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0)
- 2023(5595)
- 2022(4587)
- 2021(4439)
- 2020(4017)
- 2019(9389)
- 2018(9527)
- 2017(19364)
- 2016(10325)
- 2015(11949)
- 2014(12022)
- 2013(11768)
- 2012(10753)
- 2011(9665)
- 2010(10141)
- 2009(9595)
- 2008(9481)
- 2007(8142)
- 2006(7140)
- 2005(6647)
- 学科
- 济(42219)
- 经济(42167)
- 业(29374)
- 管理(26754)
- 方法(23961)
- 企(23021)
- 企业(23021)
- 数学(21480)
- 数学方法(20948)
- 中国(12357)
- 险(11151)
- 保险(11060)
- 融(10102)
- 金融(10101)
- 银(9977)
- 银行(9972)
- 财(9967)
- 贸(9604)
- 贸易(9600)
- 行(9458)
- 易(9417)
- 农(9350)
- 制(9251)
- 理论(8739)
- 业经(7664)
- 学(7039)
- 策(6236)
- 务(6193)
- 财务(6160)
- 财务管理(6142)
- 机构
- 大学(147772)
- 学院(146371)
- 济(61801)
- 经济(60534)
- 管理(59343)
- 理学(50478)
- 理学院(50016)
- 管理学(48893)
- 管理学院(48643)
- 研究(45573)
- 中国(40131)
- 京(31048)
- 财(31007)
- 科学(25939)
- 财经(24364)
- 所(22487)
- 经(22140)
- 中心(21685)
- 江(21013)
- 研究所(20279)
- 北京(20183)
- 农(19567)
- 业大(19164)
- 经济学(19163)
- 财经大学(18462)
- 州(17372)
- 经济学院(17293)
- 范(17004)
- 师范(16831)
- 院(16439)
- 基金
- 项目(93941)
- 科学(73944)
- 基金(68795)
- 研究(68338)
- 家(59253)
- 国家(58820)
- 科学基金(51013)
- 社会(43068)
- 社会科(40879)
- 社会科学(40868)
- 省(35424)
- 基金项目(34972)
- 自然(33661)
- 自然科(32953)
- 自然科学(32949)
- 教育(32761)
- 自然科学基金(32346)
- 资助(31241)
- 划(30385)
- 编号(27820)
- 成果(22958)
- 部(21463)
- 重点(20952)
- 课题(19357)
- 创(19233)
- 教育部(18879)
- 发(18753)
- 科研(18158)
- 大学(18128)
- 人文(18076)
共检索到220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海霞 王学冉
随着全球巨灾风险事件不断发生,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意义凸显,特别是巨灾保险基金的建立,为巨灾应急与损失补偿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与制度保障。本文考察了美国、英国、土耳其和加勒比地区的巨灾保险基金,对其中三种基金运作模式从融资、投资、管理机构、损失分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对比研究,并从中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基金运作模式及发展思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包璐璐 江生忠
农业保险对于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收益、保障农民切身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业巨灾风险的存在,削弱了保险公司在农户之间、作物之间、地区之间分散风险的能力,使得农业保险的经营面临着财务稳定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直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仍不健全,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层面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对防范农业巨灾风险、分担农业大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测算了直保公司购买商业性再保险、政府为农业保险公司兜底、政府出资购买再保险和政府通过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四种模式下,农业保险各参与方的平均支出、波动情况、最大支出和赔付缺口,从风险分散体系各方支出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模式的选择。经过研究,本文认为政府通过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是分散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的最优选择,既能有效分散巨灾风险、平滑赔付波动,同时又能使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持在较优水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玮 孙双琳
本文旨在研究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框架下政府与保险机构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风险与风险分配机制。首先对PPP地震巨灾保险全生命周期公私共担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需要进行分配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之后在风险分配原则的指导下,明确各阶段不同类型风险的责任主体,并构建风险分配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模拟,对不同风险分配比例的三种市场需求风险分配模式和三种偿付能力风险分配模式进行比较与选择。研究表明,通过财政补贴地震巨灾保险保费的方式,政府可以承担部分市场需求风险,提高保险覆盖率。承保地震灾害损失的偿付能力风险主要交由商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负担,超出市场化机制责任分层和地震巨灾基金支持的重大地震灾害损失由政府承担,能够促进公私长期稳定合作,推进完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较优模式,本文拓展了PPP模式风险分配框架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应用,为地震巨灾保险模式选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卜庆国
农业巨灾保险是农业风险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印度4国农业巨灾风险的发展历程、机构职能以及风险分散方式,并就4种模式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共同点和差异之处,最后提出了国外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对中国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国外 农业巨灾保险 模式 比较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卜庆国
农业巨灾保险是农业风险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印度4国农业巨灾风险的发展历程、机构职能以及风险分散方式,并就4种模式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共同点和差异之处,最后提出了国外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对中国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国外 农业巨灾保险 模式 比较 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飞琼
