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41)
2023(20676)
2022(17621)
2021(16432)
2020(13904)
2019(31900)
2018(31000)
2017(59480)
2016(31951)
2015(35850)
2014(35371)
2013(35146)
2012(32111)
2011(28869)
2010(28697)
2009(26871)
2008(25710)
2007(22464)
2006(19514)
2005(17371)
作者
(92014)
(76515)
(75911)
(72135)
(48719)
(36650)
(34543)
(29962)
(29273)
(27149)
(25970)
(25911)
(24067)
(24050)
(23963)
(23529)
(22771)
(22554)
(21965)
(21955)
(18761)
(18659)
(18658)
(17455)
(17249)
(17010)
(16814)
(16564)
(15396)
(14965)
学科
(127702)
经济(127555)
管理(89832)
(88321)
(71529)
企业(71529)
方法(61461)
数学(54369)
数学方法(53738)
中国(40283)
(35483)
(33574)
(31949)
金融(31947)
(30684)
银行(30616)
(29412)
(29236)
贸易(29215)
(28480)
业经(27466)
(26921)
(25641)
地方(24037)
(22495)
财务(22418)
财务管理(22368)
农业(22103)
企业财务(21194)
理论(20363)
机构
大学(452064)
学院(447751)
(188078)
经济(184431)
管理(175727)
研究(152189)
理学(151997)
理学院(150379)
管理学(147652)
管理学院(146876)
中国(124700)
(95676)
科学(92142)
(87311)
(75896)
(75665)
中心(71439)
财经(70604)
研究所(69258)
业大(68010)
(64528)
(63510)
北京(60597)
农业(59764)
经济学(58782)
(54924)
(54672)
师范(54033)
经济学院(53225)
财经大学(53022)
基金
项目(307644)
科学(241327)
基金(226363)
研究(219046)
(199188)
国家(197618)
科学基金(169204)
社会(140658)
社会科(133552)
社会科学(133516)
基金项目(119061)
(116685)
自然(111234)
自然科(108739)
自然科学(108707)
自然科学基金(106758)
教育(99977)
(99478)
资助(94574)
编号(86689)
成果(69206)
重点(68886)
(68364)
(64448)
(63692)
科研(59698)
创新(59633)
国家社会(59182)
课题(59155)
教育部(58726)
期刊
(194261)
经济(194261)
研究(133336)
中国(84963)
学报(74724)
(67084)
科学(66442)
(65693)
管理(62813)
大学(56747)
(55682)
金融(55682)
学学(53881)
农业(45396)
教育(40428)
技术(36159)
财经(34859)
经济研究(33041)
(29841)
业经(29820)
问题(25496)
(24750)
(24412)
理论(23345)
国际(22607)
统计(21578)
实践(21063)
(21063)
(21040)
技术经济(21019)
共检索到664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雁冰  吴腾华  
选取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代表指数,采用溢出指数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金融市场波动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2)中国债券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很小;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金属和工业原料价格的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最大;(3)在发生全球性极端事件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显著增大。根据结论,提出了中国应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完善和优化中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加快推进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颖  李佳彧  
全球范围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高度关注。近年来,受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这一情况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大宗商品的内涵和特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问题进行解读,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以中国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特点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机制、系统性风险影响。结合现实情况,从优化价格管理体制及方式、严密监控管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方面出发,有效防范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产生的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俞仕龙   尹玉晗   刘立峰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加大系统性风险。在此背景下,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现状,从供需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因素、货币政策方面探讨了引发其波动的主要原因,并深入研究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影响。其次,围绕政策调控、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监管,分析了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机制。最后,从完善政策调控体系、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以有效应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娜   王珮瑶   解娜琳   刘精山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风险传染日益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愈发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更加显著。本文选取四种代表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通过计算已实现半方差将其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区分由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带来的波动,进而采用基于条件分位数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且在不同冲击方向和冲击规模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主要由坏波动驱动,而极端状态下主要由好波动驱动;第二,极端状态与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走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极端状态下风险溢出水平远高于正常状态;第三,方向性溢出在总波动、好坏波动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且与国际金融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经济金融事件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工业金属市场的好坏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接收的溢出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我国防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程   李佳馨  
