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63)
- 2023(20714)
- 2022(17829)
- 2021(16561)
- 2020(14206)
- 2019(32510)
- 2018(32343)
- 2017(62003)
- 2016(33781)
- 2015(38184)
- 2014(38099)
- 2013(37663)
- 2012(34636)
- 2011(31526)
- 2010(32044)
- 2009(29830)
- 2008(29205)
- 2007(25917)
- 2006(23116)
- 2005(20736)
- 学科
- 济(146763)
- 经济(146578)
- 管理(99381)
- 业(92061)
- 企(76425)
- 企业(76425)
- 方法(63021)
- 数学(54935)
- 数学方法(54113)
- 中国(37932)
- 财(36464)
- 农(36409)
- 业经(30758)
- 学(30706)
- 制(29702)
- 地方(28636)
- 贸(27043)
- 贸易(27027)
- 易(26211)
- 农业(23707)
- 银(23117)
- 银行(23045)
- 理论(23035)
- 融(22687)
- 金融(22683)
- 行(22025)
- 务(21945)
- 财务(21850)
- 财务管理(21804)
- 和(21314)
- 机构
- 大学(492470)
- 学院(489748)
- 济(202607)
- 经济(198357)
- 管理(187419)
- 研究(167646)
- 理学(161907)
- 理学院(160085)
- 管理学(156874)
- 管理学院(155998)
- 中国(125704)
- 京(104885)
- 科学(102830)
- 财(94648)
- 所(85309)
- 农(82565)
- 研究所(77387)
- 中心(75227)
- 财经(75162)
- 业大(74695)
- 江(72281)
- 经(68156)
- 北京(66479)
- 农业(64970)
- 范(62516)
- 经济学(62112)
- 师范(61804)
- 院(60381)
- 州(57562)
- 财经大学(55825)
- 基金
- 项目(326657)
- 科学(255560)
- 基金(236886)
- 研究(233930)
- 家(208325)
- 国家(206654)
- 科学基金(176159)
- 社会(147660)
- 社会科(139968)
- 社会科学(139927)
- 省(126861)
- 基金项目(124516)
- 自然(115840)
- 自然科(113135)
- 自然科学(113104)
- 自然科学基金(111044)
- 教育(108663)
- 划(107458)
- 资助(99040)
- 编号(94468)
- 成果(77023)
- 重点(73517)
- 部(71977)
- 发(69155)
- 创(67340)
- 课题(65672)
- 创新(62979)
- 科研(62565)
- 教育部(61611)
- 国家社会(60882)
- 期刊
- 济(225424)
- 经济(225424)
- 研究(146291)
- 中国(94359)
- 学报(81361)
- 农(74385)
- 科学(72363)
- 财(72246)
- 管理(71288)
- 大学(61651)
- 学学(58486)
- 教育(51744)
- 农业(50489)
- 融(44446)
- 金融(44446)
- 技术(43217)
- 财经(37613)
- 经济研究(37129)
- 业经(34790)
- 经(32289)
- 问题(29374)
- 业(26179)
- 贸(24763)
- 技术经济(24390)
- 统计(24026)
- 理论(23795)
- 版(23260)
- 科技(22863)
- 国际(22525)
- 商业(21750)
共检索到730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擎 李俊文 盛夏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已达成共识,但对这种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特点的多部门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以厘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传导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外部冲击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并通过贸易渠道和价格渠道传导到国内,进而影响总产出与国内价格水平,然后影响总消费与总投资,最后影响利率。不同的是,国外宏观政策因素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供给端因素,影响最小的是金融市场因素。因此,我国还是应努力提升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并且让货币政策更多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才能有效降低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剑涛 贺瑛 王胜桥
本文运用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研究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CPI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除消费价格指数以外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特别是对利率变动和生产价格指数变动有着较强影响;除汇率指标之外,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对CCPI波动没有直接影响。研究结论对宏观经济决策有着积极指导意义:一方面,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活动影响,利用CCPI先行变动更好地预测和引导经济运行;另一方面,正视当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仍然深受汇率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秀英 周喆 吴建军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汇率与混合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AD-AS模型,采集2003—201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然后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脉冲响应分析法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冲击通过改变总供给,主要影响通货膨胀,其次影响名义利率,对产出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小,对通货膨胀有强度较大、敏感性高、持续长的正向影响,对产出有强度小、敏感性低、持续短的反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明 宋潇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货币政策的DSGE模型并利用1999年—2011年的季度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然后分析了石油价格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石油价格上涨冲击对于产出的负向作用更大,导致货币当局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去迅速缓解产出受到的反向冲击,但通货膨胀将会持续更长时间,从而出现产出与通胀"双增长"情况。此外,对于我国这样的经济体系,为了稳定产出而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稳定各经济变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江林 申屠廉盛
