时遏制2016年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指出"中间价报价机制将会加大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即保持一篮子汇率的基本稳定"。2016年2月央行进一步地明确,做市商的报价要参考前一日的收盘价加上24小时篮子汇率的变化。同"8·11"之前的中间价定价机制相比,"收盘价+篮子货币"相对透明,扮演了一个短期锚的作用,成功稳定了市场预期,缓解了资本外流压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应尚军  李方  高成亮  
本文描述了国际长期资本流动的特征,分析了它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冲击行为,概括了国际长期资本流动对发展中经济体的三类冲击。上述三类冲击分别为流向不合理对短期资本市场的冲击、流速不合理对产业资本形成的冲击、流量不合理对产业资本效益的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陶士贵  
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特点及防范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干部学院陶士贵国际投机资金即游资,是指为追求较高利润而经常在金融市场流动的短期资本,一股用于银行储蓄、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和其他流动性很大的流动资产。1994年底和1995年初发生的引人注目的事件,从墨西哥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育宝  
由投机性货币冲击所引发的固定汇率制崩溃给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为此,本文运用国内外关于货币危机中货币投机性冲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欧洲货币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投机冲击致胜的基本条件,进而提出了我国加入WTO后防范和化解人民币危机的相关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兴  
本文首先参考现有文献对已有的金融压力度量方法及应用做了梳理,然后选择2006年1月~2014年9月,包含金融政策环境、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等在内的主要因素指标,并通过加权平均后再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式合成各自项风险压力指数,再汇总合成系统性金融压力指数并做出判断分析。然后利用采购经理合成指数以代替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定得到金融压力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自回归模型以达到对系统性金融压力的预测,并最后针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高善文  
2013年的"钱荒",导致金融市场广谱利率的攀升和社会融资量的下滑,这是随后总需求超预期大幅下滑的关键因素之一,或者说至少是促成这一转折的重要催化剂。此轮金融去杠杆同样带来了广谱利率的走高,但迄今社会融资规模的下降不明显。这可能与清理整顿更多地集中在"虚拟经济"领域以及实体经济动能韧性的增强有关,同时也表明此轮金融去杠杆对经济活动造成的冲击有望更为温和。即便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锐  李金叶  
本文采用CF带通滤波法提取变量中周期波动成分测度出我国的金融周期,通过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外部经济金融冲击对我国金融周期的外溢影响。研究显示,外部产出对我国金融周期会产生一定负向影响;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上升会对我国金融周期产生强劲的负向冲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节点,国际股市低迷推升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景气程度;2008年以来,外部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周期的负向冲击持续减弱;国际外汇市场对我国金融周期主要为正向冲击。进一步地,本文实证分析了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于平抑外部经济金融冲击的有效性。总体来看,需要灵活适度地运用货币政策,加强风险监控与预警,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有效防范外部经济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翀  
一、第一代投机性冲击模型 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多次金融危机,大都是在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下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开始重视对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的研究。国际资本投机性冲击模型及其政策建议,就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一代投机性冲击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萨兰特(S.Salant)和汉德森(D.Henderson)于1978年提出,被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于1979年发展后,由美国经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辉  迟箖  谷宇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中美经济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美国经济紧缩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对中国实体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中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作用关系紧密,互为因果;而美国经济收缩将引发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下降,进一步影响中国经济的产出水平。中国需进一步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及引资的多元化,避免外商直接投资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子博  
本文估算并应用潜在产出描述经济增长,尝试从国际合作角度设定动态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性结构冲击,并进一步分解为共同冲击和特有冲击,提出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思路,以金砖国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因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而异,但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且不为金砖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冲击所扰;将金砖国家视为以国际合作形式联合的整体进行计量分析是可行且有经济意义的。中国应推进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全方位南南合作,不断完善资本账户开放条件,分散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并使其有利于各国长期共同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淼焱  刘文杰  
始于希腊的欧债危机在2012年在欧盟各国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欧盟市场是我国出口总量的第一大市场。具体来看,欧盟是我国轮胎出口的第一大市场,玩具出口的第二大市场,陶瓷出口的第三大市场,江苏省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市场,等等。我国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素  尹中立  
2013年6月以来,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逐渐退出的预期在加强,2014年1月的美联储会议再次强化了该预期,按照该会议的精神,美联储未来将逐步缩减债券购买规模,按照每个月减少100亿美元的计划,半年后美联储将中止购买债券的行为。美国退出QE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货币贬值、资本外逃、股价下跌等不良反应。尽管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但中长期影响不可忽视。最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房地产市场,笔者认为,QE政策退出可能会导致内地和香港房价、地价持续下跌,从而引发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及其他金融"次生灾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