基于TVP-VAR模型和波动溢出网络模型,测度了以原油、天然气和动力煤为代表的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此外还通过波动溢出网络刻画了风险溢出的方向和路径。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然后依次是天然气和动力煤,三者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是最强的;原油和天然气与金融市场的时变净溢出指数变化比较剧烈,而动力煤的这一指数变化则明显平缓了很多,在极端风险事件发生后,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输出水平显著增加;波动溢出网络在不同时期下存在明显的结构变化,具有事件驱动特征,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溢出强度排序为新冠疫情时期、中美贸易摩擦时期和俄乌冲突时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小芬  张峻晓  郑辛如  
大宗商品的金融化改变了其传统定价机制,不从市场间和市场内产品间全面地研究大宗商品价格的溢出效应就很难抓住商品价格溢出效应的本质特征。基于原油、天然气、黄金、银、铜、铝、小麦和玉米8种代表性商品,以及股票指数、债券指数、美元外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4类金融资产的价格数据,本文通过建立非对角的BEKK-GARCH和Diebold构造的基于VAR模型的溢出指数方法,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个视角研究了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双向溢出关系。结果发现:(1)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溢出效应;(2)收益溢出与波动溢出的特征与变化趋势有很大不同,这些差别与全球性危机和商品市场状况相关。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从商品金融化的视角调控监管商品价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张菁  
文章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本文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琳  丁浩  
为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相关资产收益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中国白糖期货、现货及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数据,采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期货、现货及股票价格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白糖期货、现货及糖业公司股票的价格收益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期货价格能够对远期现货价格形成起引导作用。在短期内,期货价格可以视为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重要判断信息。在长期内,期货价格不能够作为投资者股票投资的决策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勇  朱鹏飞  林玉婷  
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基于波动溢出视角,采用高频数据,使用有向无环图和基于VAR的DY指数,并构建非对称溢出指数,对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的规模、大小、传染路径等进行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横向来看,不同的子市场在金融系统的波动溢出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纵向来看,各个金融子市场的波动溢出具有时变性和非对称的特征。本文的研究对于资产优化配置、市场监管政策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谭小芬  邵涵  
本文使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及其四种分类指数分别与国内物价指数构建VAR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大宗商品对PPI和CPI的影响存在差异。国际大宗商品指数与国际工业品价格指数对PPI的影响最大,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对CPI的影响最大;(2)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大宗商品冲击对PPI、CPI的传导更加通畅,国际大宗商品对PPI的影响大小、持续时间仍远大于CPI,对CPI的累计影响不到PPI的四分之一;(3)工业品购进价格指数和PPI一样,能显著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食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指数和CPI一样,受自身价格惯性影响最大,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应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定价机制,在通货膨胀监测中关注PPI的变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国华  魏坤  李磊  
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影响国内CPI走势。据此,本文基于68个时间序列数据,运用FA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比较显著,CRB指数的影响程度最大。此外,相对于农林类和金属类大宗商品,能源类商品价格波动的当期影响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国华 魏 坤  
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影响国内CPI走势。据此,本文基于68个时间序列数据,运用FA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比较显著,CRB指数的影响程度最大。此外,相对于农林类和金属类大宗商品,能源类商品价格波动的当期影响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钟一鸣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将极大影响我国企业特别是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销售活动,破坏市场的稳定性及可预见性。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产业、财税、资金、技术等优惠政策的扶植以及行业协会的指导,信息实时提供等各方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也应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转型,依托技术进步,优化库存管理,开展适度的套期保值业务,构建基于整个供应链层面的共同抗险机制,从而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