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0)
2023(8703)
2022(7016)
2021(6174)
2020(5408)
2019(12041)
2018(11995)
2017(23654)
2016(12419)
2015(13686)
2014(13270)
2013(13528)
2012(12524)
2011(10781)
2010(11212)
2009(10663)
2008(10681)
2007(9449)
2006(8403)
2005(7948)
作者
(35626)
(29806)
(29728)
(27790)
(19093)
(14064)
(13565)
(11505)
(11061)
(10624)
(10094)
(10054)
(9843)
(9419)
(9132)
(8949)
(8866)
(8799)
(8776)
(8392)
(7519)
(7361)
(7207)
(6860)
(6702)
(6617)
(6532)
(6520)
(5890)
(5850)
学科
(70277)
(65232)
企业(65232)
(56922)
经济(56848)
管理(51663)
业经(24141)
方法(24034)
(21981)
(20151)
(17300)
财务(17294)
财务管理(17284)
企业财务(16356)
数学(16324)
数学方法(16231)
农业(15209)
技术(14810)
(13770)
中国(13041)
(11971)
贸易(11964)
(11840)
(11708)
(11655)
(11273)
理论(10942)
(10556)
企业经济(10540)
经营(10126)
机构
学院(182287)
大学(177522)
(80701)
经济(79196)
管理(76375)
理学(65132)
理学院(64512)
管理学(63869)
管理学院(63514)
研究(57362)
中国(48134)
(38444)
(36998)
科学(33329)
(30945)
财经(30159)
(28738)
(28676)
(27408)
中心(26484)
研究所(25711)
业大(25030)
农业(24339)
经济学(23834)
北京(23065)
商学(22441)
(22409)
商学院(22258)
财经大学(22068)
经济学院(21684)
基金
项目(117156)
科学(94769)
基金(87344)
研究(87048)
(75132)
国家(74439)
科学基金(65974)
社会(57583)
社会科(54734)
社会科学(54719)
基金项目(46590)
(46021)
自然(42181)
自然科(41267)
自然科学(41259)
自然科学基金(40619)
(37370)
教育(37280)
编号(34836)
资助(34314)
(30917)
(27823)
成果(27138)
重点(26346)
(26079)
(25723)
创新(25054)
国家社会(24078)
(23166)
课题(22585)
期刊
(94244)
经济(94244)
研究(53610)
中国(33145)
(32538)
管理(32530)
(28626)
科学(24245)
学报(23165)
农业(19839)
大学(18342)
(18194)
金融(18194)
业经(17490)
学学(17450)
技术(16454)
财经(15126)
经济研究(14814)
(13393)
(13184)
问题(12378)
(11494)
国际(11478)
技术经济(11434)
教育(10978)
世界(10417)
现代(10259)
财会(10032)
商业(10003)
图书(9354)
共检索到279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远平  毕斗斗  
在信息技术革命及全球经济服务化的背景下,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及特征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分析国际大都市1990-2000年间服务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不同层次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的结构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概括了国际大都市的主要功能特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暾辉  
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演变研究,对促进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利用2005-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口等相关数据,分别测度了我国三大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分工特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都市圈空间上明显呈中心集聚态势,其中京津冀都市圈呈以北京为中心的强单中心分工格局、长三角都市圈呈以上海为中心的单中心分工格局、珠三角都市圈呈以广州深圳为双中心的分工格局;中心城市间整体专业化程度较低;三大都市圈行业地方化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吴姝雅  
文章基于六大类生产性服务业内十大细分行业,选取709家企业,利用其5 420个总部及分支机构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差异性角度解析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三大都市圈的城市网络结构,并比较中心城市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表明,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的差异化发展是城市网络结构差异的形成原因,一方面,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不同都市圈结构的支撑作用不同,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承载力"和"选择性"也强化了都市圈城市网络的结构性差异。依据城市节点特征,以及传统和非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网络特征,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市圈分别属于单中心成长型、多中心稳健型和双中心超前型城市网络,进一步地,节点连通水平由高至低依次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在几乎所有非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长三角城市网络均占相对优势,京津冀和珠三角分别在IT,设计和广告行业中占优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包晓雯  曾刚  
经济转型的深刻影响引起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展开了对服务业增长和区位的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及其在城市和区域出口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在促进创新和技术变革中的战略作用,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区域经济学界、地理学界研究的重点。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北美大都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分析,以期为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理论的构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志平  白庆华  
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于国际化城市,更集中于其中心区域。文章首先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明确定义和内涵分析;然后从服务经济、集聚经济和当代信息技术三个视角构建综合分析框架,研究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机理;最后,以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服务业集聚区为例,介绍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情况,并应用前文构建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该集聚区的形成机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仁业  
