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4)
2023(7183)
2022(5985)
2021(5833)
2020(5166)
2019(12160)
2018(12351)
2017(23509)
2016(12770)
2015(14157)
2014(14272)
2013(14031)
2012(12686)
2011(11282)
2010(11693)
2009(11354)
2008(11921)
2007(11042)
2006(10206)
2005(9667)
作者
(33794)
(27882)
(27661)
(26767)
(18190)
(13168)
(13085)
(10746)
(10745)
(10277)
(9515)
(9430)
(9319)
(9002)
(8941)
(8717)
(8389)
(8140)
(8094)
(8020)
(7010)
(6988)
(6598)
(6522)
(6389)
(6381)
(6369)
(6357)
(5667)
(5382)
学科
管理(47055)
(44586)
经济(44522)
(44331)
(40450)
企业(40450)
(21357)
(20943)
银行(20798)
方法(19682)
(19375)
(18843)
数学(15761)
数学方法(15626)
(15007)
金融(15007)
中国(14462)
(12937)
财务(12908)
财务管理(12870)
(12286)
制度(12284)
企业财务(12273)
业经(11180)
(11131)
保险(11040)
业务(10977)
(10961)
(9845)
体制(9794)
机构
大学(170428)
学院(168651)
(72422)
经济(70643)
管理(70624)
理学(56852)
理学院(56276)
管理学(55661)
中国(55629)
管理学院(55277)
研究(54530)
(43057)
(36834)
财经(31248)
(28334)
(27974)
科学(27274)
中心(26729)
(26580)
(25896)
银行(24781)
北京(24330)
财经大学(23399)
(23113)
(23102)
研究所(23098)
经济学(21014)
(20916)
(20631)
金融(20270)
基金
项目(94438)
科学(74784)
研究(72541)
基金(69651)
(58161)
国家(57624)
科学基金(50758)
社会(45760)
社会科(43412)
社会科学(43398)
基金项目(35886)
教育(34707)
(34408)
自然(32519)
自然科(31822)
自然科学(31816)
自然科学基金(31274)
资助(30120)
编号(30001)
(29281)
成果(25791)
(22247)
课题(21028)
重点(20603)
教育部(20110)
(20094)
(19494)
人文(19403)
项目编号(19388)
(18970)
期刊
(89118)
经济(89118)
研究(62922)
中国(41500)
(39275)
金融(39275)
(36588)
管理(32451)
教育(20219)
科学(19281)
学报(17906)
(17799)
财经(16445)
大学(15245)
技术(14756)
学学(13968)
(13916)
国际(13741)
经济研究(13321)
业经(12387)
(11835)
问题(10525)
农业(9964)
理论(9834)
财会(9779)
会计(9737)
现代(9013)
实践(8805)
(8805)
世界(8512)
共检索到298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敏  
一、中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现状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允许国外资本参股国内银行以来,外资参股中资银行有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凌  曹瑜强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不断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大量境外战略投资者开始入股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究竟有没有改善中国银行业的绩效?是否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能力?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否得到提高?文章通过选取78家中资银行,利用2002~2011年非平衡银行面板数据,探讨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及金融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盈盈  曾勇  李平  何佳  
本文分析了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现状和特点,并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发的几点争论进行了评述。主要结论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监管层鼓励和支持的改革路径;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果将金融安全定义为金融资源的控制权,那么在现有制度和法律框架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会威胁中国金融安全;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在引资过程中存在股权"贱卖";短期内,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对资产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正向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雪锋  贾润军  
近期,关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会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讨论颇多,但研究者在讨论时所使用的金融安全概念较为模糊,不利于正确理解两者之间关系。本文从界定金融安全的概念入手,澄清了金融安全的学术含义及当前人们所关心的金融安全问题,之后对目前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情况进行介绍,通过对我国的引资政策和相关数据的深度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不应该对中国金融安全过分担忧,而阻碍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促进银行业改革的战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贵辉  肖丹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股权换取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先进的理念、经验、技术和制度,无疑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改进和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但是,为了充分发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银行风险控制改进的强大催化剂作用,既要加强对外资并购的规制和引导,还有赖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吸收消化能力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只有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陶士贵  胡静怡  
在当前放宽外资入股限制的背景下,研究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作为世界银行集团成员的国际金融公司成为多家中资银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实现技术进步、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合作经验对我国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较强的启示作用。中国银行业在引资前要合理规划目标,强调"引知"、促进差异化发展及"走出去";引资时要慎重选择对象,投资者需满足真正开展战略投资、软性资源雄厚和有利于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条件;引资后为保障实现"双赢"的收益目标,政府要不断营造成熟完善的制度环境,银行要构建高效共赢的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盈盈  李平  曾勇  何佳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基于19家中资银行战略引资前、后三年的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短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引资后,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明显增强,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显著改善,但业务结构的变化并不显著,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在短期内也并没有得到提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明  王齐昊  
本文利用2000-2009年4家国有商业银行与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据,首先测算了这些中资银行的X-效率;然后,利用基于"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X-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引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X-效率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对其成本效率的贡献达到了10%,对配置效率的贡献则达到了12%,这些结果能够通过本文进行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盈盈  李平  曾勇  何佳  
金融创新是中资银行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2002年至2008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中间业务收入作为银行创新能力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了战略引资这种"以开放促改革"的模式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中资银行的创新能力。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战略引资影响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渠道和作用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玮  
2012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其经济金融面临欧债风险冲击加大、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和货币政策困境三大短期风险。新兴市场在中长期发展中还将面临四大挑战和风险,包括发展模式及其未来转型、"赶超效应"边际递减、深陷发达经济体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以及贫富差距拉大加大社会和经济风险。中资银行应把握新兴市场内部区域风险特点,规避网络拓展进程中的风险;实施新兴市场之间的区域和国家差异化战略;将服务"走出去"企业作为新兴市场经营机构的业务重点;加大对新兴市场经济体未来发展前景的研究和预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樊志刚  宋玮  
近年来全球风险逐渐呈现出区域化特征,本文从系统性和区域性两个角度将全球分为五大一级地理区域和十五个二级经济区域;进而对五大一级地理区域进行结构研究,分析一级区域风险状况以及二级经济区域在全球层面的竞争力,并针对全球区域风险分布对规避中资银行国际化风险提出以下建议:把握区域风险特点,规避网络拓展进程中的风险;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规避业务发展所面临的经济金融风险;制定差异化的全球风险管理体系,规避区域风险管理一刀切现象;加强区域统一管理,规避区域内各机构无序竞争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立蔚  
2007年4月2日,银监会批准花旗、汇丰、渣打、东亚4家银行在国内注册成立外商独资银行,这标志着上述4行成为我国首批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待遇、可以经营包括境内公民在内的全面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也表明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在制度、机制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开始抢滩国内个贷市场。中资银行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风险管理,拓展个贷业务,将成为我国银行业应对外资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闻岳春  周怡琼  
本文以我国19家引资银行2002-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银行业信用风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确实能改善我国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且这种改善效果随着持股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就目前来看,这种改善作用仍较微弱。考察各控制变量系数可知,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水平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政府对银行业的保护以及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在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改善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