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战对两国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主要结论是: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或者贸易战加码,若中国不反制,在中短期会导致中国产出和贸易盈余等宏观经济指标明显恶化,而美国相应指标明显改善;若中国基本对等反制,会在中短期里使中国产出和贸易盈余等指标得到一定提升,而美国相应指标呈现恶化;无论中国是否反制,中国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水平都会出现一定的恶化,反制还会恶化更多一些;如果中国不反制,美国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的恶化,而如果中国基本对等反制,则美国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水平会更加恶化。中国应坚决反对贸易战,若美国执意发动和升级贸易战,中国应坚决予以对等反制以迫使美国停止贸易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俊强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通过进口、预期、金融"三条线",对国内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资源安全、金融稳定、区域发展"六个点"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干扰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潜在风险。应抓住国际市场深刻调整的机遇,综合采取完善"预警器"、构筑"缓冲坝"、深入"推改革"、积极"防风险"、增强"话语权"等措施,构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应对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国华 魏坤 李磊
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影响国内CPI走势。据此,本文基于68个时间序列数据,运用FA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比较显著,CRB指数的影响程度最大。此外,相对于农林类和金属类大宗商品,能源类商品价格波动的当期影响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国华 魏 坤
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影响国内CPI走势。据此,本文基于68个时间序列数据,运用FA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比较显著,CRB指数的影响程度最大。此外,相对于农林类和金属类大宗商品,能源类商品价格波动的当期影响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治国 郭景刚
笔者选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原油批发零售市场开放前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批发零售市场的开放加快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传导;世界油价的上涨导致产出更大规模的下降,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它同时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政府实施的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仍存在施加过度的风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隋建利 龚凯林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11种结构冲击以及2种粘性机制的异质性部门(消费品部门、资本品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详细刻画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缘由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无论是消费品部门还是资本品部门,两部门产品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粘性程度都普遍较高。与产品市场相比较,劳动力市场潜存更高的粘性程度和更强的定价阻力。(2)微观部门异质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部门专有产品价格加成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方向截然不同,而部门专有技术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3)资本品部门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超过90%的居民消费、居民投资、总产出波动。此外,结构冲击的边际贡献存在较强动态特征,投资边际效率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显著上升,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明显下降。(4)中国实际GDP增长缺口主要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驱动,而名义加成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财政政策冲击的贡献相对较小,且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以及消费偏好冲击所代表的需求层面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方向基本相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基于包含不确定性的NK-DSGE模型,可以考察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显著改变了外生冲击影响宏观经济的动态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条件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不确定性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不确定冲击是推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因此,政策制定者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必须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翔 刘璐 李伦一
本文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8年至2015年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其驱动作用虽弱于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和中性技术冲击,但却明显强于货币政策冲击和财政政策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产生平抑效应;危机后,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放大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导致金融化产生放大效应的主要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翔 刘璐 李伦一
本文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8年至2015年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其驱动作用虽弱于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和中性技术冲击,但却明显强于货币政策冲击和财政政策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产生平抑效应;危机后,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放大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导致金融化产生放大效应的主要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丽 毛泽盛
居高不下的进口依存度使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国内,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利用相关月度数据,借助协整方法和状态空间模型,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比较,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可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可变系数变化体现出非对称性特征。
关键词:
价格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协整状态空间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