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4)
- 2023(15244)
- 2022(12429)
- 2021(11558)
- 2020(9719)
- 2019(22213)
- 2018(22075)
- 2017(44137)
- 2016(23860)
- 2015(27149)
- 2014(27336)
- 2013(27133)
- 2012(25459)
- 2011(23153)
- 2010(23746)
- 2009(22812)
- 2008(22413)
- 2007(20645)
- 2006(18677)
- 2005(17163)
- 学科
- 济(103161)
- 经济(103058)
- 业(72775)
- 管理(64625)
- 企(49784)
- 企业(49784)
- 农(49641)
- 方法(41193)
- 数学(36513)
- 数学方法(36165)
- 中国(35319)
- 农业(32453)
- 融(29907)
- 金融(29905)
- 银(29495)
- 银行(29467)
- 行(28453)
- 财(27338)
- 业经(26176)
- 制(25437)
- 贸(22957)
- 贸易(22941)
- 地方(22627)
- 易(22450)
- 学(17835)
- 策(16665)
- 体(16323)
- 务(15804)
- 财务(15757)
- 财务管理(15718)
- 机构
- 学院(348011)
- 大学(344000)
- 济(153259)
- 经济(150083)
- 管理(131793)
- 研究(119836)
- 理学(111961)
- 理学院(110842)
- 管理学(109173)
- 管理学院(108531)
- 中国(100160)
- 财(73317)
- 京(72032)
- 农(70575)
- 科学(68711)
- 所(61184)
- 中心(57825)
- 财经(56886)
- 研究所(54766)
- 江(54678)
- 农业(54357)
- 业大(52306)
- 经(51492)
- 经济学(47246)
- 北京(45840)
- 范(44019)
- 师范(43628)
- 州(43569)
- 经济学院(42833)
- 院(41713)
- 基金
- 项目(216621)
- 科学(169982)
- 研究(163963)
- 基金(156003)
- 家(133817)
- 国家(132614)
- 科学基金(112946)
- 社会(104450)
- 社会科(98859)
- 社会科学(98829)
- 省(85100)
- 基金项目(81447)
- 教育(74139)
- 划(70581)
- 自然(69346)
- 编号(69182)
- 自然科(67672)
- 自然科学(67655)
- 自然科学基金(66446)
- 资助(64427)
- 成果(57455)
- 部(49207)
- 发(48998)
- 重点(48555)
- 课题(47296)
- 创(44858)
- 性(43002)
- 国家社会(42930)
- 教育部(42091)
- 创新(41946)
- 期刊
- 济(175702)
- 经济(175702)
- 研究(108028)
- 农(70913)
- 中国(70480)
- 财(54801)
- 融(53545)
- 金融(53545)
- 学报(49773)
- 农业(47184)
- 科学(46827)
- 管理(44993)
- 大学(38759)
- 学学(36642)
- 教育(34132)
- 业经(32516)
- 技术(29129)
- 财经(28148)
- 经济研究(27236)
- 问题(25039)
- 经(24135)
- 业(23395)
- 贸(20578)
- 理论(19342)
- 国际(19084)
- 世界(18575)
- 技术经济(17767)
- 实践(17487)
- 践(17487)
- 版(16883)
共检索到544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先明
近年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先后在2006年和2010年急剧上涨,特别是大豆、小麦、大米、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如图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食品价格指数在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上升130%,而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上升56%。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转折性下跌,2010年又急剧上涨,到2011年3月,食品类价格指数一度超过2008年6月的最高点。全球大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晓燕 杨丽娜 蒋敏敏
2011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飙升,至今仍有可能再创新高。通过对其上涨的原因和影响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水平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惠明 蒋晓燕
基于大宗农产品日益体现的金融属性,本文选取2001—2012年季度数据,根据SVAR模型定量测算出金融因素对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汇率对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国际石油价格、CPI、货币供应量、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及国际资金利率水平,而造成不同影响程度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宗农产品的传导机制差异。最后本文针对性提出稳定大宗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相关策略及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邢新廷
:2010年,粮价的持续上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粮价下一步的走向对我国经济决策至关重要。农产品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从大宗农产品的期货价格可以判断未来粮价的变化趋势。本文从市场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政策、供给等因素,并结合2010年国内外主要农产品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对我国粮食价格下一阶段的变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宗农产品 季节性上涨 影响因素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翟雪玲 徐雪高 谭智心 张照新
农产品金融化是近年来描述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时的新提法。本文从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及农业金融衍生品开发、国内外市场高度融合格局的形成、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以及货币流动性过剩等是推动农产品金融化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金融化特征明显的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分析发现,农产品金融化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波动周期缩短,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在这种状况下,调控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不仅要关注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还要加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强化对期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监管,以及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
