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30)
2023(19392)
2022(16956)
2021(15743)
2020(13642)
2019(31462)
2018(31372)
2017(60640)
2016(33369)
2015(37825)
2014(37886)
2013(37391)
2012(34484)
2011(31262)
2010(31559)
2009(29296)
2008(28832)
2007(25790)
2006(22393)
2005(19668)
作者
(100337)
(83458)
(83192)
(79010)
(52917)
(40285)
(37757)
(32943)
(31486)
(29817)
(28186)
(28014)
(26646)
(26385)
(25952)
(25863)
(25659)
(24774)
(24067)
(23993)
(21036)
(20587)
(20539)
(19013)
(18838)
(18709)
(18597)
(18482)
(16997)
(16587)
学科
(131755)
经济(131598)
管理(94806)
(90787)
(74657)
企业(74657)
方法(65196)
数学(57174)
数学方法(56326)
(35598)
中国(34653)
(34653)
(29567)
业经(28236)
(27524)
贸易(27513)
(26727)
(24528)
地方(24471)
农业(23383)
理论(22404)
(22102)
财务(22009)
财务管理(21958)
(21137)
银行(21049)
企业财务(20737)
(20667)
金融(20663)
(20485)
机构
大学(484170)
学院(483245)
(189477)
管理(186271)
经济(185358)
理学(161952)
研究(160246)
理学院(160107)
管理学(156835)
管理学院(155986)
中国(119070)
科学(103269)
(102782)
(87370)
(86880)
(82765)
业大(77915)
研究所(75711)
中心(73031)
财经(70830)
(70243)
农业(69143)
北京(64687)
(64243)
(61932)
师范(61164)
(57720)
经济学(57160)
(56725)
财经大学(52665)
基金
项目(329430)
科学(255927)
基金(237260)
研究(231967)
(209977)
国家(208286)
科学基金(176786)
社会(143282)
社会科(135762)
社会科学(135722)
(129662)
基金项目(125450)
自然(119077)
自然科(116315)
自然科学(116278)
自然科学基金(114166)
(110135)
教育(108243)
资助(99976)
编号(94408)
成果(75961)
重点(74387)
(71857)
(69327)
(67841)
课题(65474)
科研(64122)
创新(63369)
计划(62410)
大学(60812)
期刊
(199502)
经济(199502)
研究(134370)
中国(86374)
学报(85245)
(77462)
科学(73723)
管理(66126)
(65985)
大学(62859)
学学(59658)
农业(52955)
教育(50005)
技术(41960)
(40239)
金融(40239)
财经(34057)
业经(33208)
经济研究(32692)
(29078)
(27851)
问题(26742)
统计(24205)
(24016)
理论(23307)
技术经济(23293)
科技(23291)
(23028)
图书(22809)
商业(22084)
共检索到69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国华  魏坤  李磊  
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影响国内CPI走势。据此,本文基于68个时间序列数据,运用FA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比较显著,CRB指数的影响程度最大。此外,相对于农林类和金属类大宗商品,能源类商品价格波动的当期影响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国华 魏 坤  
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影响国内CPI走势。据此,本文基于68个时间序列数据,运用FA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比较显著,CRB指数的影响程度最大。此外,相对于农林类和金属类大宗商品,能源类商品价格波动的当期影响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翔  张小宇  
为了进一步探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选取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国际市场商品现货价格指数,利用非线性ST-SVAR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与我国PPI、CPI价格指数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我国PPI与CPI产生较为显著地正向影响;我国PPI对CPI不仅存在成本推动型影响,而且还存在从CPI到PPI的反向倒逼机制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小芬  熊玲誉  宋佳馨  
本文分别从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个层面测度全球流动性,结合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和具有时变参数的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对2000—2017年全球流动性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0年以来全球流动性的冲击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显著,其中以数量指标衡量的全球流动性对商品价格冲击为正,以价格指标衡量的全球流动性对商品价格冲击为负;自2004年开始,数量型流动性冲击对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强,在金融危机前后有效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2010年以来数量型流动性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而价格型流动性的负向作用在危机时更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雨  
2002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国外普遍认为"中国需求"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利用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需求"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并未有显著的影响,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仍缺乏定价权,但情况在好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肖争艳  安德燕  易娅莉  
研究表明国际商品价格会显著影响我国CPI。因此,在制定调控物价的措施时,应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因素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其中尤其需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此外,价格传导机制具有滞后性,因而防范通胀比治理通胀更重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丽  毛泽盛  
居高不下的进口依存度使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国内,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利用相关月度数据,借助协整方法和状态空间模型,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比较,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可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可变系数变化体现出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江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CPI变化的影响显而易见,在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以石油、农产品及金属矿产资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口量不断攀升,已经对我国CPI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应采取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进口依赖、积极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定价、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等策略,不断提高我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广生  
本文基于大豆、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相应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研究的现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更容易受到国外相应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不足。因此,应当规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提高我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话语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健  胡贤海  闵中月  李敏  梅菁  郭嘉  
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会对物价水平造成较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运行的稳定。本文基于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月度数据,通过VAR模型,从大宗商品整体和分类品种影响角度分析价格冲击对安徽经济运行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从整体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工业生产者价格冲击强度及贡献度相对较大,对于居民消费价格及GDP的冲击强度和贡献度相对较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阶段性推升工业生产者价格,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从分类品种影响来看,有色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企业生产成本及产品价格影响相对较大,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居民消费价格影响相对较大,钢铁类大宗商品对GDP的冲击强度及贡献度均较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刘阳  张明  
本文基于1997-2012年的季度数据和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Recursive VECM)模型,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驱动因素及中国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总需求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因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呈增大趋势,但是作用不如发达国家显著,而且其影响机制主要是总需求而非流动性。金融危机影响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运行机制,总需求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在危机时期比危机前更显著,而流动性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在危机前比危机中更显著。为减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的主导权,同时密切关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云龙  
考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成本传导能力模型和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研究发现:上中游行业成本传导能力较强,下游制造业成本传导能力较弱。同时,农产品、煤炭、原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价格上涨10%,推动CPI上涨1.33%、0.06%、0.16%、0.04%、0.09%,推动PPI上涨0.36%、0.47%、0.50%、0.86%、0.80%。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减小。此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仅会带动上中游行业价格上涨,对下游制造业和服务业价格影响较小。本文建议增强大宗商品供给保障能力,完善大宗商品价格调控机制,提高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擎  李俊文  盛夏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已达成共识,但对这种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特点的多部门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以厘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传导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外部冲击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并通过贸易渠道和价格渠道传导到国内,进而影响总产出与国内价格水平,然后影响总消费与总投资,最后影响利率。不同的是,国外宏观政策因素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供给端因素,影响最小的是金融市场因素。因此,我国还是应努力提升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并且让货币政策更多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才能有效降低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慧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考察了不同类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及其非线性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而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均会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但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负向冲击效应更强。进一步的非线性检验发现,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而言,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同时城镇居民消费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容忍度。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对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的容忍度更大,而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容忍度相对最低。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冲击的门槛效应不存在,但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超过门槛值之后,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更为明显的负向冲击作用。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在门槛值前后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在门槛值之前表现为负向冲击效应,而跨越门槛值之后则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