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8)
- 2023(13358)
- 2022(11290)
- 2021(10582)
- 2020(8957)
- 2019(20477)
- 2018(20117)
- 2017(37937)
- 2016(20236)
- 2015(22930)
- 2014(22490)
- 2013(22386)
- 2012(20742)
- 2011(18905)
- 2010(18610)
- 2009(17129)
- 2008(16267)
- 2007(13870)
- 2006(12379)
- 2005(11257)
- 学科
- 济(105558)
- 经济(105451)
- 管理(54856)
- 业(49379)
- 方法(43460)
- 企(39569)
- 企业(39569)
- 数学(39244)
- 数学方法(38833)
- 中国(26516)
- 农(22728)
- 地方(21285)
- 财(20805)
- 贸(20029)
- 贸易(20015)
- 易(19508)
- 业经(18700)
- 学(17521)
- 制(16527)
- 融(15533)
- 金融(15531)
- 银(14451)
- 农业(14438)
- 银行(14429)
- 环境(13957)
- 行(13937)
- 地方经济(13705)
- 和(13100)
- 体(12140)
- 理论(11756)
- 机构
- 大学(289286)
- 学院(285757)
- 济(138229)
- 经济(136036)
- 管理(110456)
- 研究(102284)
- 理学(95133)
- 理学院(94176)
- 管理学(92816)
- 管理学院(92268)
- 中国(80329)
- 财(60250)
- 京(59638)
- 科学(56238)
- 所(49671)
- 财经(48559)
- 中心(47246)
- 经济学(45150)
- 研究所(44979)
- 经(44538)
- 农(42516)
- 江(41011)
- 经济学院(40537)
- 业大(38135)
- 北京(37945)
- 院(36673)
- 财经大学(36495)
- 范(34866)
- 师范(34535)
- 农业(33140)
- 基金
- 项目(191147)
- 科学(152538)
- 基金(143850)
- 研究(139217)
- 家(125527)
- 国家(124609)
- 科学基金(107452)
- 社会(93657)
- 社会科(89194)
- 社会科学(89172)
- 基金项目(74739)
- 省(69869)
- 自然(67635)
- 自然科(66149)
- 自然科学(66130)
- 自然科学基金(64989)
- 教育(63464)
- 资助(60124)
- 划(60042)
- 编号(52920)
- 部(44471)
- 重点(42963)
- 成果(42609)
- 发(41610)
- 国家社会(41006)
- 创(39522)
- 教育部(39014)
- 人文(37358)
- 创新(37261)
- 科研(36934)
- 期刊
- 济(148944)
- 经济(148944)
- 研究(89688)
- 中国(54089)
- 财(44961)
- 管理(42520)
- 学报(40494)
- 科学(38895)
- 农(37569)
- 大学(32000)
- 学学(30244)
- 融(29151)
- 金融(29151)
- 经济研究(25777)
- 农业(25646)
- 技术(25320)
- 财经(25099)
- 教育(23816)
- 经(21801)
- 业经(19945)
- 问题(19880)
- 贸(19445)
- 国际(18527)
- 世界(17266)
- 技术经济(15524)
- 统计(15383)
- 理论(15108)
- 业(14862)
- 实践(13192)
- 践(13192)
共检索到436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王俊海
本文检验了CRB指数与中国PPI/CPI的时间变动趋势及二者传导关系,并以1992-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SVAR模型分析原油市场不同来源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PPI具有显著影响,且该作用在传导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弱。石油供给冲击、中国经济需求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导致的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而不同来源油价冲击的作用特征有所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秀英 周喆 吴建军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汇率与混合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AD-AS模型,采集2003—201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然后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脉冲响应分析法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冲击通过改变总供给,主要影响通货膨胀,其次影响名义利率,对产出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小,对通货膨胀有强度较大、敏感性高、持续长的正向影响,对产出有强度小、敏感性低、持续短的反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慧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考察了不同类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及其非线性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而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均会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但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负向冲击效应更强。进一步的非线性检验发现,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而言,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同时城镇居民消费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容忍度。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对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的容忍度更大,而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容忍度相对最低。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冲击的门槛效应不存在,但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超过门槛值之后,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更为明显的负向冲击作用。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在门槛值前后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在门槛值之前表现为负向冲击效应,而跨越门槛值之后则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文昊
基于理论视角剖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消费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而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消费价格波动的影响及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消费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的放大作用,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成本渠道和市场预期渠道等路径实现,虽然理论上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存在反向修正机制,但事实上这种传导渠道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消费价格波动 传导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艳红
