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5)
2023(17447)
2022(14995)
2021(14063)
2020(11660)
2019(26840)
2018(26559)
2017(51155)
2016(27525)
2015(30828)
2014(30942)
2013(30744)
2012(28695)
2011(26102)
2010(26298)
2009(24253)
2008(23474)
2007(20682)
2006(18459)
2005(16792)
作者
(79926)
(66627)
(66090)
(63246)
(42824)
(31867)
(30112)
(25977)
(25248)
(23892)
(22845)
(22424)
(21371)
(21333)
(20922)
(20548)
(19772)
(19263)
(19094)
(19055)
(16766)
(16465)
(16009)
(15285)
(14972)
(14914)
(14813)
(14463)
(13541)
(13176)
学科
(126930)
经济(126802)
管理(79229)
(75628)
(61152)
企业(61152)
方法(51636)
数学(44931)
数学方法(44441)
中国(33559)
(31090)
(28555)
地方(26296)
(26190)
业经(25404)
(24191)
贸易(24180)
(23538)
(21713)
农业(21067)
技术(20456)
(19267)
金融(19266)
(19001)
银行(18957)
环境(18279)
理论(18237)
(18229)
(18096)
(16955)
机构
大学(400739)
学院(398198)
(174861)
经济(171418)
管理(154856)
研究(143438)
理学(133087)
理学院(131599)
管理学(129574)
管理学院(128836)
中国(107890)
(85733)
科学(84839)
(78155)
(72541)
研究所(65910)
中心(63193)
(62367)
财经(62169)
(57542)
(56725)
业大(56183)
北京(55041)
经济学(54169)
(52167)
师范(51716)
(51596)
农业(48664)
经济学院(48591)
(46320)
基金
项目(264612)
科学(208721)
研究(194613)
基金(193768)
(168870)
国家(167534)
科学基金(143208)
社会(124765)
社会科(118448)
社会科学(118417)
基金项目(101312)
(100045)
自然(91480)
自然科(89359)
自然科学(89340)
教育(88638)
自然科学基金(87787)
(84873)
资助(80829)
编号(77521)
成果(64012)
(59853)
重点(59176)
(57311)
(54618)
课题(54037)
国家社会(52234)
教育部(51547)
创新(51139)
科研(50023)
期刊
(195280)
经济(195280)
研究(125925)
中国(76045)
学报(60530)
管理(58806)
(57706)
科学(57367)
(56653)
大学(46072)
学学(43396)
教育(42202)
农业(39616)
(37993)
金融(37993)
技术(35743)
经济研究(32645)
财经(31253)
业经(28435)
(26960)
问题(25297)
(23025)
国际(21531)
技术经济(21449)
(20981)
世界(20139)
图书(18770)
科技(18701)
理论(18616)
现代(17932)
共检索到603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仁爱  蔡虹  李璐  张帆  
国际性技术外溢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技术知识来源,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基于系统仿真的政策研究。基于国际性技术外溢通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产出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双路径传导作用机理,本文构建了相应的政策系统仿真模型,动态模拟了R&D强度和教育经费投入强度等政策变量对经济产出及其增长率的影响。政策模拟结果显示:(1)R&D强度和教育经费投入强度显著促进了GDP及其增长,且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现象;(2)较之教育经费投入强度,经济产出及其增长对R&D强度的变动更为敏感;(3)提高中国对国外外溢的技术知识的吸收能力,能够明显地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本研究结论对中国有效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虹  蒋仁爱  孙顺成  
本文根据R&D投资经济效果的计量模型,对中国基于国际贸易和国家间直接(无形)外溢技术知识的存量进行了测算,并据此对中国技术知识总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和边际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潇潇  陈淑梅  
文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全球经济增长网络视角探究了中国经济增长外溢效应的存在性,并在投入产出法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经济增长外溢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国家之一,且凭借第二产业的领头作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溢效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不过第三产业的外溢效应仍然有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渠慎宁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已被视为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支柱性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深化效应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本文将系统构建涉及信息通信技术资本的经济增长相关核算数据,同时,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并将其扩展为合乎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以此测算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信息通信技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7—2010年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投入对中国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渠慎宁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已被视为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支柱性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深化效应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本文将系统构建涉及信息通信技术资本的经济增长相关核算数据,同时,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并将其扩展为合乎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以此测算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信息通信技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7—2010年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大,而信息通信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极大。可见,对中国这样技术后发的国家而言,"推广信息通信技术"比"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本身"更有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周杨  
本文从在当今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各省市的数据为基础。将Feder模型拓展为四部门,即非出口部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工业制成品中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部门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部门,并且通过东部与中西部比较来考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和技术外溢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东部经济拉动效应已经很显著而对中西部则不明显,从外溢角度来看,其对东部非出口部门外溢效应很微弱,仅仅为0.07。而对中西部则基本上还没有外溢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秋芳  杨敏  马颖  
