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2)
- 2023(3048)
- 2022(2455)
- 2021(2308)
- 2020(1870)
- 2019(4308)
- 2018(4261)
- 2017(8349)
- 2016(4534)
- 2015(5092)
- 2014(4924)
- 2013(4784)
- 2012(4612)
- 2011(4105)
- 2010(4257)
- 2009(3886)
- 2008(3747)
- 2007(3113)
- 2006(2638)
- 2005(2439)
- 学科
- 济(16636)
- 经济(16604)
- 业(11677)
- 管理(11429)
- 企(9588)
- 企业(9588)
- 方法(7046)
- 数学(5693)
- 数学方法(5628)
- 贸(5392)
- 贸易(5391)
- 易(5310)
- 融(5029)
- 金融(5029)
- 中国(4760)
- 财(4750)
- 业经(4146)
- 世界(3909)
- 农(3519)
- 银(3497)
- 银行(3493)
- 行(3400)
- 国际(3344)
- 制(3268)
- 理论(3102)
- 出(3038)
- 技术(3004)
- 地方(2769)
- 务(2717)
- 财务(2713)
- 机构
- 大学(61602)
- 学院(60076)
- 济(28794)
- 经济(28304)
- 管理(22633)
- 研究(22236)
- 理学(19411)
- 理学院(19191)
- 管理学(19048)
- 管理学院(18921)
- 中国(17167)
- 财(13409)
- 京(12788)
- 财经(10583)
- 所(10580)
- 科学(10515)
- 经(9788)
- 中心(9649)
- 研究所(9449)
- 经济学(9415)
- 经济学院(8561)
- 范(8538)
- 师范(8492)
- 江(8242)
- 院(8216)
- 北京(8173)
- 财经大学(8078)
- 师范大学(7234)
- 国际(6793)
- 贸(6772)
- 基金
- 项目(38900)
- 科学(31650)
- 研究(31353)
- 基金(29272)
- 家(24811)
- 国家(24625)
- 科学基金(21317)
- 社会(20997)
- 社会科(20057)
- 社会科学(20054)
- 基金项目(14843)
- 教育(14770)
- 省(13589)
- 编号(12266)
- 划(12204)
- 自然(12148)
- 资助(11973)
- 自然科(11905)
- 自然科学(11902)
- 自然科学基金(11707)
- 成果(10920)
- 部(9814)
- 国家社会(9241)
- 制(9179)
- 重点(9050)
- 发(8926)
- 教育部(8917)
- 课题(8720)
- 创(8625)
- 人文(8504)
共检索到94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庄德林 陈信康
文章对国际大都市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回顾与研究,并着重从文化软实力、国际沟通力、城市软实力的整合等方面对纽约、伦敦、东京和首尔等国际大都市软实力塑造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城市软实力的塑造必须以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并配有专门的组织机制作为保障,国际组织、会议产业、传媒和影视业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倍增器,而城市营销是城市软实力塑造活动的整合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德林 陈信康
我国国际大都市的竞争力结构严重失衡,硬实力表现出色,而软实力建设滞后。本文综合软实力的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特征,从资源层、表现层和功能层三个层面构建了国际大都市的概念模型。然后,从软实力资源视角,围绕国际大都市的软实力资源,从城市文化、公共管理、城市创新、生活质量和国际沟通5个维度构建了一个由55个指标构成的3层次评价体系,并就评价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希东 黄(王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伦敦、东京、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新城建设获得蓬勃发展,其城市空间结构开始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本文在分析西方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背景与阶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的相关经验,并对21世纪上海的新城建设得出若干启示。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新城 经验 启示 上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德林 陈信康
上海城市形象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外界的负面评价也不少。首先从理论上归纳了国际大都市的4大核心特征;然后基于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特征和上海市发展愿景,运用城市营销理论,从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角度提炼出上海应该重点塑造的国际大都市导向的7种核心城市子形象。其次,通过对博览会理论和世博会实践的研究,剖析了世博会为上海城市形象塑造带来的6方面机遇。最后,提出成立上海城市形象战略管理中心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希东 黄丽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如何有效管理以促进大都市区经济的空间整合 ,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都市区的行政分割有效治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都市区 美国 规划管理 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秦淑娟
本文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把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经济发展作比较,从比较中得到启示,提出进一步发展上海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上海经济 国际大都市经济 比较与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伟年 隋广军
城市发展转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文章从整体定位规划、动态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专业化程度、金融中心聚集效应、政府干预等影响国际大都市转型的五大因素分别回顾了引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与新加坡等的发展转型过程;并通过审视国内城市的飞跃发展离不开"市场与政府"的双驱动机制,从野蛮生长到科学发展,尝试提出适合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路径与方式。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发展转型 国际商贸中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本文选择纽约、东京、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以及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发展规律及特点。通过对比提出北京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隐忧,得出一些对北京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房地产 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九林
自20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城市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流动由过去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转变为人口向大都市集中,大型大都市呈优先增长态势。同时,大型大都市的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转移,多个大型大都市规模扩大,最后连成一片连,形成了大都市连绵带。作为城市的航母,大都市连绵带在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文章就美国大都市连绵带的定义、形成机制、特征及辐射力进行探讨,以寻求对我国城市群建设的启发。
关键词:
大都市连绵带 大都市区 城市群 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萍
“再自然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重建策略,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再自然化”典型实践案例,探讨了其在解决大都市区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的借鉴意义,以期为我国大都市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龙 雷娟
站在全球视野来看,目前我国大都市区治理进程中遭遇的瓶颈之困,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也曾遇到过。因此,批判性地借鉴发达国家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不失为突破我国大都市区治理困境的一种理论视角和行动方略。当然,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都市区治理模式。
关键词:
大都市区 治理模式 治理瓶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艳红
通过探索国际上典型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力图寻求其对我国大都市区建设的启示,以实现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城 大都市区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