城市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由之路。它是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际大都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崛起了一批大都市。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按人口数量为主要依据的划分标准,80年代初,全球93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中国有19个: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太原、济南、青岛、南京、广州、武汉、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昆明、台北、高雄;25个500万人口以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莞  谢富纪  
本文以大都市圈创新系统为背景,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功能,旨在促进大都市圈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发展。本文在回顾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大都市圈创新体系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何服务于制造业企业,并结合上海大都市圈的实证数据,描述了中心城市上海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本研究指出,在大都市圈空间层级结构背景下,KIBS的不均衡分布带动了大都市圈各城市创新活动的梯度发展及服务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这促使原有的制造业升级,并成为大都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模式。最后,对相关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做了进一步展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唐燕  
首先简要界定了多中心都市区的概念。从国家层面分析了德国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阐述了联邦政府引导大都市区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建议,并以莱茵鲁尔和柏林为例,从城市区域层面具体说明了德国大都市区的特点、问题和发展战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健  
国际大都市CBD的功能特征、增长机制、发展趋势及其启示丁健CBD(CentralBusinessDistrict),意为城市中心商务区,它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而逐步形成的。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CBD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性经济活动的中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亚琴  王 丹  
本文通过对纽约、伦敦、东京三个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增长引擎源于主导产业的发育和成长,而国际大都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是主导产业崛起的前提;有效的空间载体和重要的政策平台,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对中央商务区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能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业集群快速成长;专业人才集聚和强劲的面向全球市场的现代服务业需求,是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同时,本文也指出,由于城市定位和发展模式的不同,三个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的途径与机制也是不均相同的,发展类型和结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官卫华  陈雯  
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社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参照。20世纪中期以来,纽约、伦敦、东京、芝加哥等国际发达城市随着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现代服务业已发展成为其经济主体,大大提高了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国内外对现代服务业空间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研究较多,但是鉴于中西方发展模式性差异,尚需结合我国大都市发展的现实,对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模式和布局机制作更深入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将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归纳总结为自组织创新网络、市场和制度双驱动、人文和社会因素介入等,然后以南京为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深入分析其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并对上述机理进行了验证,以期为相关产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认为,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和动力机制研究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邱灵  
基于文献检索与分析,从测度辨识、格局演变、影响因素、综合调控和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外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进展进行述评,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但城市内部空间的系统研究薄弱,空间演化规律明显、但不同行业特性的过程研究薄弱,企业行为探究加强、但企业调查与数量模型研究薄弱,政府调控作用加强、但因地制宜的调控模式研究薄弱,信息技术影响加强、但传统区位理论和集聚测度模型亟待修正,进而提出"综合测度—格局演变—影响效应—形成机理—调控模式"的未来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培源  许红妹  
厦、漳、泉区域内各县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是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赖以形成的基础。在时间截面上构建引力模型确定各县市间最大引力方向的基础上,采用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分析大都市区内各县市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而剖析其空间结构与空间分布轴线。结果显示:位于高高集聚区的环泉州湾和由点到面向外拓展的厦门市为大都市区的两大增长极,位于高低集聚区的南安和漳州市区为大都市区的两大增长点;着力发挥南安和漳州市区拓展核心区、承接低低集聚县市的作用,可以降低大都市区的空间不平衡性,加速同城化。此时,厦漳泉大都市区将呈现出"J"字形串珠式空间发展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大鹏  曹卫东  姚兆钊  岳洋  任亚文  
物流企业的空间分布决定城市物流空间格局、影响城市资源和生产空间的合理配置。以上海大都市区1995年以来物流企业属性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区位商、平均最近邻、核密度及协同区位商等测度方法,探究各类物流企业的区位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及发展定位不同的影响,上海大都市区物流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区域各类物流企业的时空发展水平差异显著;(2)上海大都市区物流企业正由"中心布局"转变为多"核心-边缘"模式,在中心区集聚极化的同时,郊区外围也集聚分布了大量物流企业,城市物流空间不断向外围扩张;(3)货代类和综合物流类企业通过信息共享、服务零库存等因素,促进企业间的共位选择;其他类型物流企业由于地域分工、企业选址分散,则出现了区位互斥现象。研究揭示了上海大都市区物流空间区位特征,既补充了城市物流的理论研究,也为今后城市物流业和物流设施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