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4)
2023(15262)
2022(12951)
2021(12144)
2020(9842)
2019(22558)
2018(22201)
2017(41090)
2016(22365)
2015(25415)
2014(25163)
2013(24798)
2012(23826)
2011(21696)
2010(22139)
2009(20701)
2008(20797)
2007(18703)
2006(16951)
2005(16040)
作者
(64032)
(53457)
(53389)
(50487)
(34339)
(25833)
(24285)
(20643)
(20424)
(19343)
(18438)
(18082)
(17338)
(17285)
(17124)
(16565)
(15837)
(15553)
(15534)
(15434)
(13779)
(13040)
(12903)
(12342)
(12100)
(12088)
(12005)
(11857)
(10865)
(10743)
学科
(96024)
经济(95875)
管理(62739)
(61428)
(46210)
企业(46210)
方法(33585)
中国(33562)
(30166)
数学(28646)
数学方法(28289)
(26633)
(24253)
贸易(24233)
(24075)
(23677)
地方(23376)
业经(21748)
农业(20773)
(19363)
银行(19336)
(19205)
金融(19201)
(18747)
(17471)
(15836)
环境(15260)
(15131)
(15013)
理论(14166)
机构
大学(321211)
学院(318811)
(140589)
经济(137680)
研究(120280)
管理(114000)
中国(95489)
理学(95176)
理学院(93994)
管理学(92550)
管理学院(91933)
(71065)
(68973)
科学(67689)
(60807)
中心(54299)
研究所(54075)
财经(52233)
(51044)
(50582)
(47476)
北京(46496)
经济学(44981)
(44042)
师范(43633)
(43385)
业大(41498)
经济学院(40286)
(40267)
农业(39256)
基金
项目(199282)
科学(157217)
研究(151336)
基金(144549)
(126056)
国家(124648)
科学基金(105413)
社会(98097)
社会科(92993)
社会科学(92975)
(75038)
基金项目(74052)
教育(69896)
(64001)
自然(63365)
自然科(61851)
自然科学(61831)
自然科学基金(60740)
编号(60492)
资助(60274)
成果(52307)
(47224)
(45926)
重点(45515)
课题(43902)
国家社会(41972)
(41232)
(40956)
教育部(39901)
(39383)
期刊
(168695)
经济(168695)
研究(109476)
中国(79485)
(53812)
(49773)
学报(47290)
管理(47020)
科学(45099)
教育(42965)
(37809)
金融(37809)
大学(37502)
学学(34637)
农业(33811)
技术(28596)
经济研究(27274)
财经(27146)
业经(25329)
(23595)
(22750)
问题(22637)
国际(21634)
世界(18998)
(18754)
图书(15657)
技术经济(15168)
(15027)
(14842)
论坛(14842)
共检索到52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房连泉  
近20年来,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计划(CCT)在发展中国家扶贫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退出机制。来自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退出机制是一个长期战略,其目标不仅仅是"项目退出",更重要的是贫困家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退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部分国家尚未做好准备;在退出战略实施过程中,受益人资格的重新认证和退出后的收入干预措施同样重要;来自发达国家"福利到工作"(WTW)的减贫经验说明,基于就业结果的干预措施更为有效。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易红梅  何婧  张林秀  
经济贫困和学习成绩差是导致我国中西部农村贫困学生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评估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CCT)承诺对改善我国农村贫困学生高中完成情况的影响。本研究团队向刚上初中的学生承诺,如果他们三年后上高中,就能在高中期间每年获得1500元的现金资助。基于2010—2016年期间对132所学校1892名初一年级贫困生的追踪调查,本文发现只有不到50%的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随机干预试验结果显示,CCT承诺未显著改善贫困学生的高中完成情况。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CCT承诺虽然增加了干预组贫困学生志愿上普高的比例,但是并未显著提高他们的成绩,最终他们未读普高;中职常是大多数学生的次优选择,当读中职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高昂,贫困学生仍然不会读中职。二是一旦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无论是读普高还是读中职,经济因素都不再是他们是否完成学业的首要决定因素。本文建议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贫困学生高中入学的竞争力,并提高高中阶段助学金资助额度,从而保证贫困学生在学业和经济两个方面都有能力上高中并上完高中。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一帆  孙永禄  
本文介绍并比较了拉美和非洲等典型发展中国家关于社会养老金、家庭现金救助、附加条件的现金救助等社会现金转移计划的政策实践。结论表明,有必要以提升受助者的长期消费能力为根本目标、以结构调整和工具创新为根本手段、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和发展阶段为制度环境,推动新时期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理查德·M.伯德  麦克尔·斯马特  黄相怀  