灾害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异常现象,巨灾更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及惨烈后果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巨灾不可避免,巨灾损失也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正视巨灾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对巨灾损失除建立正常的补偿机制,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巨灾保险制度。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应当根据巨灾种类及相关国情要素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
巨灾 巨灾损失补偿 巨灾保险 中国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卓志 吴婷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关键词:
地震巨灾 风险管理 保险制度 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洪波 郭丽娜
我国是农业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农业巨灾对农业部门造成重大损失,使农民因灾致贫、返贫,加强对农业的补偿和保险已迫在眉睫。加入WTO后,现行的农产品补贴政策受到限制,建立农业灾害政策性保险是一种非常合理而有效的举措。分析我国农业巨灾损失情况和农业保险开展现状,旨在探讨农业巨灾保险性质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巨灾保险模式。
关键词:
农业巨灾 保险性质 保险模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利 谢家智
在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构建保险机制,加大了农业巨灾保险的交易成本与运行风险。本文引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合作组织和农户在内的保险主体参与的合作机制,运用Shapley value法分析了农业巨灾保险主体的联盟博弈。研究发现:引进农业巨灾保险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参与运营农业巨灾保险,可有效提高保险的合作收益和稳定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明之
在传统"风险可保性"理论及内在需求动力不足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巨灾保险一直处于缺位状态。随着近些年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日趋频繁,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愈发巨大,要求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制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巨灾保险在保险市场上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理性的回归。在巨灾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中,经营模式的选择始终是重点内容,一个国家采用何种经营模式能够反映出该国的政治、经济、法治等基本状况。本文在通过交叉对比国际通行的三种经营模式的基础上,以公私法及跨学科视阈下的理念融合为视角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应当坚持政府主导推动下的市场化运作路径,并以此为基本架构对我国巨灾保险的经营模式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雪梅
我国巨灾风险形势十分严峻,一年之内连续发生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两次巨灾,造成了惨痛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本文拟通过分析美国、日本、新西兰及欧盟主要成员国等的巨灾保险发展模式,并从承保主体和范围、巨灾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几种模式的比较,从而借鉴国外的成功之处,提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巨灾保险 发展模式 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雪梅 郭志仪
2008年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一年之内发生在我国的这样两次巨灾,造成了惨痛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巨灾风险形势十分严峻,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该文通过分析美、日及欧盟主要成员国等的巨灾保险发展模式,并从承保主体和范围、巨灾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几种模式的比较,从而得出对我国发展巨灾保险的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巨灾保险 发展模式 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卢婷 麦勇
2010年海地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中国同样也是灾难多发国,夏季是台风的高发季节,还有洪涝灾害以及旱灾,还有传染病如SARS,禽流感等,地震灾害。巨灾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常包括地震、洪水、风暴等破坏力强大的自然灾害和火灾、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损失严重的人为灾难。我国的传统灾后处理方法是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捐助,而商业性的赔偿特别是保险所占份额相当少。如何建立完善的商业化巨灾保险系统成为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琴 陈柳钦
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要考虑巨灾保险承保、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转移和区分潜在客户等。
关键词:
巨灾风险 巨灾风险管理 巨灾保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小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口与财富的不断集中,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巨灾损失正在不断增加。在巨灾损失的补偿的问题上,政府救助和保险机制一直是各国补偿巨灾损失的两种基本方式,而这两种方式也互有优劣。就政府救助的损失补偿方式而言,其优点在于政府比一般组织和个人更善于消化巨灾损失,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然而,近些年来各国的经验表明,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来补偿受灾主体的方法也有诸多弊端。这包括: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过大,减灾激励缺乏,补偿效率偏低,公平性不足,机会成本较高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