通过分析新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的CRB综合指数和分类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CRB指数和中国CPI、PPI指数的联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市场的短期传递机制和长期传递机制,从政府、企业和市场角度提出了弱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市场影响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中国经济 传导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书平 魏晓萌 吴振信
本文从结构突变的视角,考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规律。首先,运用内生多重结构突变的Bai-Perron检验,发现从19902015年的国际原油价格指数、工业投入品(包括金属和农产品)价格指数、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消费物价指数等4个指标均存在结构突变现象。然后,利用退势处理方法去除这4个指标的结构突变影响,并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建立了这4个指标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会减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但中期内反而会对经济有小幅刺激作用,同时会逐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书平 魏晓萌 吴振信
本文从结构突变的视角,考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规律。首先,运用内生多重结构突变的Bai-Perron检验,发现从1990~2015年的国际原油价格指数、工业投入品(包括金属和农产品)价格指数、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消费物价指数等4个指标均存在结构突变现象。然后,利用退势处理方法去除这4个指标的结构突变影响,并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建立了这4个指标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会减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但中期内反而会对经济有小幅刺激作用,同时会逐渐拉升我国物价水平;工业投入品价格上升也会减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但会先拉升后降低物价水平。本文通过考虑结构突变这一重要因素,能更精确地揭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情况。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蔡晓陈 许春华
中国经济波动中地区与行业哪一因素更重要?本文试图在不同的加总层次上回答这一问题。我们的实证分析表明,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加总层次。在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的微观层次,行业因素起主导作用:地区与行业典型冲击幅度相当,但是行业内相关系数更高,从而冲击在行业内的传导能力更强。在宏观层面,地区冲击更为重要:地区冲击幅度大于行业冲击幅度,地区间冲击联系也强于行业间冲击联系。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地区冲击 行业冲击 联动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尹志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壮大,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及AR应用下,检验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逐渐提高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及进出口总值增长率等相关经济指标,但随着时间延长,这一影响作用会逐渐减缓。基于此,建议中国应提升应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积极参与大宗商品定价等,有效防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
新世纪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皓 朱明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中国因素被认为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借鉴国外学者的FAVAR模型,采用多变量建立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显著作用;第二,中国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在短期内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三,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然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要弱于汇率。因此,应尽快促进利率市场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CPI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立国 杜亚斌 张润驰 徐源浩
本文立足近年来国内经济频繁波动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成本推动冲击、消费偏好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的DSGE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外生冲击因素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出波动是由多种冲击共同推动,其中成本推动冲击贡献最大;通货膨胀波动主要是由成本推动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引致,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的影响有限。进一步地,反事实模拟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这也揭示出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依附高昂成本,且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典型化事实。
关键词:
成本推动冲击 经济波动 DSGE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方
笔者认为:以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为基础的标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无法解释中国1978年以来消费波动非平滑这一关键特征事实,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中需求变动影响巨大。笔者重点考察了消费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技术冲击存在的前提下引入消费冲击可以模拟实际情况。从模拟结果看,中国1978年的经济波动确实是需求冲击(消费偏好改变、政府调控等)和供给冲击(技术不断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消费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静 田国强
最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突出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也让学者清楚地意识到在对宏观经济建模时不能忽视源自于金融市场的摩擦和冲击。本文尝试将金融冲击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此来解释金融冲击对实际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的动态影响,探讨金融冲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的结构参数。结果发现:金融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它在解释产出增长、投资增长、债务增长、工资增长和就业的波动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存在其它多个冲击,金融冲击仍然能够解释近80%的产出增长波动。进行脉冲反应分析时发现,金融冲击会使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出现大幅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