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4)
- 2023(15234)
- 2022(13102)
- 2021(12405)
- 2020(10329)
- 2019(23934)
- 2018(23998)
- 2017(45833)
- 2016(25395)
- 2015(28555)
- 2014(29029)
- 2013(28368)
- 2012(26353)
- 2011(23630)
- 2010(23654)
- 2009(21405)
- 2008(20982)
- 2007(18436)
- 2006(16138)
- 2005(13794)
- 学科
- 济(95052)
- 经济(94929)
- 管理(69069)
- 业(62051)
- 企(50994)
- 企业(50994)
- 方法(41258)
- 数学(34922)
- 数学方法(34452)
- 中国(28517)
- 农(25823)
- 财(24243)
- 地方(23501)
- 学(23456)
- 业经(20846)
- 制(18760)
- 理论(18167)
- 农业(17080)
- 贸(16990)
- 贸易(16980)
- 易(16430)
- 和(16140)
- 融(16065)
- 金融(16056)
- 银(15312)
- 银行(15259)
- 环境(15240)
- 务(14714)
- 技术(14664)
- 财务(14631)
- 机构
- 大学(350417)
- 学院(347662)
- 管理(133182)
- 济(130127)
- 经济(126808)
- 研究(121251)
- 理学(114595)
- 理学院(113135)
- 管理学(111043)
- 管理学院(110389)
- 中国(88701)
- 科学(77777)
- 京(76692)
- 所(61619)
- 财(60944)
- 农(60060)
- 研究所(56320)
- 中心(54905)
- 业大(54429)
- 江(51996)
- 范(49080)
- 师范(48539)
- 北京(48426)
- 财经(48273)
- 农业(47297)
- 院(45044)
- 经(43830)
- 州(42498)
- 师范大学(39369)
- 技术(39297)
- 基金
- 项目(240700)
- 科学(186995)
- 研究(175192)
- 基金(171296)
- 家(150505)
- 国家(149227)
- 科学基金(126665)
- 社会(106843)
- 社会科(100910)
- 社会科学(100883)
- 省(94593)
- 基金项目(91625)
- 自然(83634)
- 自然科(81659)
- 自然科学(81634)
- 教育(80770)
- 划(80721)
- 自然科学基金(80114)
- 编号(72357)
- 资助(70362)
- 成果(59813)
- 重点(53982)
- 部(52155)
- 发(51242)
- 课题(51011)
- 创(49428)
- 创新(46117)
- 科研(45916)
- 大学(44527)
- 项目编号(44068)
共检索到519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赟赟 马文军
旨在建立"四个中心"的上海,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不仅要以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发展,还要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目标。本文在对现有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分析比对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性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同时也为上海均衡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伟 高魏 张洪武
大都市在快速发展阶段如何科学有效利用国土资源,是调控人地关系、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关键;而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作为评估城市发展和国土资源利用的重要工具,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的有力抓手。上海市在快速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人口高度集聚、人地关系复杂和资源环境紧约束等挑战,总结国内外同类城市规划指标特征,对上海大都市规划指标体系与城市发展目标的关系、适应性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佳 包存宽 解靖 舒廷飞 蒋大和
首先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实效性的内涵,包含规划目标实现程度、规划效益、公众主观感受和规划实施过程合理性等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规划编制过程、规划实施过程和规划实施结果3个阶段,涵盖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主体行为和利益特征的"从过程到结果",具有复合价值观的规划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太仓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效性评价案例研究做了进一步论证:①生态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是规划实效评价的主要推动者;②"从过程到结果"的评价思路和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③规划过程评价方法的不成熟使其受到的关注有所降低。最后提出了若干规划编制和管理建议,以促进生态规划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生态规划 规划实效性 评价指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秀岩
中心城市,一般指工业生产高度集中、商品生产发达、经济联系广泛、科技实力雄厚、经济效益显著,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目前,我国已有这样的城市约35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莉丽 蒋平 余琦 马蔚纯
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例,借鉴国内外城市综合低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5大主题层包括17项具体指标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碳排放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上海市碳排放评估,计算了上海市2005—2015年的低碳化发展指数,以及四种不同发展情景下的综合低碳化发展指数。历史回顾评价显示,上海市的低碳化水平在逐步提高。同时预测未来在资源环境效率持续改善的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朝着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建议上海市采取降低总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春
应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对照指标体系进行资源条件、服务效能、服务成果、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综合和逐项分析。同时应用指标体系对上海、香港、新加坡、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图书馆进行初步评估,分析各馆的优势和特色,研究其状态和发展趋势。通过指标比较,得出上海的现状与差距,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提供有益的实践探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妍 朱建民
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本文提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概念,运用综合合项思维方法,依据绿色发展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从绿色生产、绿色治理、绿色产业、绿色社会与绿色环境五准则构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绿色模型"。本文对天津、北京、上海、重庆四城市发展实际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验证了"绿色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合理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衡量方法确定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对天津市2011—2016年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天津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发展
关键词:
城市生态规划 绿色发展竞争力 绿色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到"多中心",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大城市空间演变的普遍经验。本文通过对上海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的回顾与总结研究,发现:上海城镇体系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城镇体系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历程。今天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多中心"城镇体系布局,实际上是不同历史阶段在诸多现实矛盾与问题下推进的城镇体系建设,沿着从中心城区到郊区的推进途径,上海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四级城镇体系。可以说,以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带动的上海城镇体系演变,实际上是"中心城区极化发展引领的多中心化空间进程"。在这个"多中心化"的过程中,上海的空间演变还表现出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突出特点:城镇体系建设与...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多中心化 空间演变 区域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江 董建国 张莉
确定指标体系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依据,指标确定的适宜性是划分主体功能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深入研究全国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确定的基本思路和初步确定的15项指标基础上,并充分考虑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提出了确定河南省划定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初步提出了适合河南省省情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同时就构建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指标体系 规划 河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美玲 刘嗣明 朱媛媛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就中心城市的四大功能和十大中心,构建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国内七大中心城市深圳、杭州、青岛、武汉、成都、沈阳、南京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大旻
上海的工业房地产历经十余年发展,伴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转型期的到来,日益凸显出其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工业房地产现状特征,要提出构建专门工业房地产统计指标体系,更好地为上海工业发展和工业房地产发展作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
关键词:
工业房地产 统计指标 趋势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相雪梅 赵炳新
产业关联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无形资源,本文把产业关联从经济空间拓展到地理空间,基于产业网络核结构,研究了核心产业群的空间分布,提出了产业网络核的空间效应概念,并设计了衡量这一效应的指标体系。实例分析验证了这一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了产业政策制定的新视角,利于产业升级及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硕旺 洪成文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CHE)是1994年由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发起成立的非官方智囊机构,主要负责大学排名工作。2007年,CHE开发出一套旨在对大学国际性与国际化进行测量的指标体系。该体系紧紧围绕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两项中心工作,从输入和输出两个维度,制定出涵盖教授、青年教师、学生、服务和管理、课程提供、毕业生以及大学国际声誉等核心指标的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德国CHE的经验,对构建我国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质量保障体系,提高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质量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华山
香港位于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背靠我国南大门,南临南中国海,与南洋群岛、中印半岛相望。香港与旧金山、里约热内卢同为世界三个最优的天然海港。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香港就是我国华南地区通向国际贸易市场的重要港口。现在香港已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一、从香港的发展历史看香港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形成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香港岛是根据1842年8月29日中英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被迫割让给英国的,当时全岛人口只有5650人。其后,又于1856年被迫割让九龙半岛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