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3)
2023(16480)
2022(14109)
2021(12915)
2020(11238)
2019(26011)
2018(25674)
2017(49110)
2016(26470)
2015(30279)
2014(30004)
2013(29739)
2012(27580)
2011(24990)
2010(25336)
2009(23553)
2008(23147)
2007(20600)
2006(18098)
2005(16372)
作者
(78704)
(65783)
(65706)
(62357)
(42006)
(31640)
(29989)
(25797)
(24746)
(23581)
(22435)
(22143)
(21025)
(21022)
(20637)
(20558)
(19612)
(19495)
(19158)
(18945)
(16411)
(16297)
(16259)
(15260)
(14917)
(14719)
(14630)
(14404)
(13478)
(13077)
学科
(127683)
经济(127568)
管理(78798)
(73892)
(61814)
企业(61814)
方法(55749)
数学(49281)
数学方法(48511)
(29667)
中国(29170)
(28450)
地方(25238)
(24978)
(24532)
贸易(24521)
业经(24394)
(23893)
(19987)
技术(19852)
农业(19153)
理论(18950)
(18193)
财务(18123)
财务管理(18078)
(17882)
金融(17879)
(17291)
企业财务(17047)
(16895)
机构
大学(387449)
学院(387063)
(167821)
经济(164520)
管理(147944)
研究(132594)
理学(127386)
理学院(126010)
管理学(123491)
管理学院(122801)
中国(100394)
(81653)
科学(81211)
(73799)
(68067)
(65517)
研究所(61848)
中心(60554)
财经(59052)
业大(58387)
(58085)
(53562)
经济学(52515)
农业(51818)
北京(51397)
(47951)
(47622)
师范(47358)
经济学院(47191)
(45641)
基金
项目(256998)
科学(201603)
基金(187141)
研究(182691)
(164735)
国家(163467)
科学基金(139662)
社会(116185)
社会科(110355)
社会科学(110320)
(100498)
基金项目(97827)
自然(91801)
自然科(89756)
自然科学(89730)
自然科学基金(88088)
教育(85295)
(84775)
资助(79267)
编号(72283)
重点(58468)
成果(58065)
(57087)
(55495)
(53650)
课题(50481)
创新(50295)
科研(49853)
教育部(48876)
国家社会(48636)
期刊
(182897)
经济(182897)
研究(111569)
中国(74873)
学报(62493)
(58823)
(57863)
科学(56921)
管理(56227)
大学(47411)
学学(44933)
农业(39486)
技术(38117)
教育(37639)
(34045)
金融(34045)
经济研究(30792)
财经(30018)
业经(26903)
(25899)
问题(23766)
统计(22426)
(22220)
技术经济(21981)
(21961)
国际(20172)
(19984)
(18137)
决策(18074)
世界(17986)
共检索到578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晓莉  卓乘风  邓峰  
采用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地区的能源效率,考察了两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人力资本在两种国际技术溢出影响能源效率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最后,通过反事实检验法对两种国际技术溢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效率的改进作用以及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进行了量化核算。研究表明:两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均能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的能源效率,且外商直接投资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强化国际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改进作用,且对进口贸易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反事实检验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能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效率分别提升3. 64%和2. 74%,人力资本的积累则能将两种技术溢出的能源效率改进作用分别提升11. 3%和13. 1%,并且,上述作用机制在西北地区表现更为明显。上述结论为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承接国际技术溢出,进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奎  王学君  
本文在分析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肉类产品出口现状基础上,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各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肉类产品的出口效率不断提升,但仍有较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出口效率,应推进自贸区建设、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运输条件、提升市场自由化程度,并注重金融风险防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奎  王学君  
本文在分析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肉类产品出口现状基础上,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各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肉类产品的出口效率不断提升,但仍有较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出口效率,应推进自贸区建设、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运输条件、提升市场自由化程度,并注重金融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韶军  
本文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1997~2013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省区市TFP(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财政金融支持和交通基础设施对各省区市的技术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均存在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推进贸易畅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实现货币流通;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加强道路联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亮  吴浜源  
本文从"自然贸易伙伴"假说出发,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密集度和互补性,并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潜力、贸易非效率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庞大,虽然目前中国与沿线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关系还较为松散,但是在原材料分类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行业有较强的互补性。第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间的双边贸易流量状况,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非效率程度平均为25.87%。第三,提高交通、通讯、互联网基础设施水平以及改善经济制度环境有利于减小贸易效率损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文霞  杨逢珉  
本文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2002—2016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效率,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GDP、地理位置相邻等变量显著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对其出口规模;人口数量、内陆国等变量显著阻碍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非效率项的存在制约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额,其中贸易双边较高的经济自由度可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项,制度距离、农产品贸易成本对贸易效率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从变动趋势来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效率波动上升。因此为提高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规模及贸易效率,应扩大农产品供给、加强双边交流合作、增强政治互信、提高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新蜀  乔姗姗  胡志高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潜力、贸易非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体现在不同贸易领域,差异较大;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空间分布不均,并在金融危机后缓慢回升;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贸易潜力较大,拓展区次之,重要区潜力较小;自由的经济制度环境、不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高效的通讯及互联网接入对降低贸易非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  温怀德  
本文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现状,并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随时间变化不断上升,贸易潜力提升明显。影响因素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身因素对贸易潜力影响显著高于贸易伙伴。本文建议中国应坚持国内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并举国策,坚持在国际市场上主动有所为,遵循WTO的多边贸易框架不动摇,加强物流体系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升出口贸易效率偏低的印度、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同时关注德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等总体贸易潜力居前列的农产品贸易大国,整体提升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雷会妨  
利用2006年~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数据构建二模网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二模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二模网络密度为0.9167,即28个国家已形成密切的能源贸易关系。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网络中心度较高,隶属于网络核心位置,而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中心度较低,位于国家-能源网络边缘位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的进出口水平差异性较大,贸易集团化不明显,不平衡的非互惠性贸易模式在整个贸易中普遍存在。二模网络具有一定脆弱性,并不是完整的网络。中国在贸易网络中扮演着进口发起国和核心国的重要角色。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中  曾勇  
本文作者使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这些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优惠贸易制度安排会推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潜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领域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模型结果,作者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中  曾勇  
本文作者使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这些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优惠贸易制度安排会推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潜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领域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模型结果,作者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治文  周平录  杨洁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推进我国西部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的大开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升其财政汲取能力。文章以2007—2013年我国西部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定量测算和分解了该地区的财政汲取效率。结果表明,2007—2013年我国西部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财政汲取效率年均上升2.8%,技术变化指数年均上升4.9%,而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年均下降1.9%;财政汲取效率的提升主要源于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而综合技术效率下降则说明该地区的财政汲取主观努力程度不高,一方面受对于中央转移支付严重依赖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税收征管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鄢飞  王译  
交通和物流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相关国家和地区物流绩效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带物资与信息流动的效率和效益,挖掘经济带物流规模与潜力,带动经济升级发展。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升各国和地区物流绩效水平,实现地区间物流高效衔接与有机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为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相关国家和地区物流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可选用物流绩效指数(LPI)指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和地区物流绩效进行描述和分析,进而运用对应分析法对我国及中亚五国物流绩效与构成要素之间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绩效整体水平低于世界平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新蜀  胡志高  樊晶磊  
文章采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别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刚  吴天博  张滨  
采用2006~2015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同为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人口规模、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有负面影响。名义汇率和共同边界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启示,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及欧洲木质林产品市场的开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