文章在借助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发展动态效应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将经济系统划分为非出口部门、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这四个部门,构建这四部门的出口动态效应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表明,中国出口贸易的动态效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它主要是通过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效应和外溢效应这两条渠道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汤序红  
一、引言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政府消费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影响。人们通常认为,政府部门对私人部门具有正的外溢效应。因为政府能够提供类似于国防、社会保障和社会凝聚力这样的纯公共物品和服务,这些公共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蔡虹  吴凯  孙顺成  
采用专利跨国引用作为国际性技术外溢的代理变量,基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专利引用数据库分析中国发明专利技术的现状和特征;依据该数据库中6大类36个专利的细分类别,计算1985年~1999年中国与11个创新型国家(地区)的技术相似度;运用技术知识存量替代技术知识流量,测算中国1985年~2004年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综合分析技术相似性、对外技术依存度、地理距离和语言等因素对中国通过专利引用获取国际性外溢技术的影响,利用负二项回归方法对影响中国专利引用的相关因素进行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相似度与跨国专利引用之间不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对外技术依存度、语言差异均与跨国专利引用显著负相关,地理距离与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正彪  薛勇军  
采用罗默的思路,将经济体系分为研发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通过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的外溢性来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试验发展研究都纳入了经济增长分析框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人力资本影响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导出三部门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分析由人力资本外溢性导致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外溢性可以解释内生的技术进步;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比应用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力资本具有更大的外溢性;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更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佘雪锋  
文章从行业、城市和因果关系三个层面出发,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浙江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最后得出FDI(外商直接投资)能通过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促进浙江经济增长的结论。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外资政策时不应该只一味强调引入外资的数量,而必须从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诸种因素出发,充分发挥外资对当地内资企业的辐射作用,以促进浙江经济长期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梦昱  沈坤荣  
人才是国家和地区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文利用时间空间双固定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U"型影响,对关联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也存在非线性"U"型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由政策实施前期的"虹吸效应"转变为政策后期的"扩散效应"。人才引进政策工具中,科研支持和税收优惠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而住房保障则表现出正向线性关系。人才引进政策主要通过科技研发创新、制度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三个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柳  刘志彪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国内众多有关FDI技术外溢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普遍忽视本土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因此,FDI技术外溢的作用在这些研究中可能被高估了。本文通过1987-2003年中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分析了本土创新能力与FDI技术外溢两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结论: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在控制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之后,FDI本身产生的外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FDI与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新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强;本土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刚  尹希果  黄凌云  
国际贸易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间外溢技术的一个重要渠道,其对提升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加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采用1992-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的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进口贸易显著地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且二者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的"门槛",同时,地区间进口商品结构上的差异使得各地区进口贸易与人力资本的结合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强  卢荻  
本文在微观基础上分析了带有技术外溢的垂直型经济增长模型,模型得到的结论是最优的稳态经济增长率仅仅和技术进步率相关,独立于长期人口增长率,而技术进步率分别受到创新的研发努力弹性、折现因子、创新大小、技术外溢、沉没成本参数以及替代弹性的影响。本文认为技术的扩散是由"知识网"上的先进技术向其它技术"低洼"地区扩散,技术扩散的程度与受传播方的初始技术水平以及其吸收知识的能力有关,若其技术太过底下,还可能造成"反创造性毁灭"。另外,我们均衡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没有规模效应出于两个原因。其一,进入者进入造成的可能引起沉没成本(反创造性破坏);其二,维持和改进原有以及新生产的产品质量而耗费掉大量R&D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