本文考察了在设计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出现的一些核心问题,总结了许多国家采取的做法,并侧重于发展中国家的做法。由于国与国之间的情况和目标有差别,所以并不存在单一的、普遍适用的转移支付模式。但世界范围的经验表明,如果要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转移支付必须这样设计:即接受转移支付的政府必须拥有清晰的授权、足够的资源以及充分的决策灵活性,并且要对结果负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安国  张继红  何建坤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一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有效性作用不足的情形,因此需要在国际技术转移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效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安国,张继红,周立,何建坤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一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有效性作用不足的情形,因此需要在国际技术转移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效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梦洁  陈宝峰  任燕  
中国十几年的扶贫经验表明,产业开发扶贫是带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户脱贫的有效措施。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中国产业开发扶贫提出的背景,阐明中国实施产业开发扶贫的必要性,并结合案例分析中国实施的两种主要的产业开发扶贫模式的反贫困机理,以期为正在实施产业开发扶贫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雨萱  鱼敏  
为了探索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对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模式进行概述,介绍了国内外的现状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开展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成效。结合我国精准扶贫的背景,在受益人群筛选、条件设置、支付方式选择、监测与评估和基础设施配备方面提出建议,为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模式在我国卫生服务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伦纳德·瓦格纳  陈新  
(接上期)但是,由于不存在这样的回旋余地,发展中国家就只能重新评估其给予外国投资者的税收优惠政策,因为局限于特定类型收入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可能需要停止实行局部性的免税,转而施行全面免税。并可通过以纳税人开展某些指定的经营活动作为免税条件,来避免过度利用全面免税。(五)防止协定滥用(行动6)2014年9月关于行动6(有关协定滥用)的报告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伦纳德·瓦格纳  陈新  
作者在本文中叙述了发展中国家税制的典型特征,讨论了OECD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项目对这些国家及其税制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洁  
近10年来,在国际资本高度流动和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分析盯住汇率制度无法维持的现状入手,研究其不可维系的理论和现实原因,通过国别比较,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期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声霞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能力提高的交互作用,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技术转移提高技术能力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慧平  
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一般可以采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包两种方式。本文以中国和印度为例,分析了两个发展中大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主要采用的方式及特点。深入分析了只专注于一种方式和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很难突破经济发展瓶颈,产业升级困难。因此,各个国家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做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发展服务外包的同步发展,同时要调整产业结构,注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均衡发展,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使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迈进,提升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中的位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春光  单丽卿  
农村产业扶贫政策作为国家在贫困地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核心是在农业生产层面对小农逻辑进行全面改造,即从"为生存而生产"向"为市场而生产"转型。但是,旨在"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的产业扶贫政策,并不能达成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乃至遭遇失败,产生了"小农境地"。本研究对一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实践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揭示了为何政策实践会陷入"动员—失败—再动员"的困境,讨论了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围绕"国家、农民和市场"关系,通过对产业扶贫政策的反思,发现国家在"改造农民"和"驾驭市场"方面面临的双重困境,原因在于政策定位和聚焦不合理。由此本文提出了产业扶贫政策应该进行"服务转向",即要以农业基础设施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