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0)
2023(3347)
2022(2830)
2021(2605)
2020(2223)
2019(5076)
2018(4873)
2017(9629)
2016(5343)
2015(6257)
2014(6136)
2013(6186)
2012(5901)
2011(5363)
2010(5544)
2009(5133)
2008(5124)
2007(4713)
2006(4165)
2005(4115)
作者
(16951)
(14179)
(14000)
(13509)
(9267)
(6934)
(6521)
(5512)
(5486)
(5111)
(4949)
(4841)
(4707)
(4673)
(4626)
(4470)
(4292)
(4159)
(4150)
(4046)
(3667)
(3482)
(3475)
(3349)
(3291)
(3213)
(3132)
(3097)
(2926)
(2921)
学科
(20907)
经济(20884)
(11969)
管理(11380)
(9197)
企业(9197)
方法(9038)
数学(7710)
数学方法(7651)
(6771)
贸易(6766)
(6560)
(6439)
金融(6438)
中国(5922)
(5409)
(5336)
(5269)
银行(5261)
(5154)
(5137)
(4998)
市场(4365)
业经(3781)
(3699)
税收(3415)
(3376)
理论(3269)
世界(3236)
国际(3221)
机构
大学(80175)
学院(78886)
(34488)
经济(33722)
研究(32537)
管理(27654)
中国(27039)
理学(22633)
理学院(22333)
管理学(21986)
管理学院(21837)
科学(18771)
(17942)
(17804)
(17195)
研究所(16038)
中心(14986)
(14903)
财经(13353)
(12370)
(12210)
北京(11904)
农业(11837)
(11667)
业大(11012)
经济学(10869)
(10387)
师范(10266)
财经大学(10052)
经济学院(9798)
基金
项目(48940)
科学(38046)
基金(35796)
研究(34743)
(32486)
国家(32241)
科学基金(26387)
社会(20910)
社会科(19857)
社会科学(19851)
基金项目(18534)
自然(17786)
(17449)
自然科(17401)
自然科学(17397)
自然科学基金(17099)
(16255)
教育(15825)
资助(15408)
编号(13779)
成果(11938)
重点(11745)
(11465)
(10809)
课题(10063)
(9798)
科研(9664)
中国(9620)
(9577)
计划(9488)
期刊
(39718)
经济(39718)
研究(27022)
中国(16624)
学报(13370)
(12982)
金融(12982)
(12577)
(12351)
科学(12155)
管理(10461)
大学(9597)
学学(9056)
农业(8534)
国际(8215)
教育(7692)
(7069)
财经(7029)
经济研究(6484)
(6011)
问题(5431)
业经(5386)
世界(5343)
(5325)
技术(5232)
理论(4323)
实践(3757)
(3757)
商业(3540)
现代(3500)
共检索到131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信康  
近十多年来的国际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紧密相联。7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徘徊不前的困境,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走出了低谷呈增长态势,反映到国际市场,从走势来看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世界进出口贸易量呈持续增长势头 80年代以来,世界进出口贸易量表现为持续增长,而且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从1983年开始,西方国家的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期,受其影响,世界贸易量也开始回升并不断地扩大。其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世界贸易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世界贸易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一帆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对外经济迅猛发展,广东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对接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价格对接的基本任务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促进价格体系朝国际化方向转换,加快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价格对接将对广东市场物价产生影响,考虑“复关”的因素,价格呈阶段性变动。为了加快价格对接的进程,必项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灵活利用关贸总协定的某些条款实施价格保护,加快立法,建立进出口商品储备和调节基金制度,开展信息服务,协调进出口商品价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屈文洲  
本文从股票市场的微观角度来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结构特征,运用高频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委托报价指令、收益率的变动、买卖价差和市场深度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通过国际比较,试图在一个国际视野中揭示我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特征的特殊性及共同性。从而可以全面地了解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掌握我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相关信息及其变化规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丽萍,吴曜寰,梁嘉骅  
本文主要论述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变化情况与我国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现状。分析研究了我国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竞争受阻的原因 ,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俞剑平  张小蒂  
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从1990年起,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1997年已达到3561万吨,约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1/4。从1980~1997年,水产品总产量增加5.9倍,平均每年递增12.5%(详见下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宁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重要战略决策之一,它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决策以及在海外市场的业绩。本文在回顾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五种进入模式选择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应的实证检验进行了评述,同时指出该领域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有争议之处,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策略给出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南楠  
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海外营销渠道不畅、开拓国际市场秩序不规范和贸易保护障碍是制约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市场开拓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制定差异化策略,集群式开拓市场,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为契机扩大服务出口,加大国际市场开拓扶持力度和完善海外生产体系、营销网络体系等措施扩大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燕  刘峰  胡甜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自由化向纵深发展,服务业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加深。影视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为"视听及相关服务",它具有商业和文化双重属性。影视产品"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即可以获得贸易利益,也有助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弘扬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一国向国际社会展示和传播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一、影视产品国际市场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之中外比较和政策研究"课题组  田成诗  
为深入探求我国建筑业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本文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所获取的资料结合世界银行和OECD等组织数据库,将我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作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定位中国建筑业所处发展阶段及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并归结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实施,提出立足于中国本土化的行业发展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建忠  吴超  
服务贸易摩擦是近年来骤然增加的现象,各类摩擦所涉国家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中南美洲国家。同时,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摩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并表现出一系列的特殊性。结合中外服务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反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建祖  关斌  
高管团队特征是影响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重要因素,但鲜有对其影响机制的研究。本文从企业的注意力基础观视角,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团队注意力在高管团队特征和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经验丰富、教育程度高的高管团队将更多的注意力配置在企业外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机会上,从而更加倾向于选择完全控制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而年龄大、任期长的高管团队将更多的注意力配置在外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上,从而更加倾向于选择共同控制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中国的黄牛犊以其生长快、肉质好在日本很受欢迎。根据黄牛犊在日本的饲养结果,其肉质相当于日本中级乳用牛肉,但价格比日本乳用牛肉高60—70%,为此日本最大的畜产公司神明富产公司决定从今年起,计划每年从中国进口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申晨  林沛娜  
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趋势,科学分析我国不同碳市场的运行情况,把握交易规模、价格和日收益率等变量特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讨我国区域碳金融交易的市场风险,为市场交易主体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日成交量和收盘价数据,考察当前碳交易市场的规模、价格和收益率走势,并结合收益率的波动性、杠杆效应、风险溢价、条件方差等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风险。结果显示:各试点省市碳交易所的成交量、收盘价和日收益率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和深圳交易所对市场价格有较强的长期记忆性,重庆交易所收益率的波动性最易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申晨  林沛娜  
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趋势,科学分析我国不同碳市场的运行情况,把握交易规模、价格和日收益率等变量特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讨我国区域碳金融交易的市场风险,为市场交易主体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日成交量和收盘价数据,考察当前碳交易市场的规模、价格和收益率走势,并结合收益率的波动性、杠杆效应、风险溢价、条件方差等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风险。结果显示:各试点省市碳交易所的成交量、收盘价和日收益率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和深圳交易所对市场价格有较强的长期记忆性,重庆交易所收益率的波动性最易受外部冲击影响;部分碳交易市场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但外部冲击对各试点市场都可能产生系统性影响,导致极端波动在短时间内相继发生。对比各试点省市的碳市场交易状况而言,湖北碳市场交易规模和价格相对更平稳,ARCH-M效应最强,其市场收益有较高的正风险溢价,具有成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金融中心的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