关键词:
农产品金融化 农产品价格 价格波动周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璐 张帮正
本文以大豆、玉米、稻谷、小麦和棉花为例,基于非线性视角,实证分析了金融化作用下国际农产品价格异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由金融化引致的国际农产品价格异动对其国内价格具有重要影响,且该影响在不同品种间、市场高涨和低迷状态下及不同时期内差异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品种进口依存度越高,其国内价格受国际价格异动的影响越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强化国际价格异动的传导效应;政策干预对国际市场金融化冲击的阻隔作用有限,且在托底型政策转变为补贴型政策之后,国内市场更易受国际价格异动的影响;国内投机情绪、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国际价格异动的传导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书彦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金融化特征十分明显。本文在分析2005—2012年我国月度农产品贸易条件指数变动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证明:2008年前,我国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与CRB(美国商品调查局,下同)食品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两者显著负相关,并且CRB食品价格指数上涨是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的Granger原因;2008年后,我国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虽然波动频繁,但总体却趋于优化,贸易条件与CRB食品价格指数不存在线性相关。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得出结论:大宗商品金融化尽管带来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和市场风险,但是其价格发现功能使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
关键词:
大宗商品 金融化 农产品 贸易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福云 高燕霞
本文基于2002年1月到2015年8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大豆、玉米、油菜籽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滞后效应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原油价格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大豆、玉米和油菜籽的价格均出现正向响应;影响二者价格变动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自身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动的贡献程度不同,对大豆和油菜籽价格的贡献较大。基于此,为稳定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贺辉 陈思聪
利用2005-2015年的月度数据,选取小麦、玉米、大豆样本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VAR模型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考量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机制影响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的传导机理。结果发现: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国际定价机制、国内价格以及传导路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货币供应量传导渠道和汇率传导渠道的引导性强于贸易传导渠道;VAR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传导渠道的通畅性比汇率传导渠道和贸易传导渠道更为显著;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证实了从长期来看,不同类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京栋 李先德
本文利用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大蒜和绿豆价格波动的月度数据,选取货币流动性、农产品期货交易额和国际热钱变量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了大蒜和绿豆价格受金融化因素的影响,并利用价格分解模型测算出大蒜和绿豆的投机性价格。研究表明,货币流动性对两种小宗农产品价格都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且影响的时变性较显著;农产品期货交易额对大蒜价格的影响具有结构性突变,对绿豆价格表现出负向影响,长期中大宗农产品期货的交易活动对大蒜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国际热钱对两种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且存在结构性突变;大蒜和绿豆的价格波动主要表现为投机性价格的大幅变化,而基础价值变化的贡献率较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守坤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在整体水平上涨的同时,波动也相当频繁,其原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与农产品相关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做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先行于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高于国内相关农产品,经过BEKK-GARCH模型的测定,它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具有单向的波动溢出性,通过方差分解,发现我国一些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近1/3是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贡献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先明 高元
全球范围内地缘格局的调整对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为此借助TVP-VAR模型,基于2013年1月至2022年7月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地缘冲突风险对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冲击的时变特征,并探析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在其中的传递效应。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国际地缘冲突风险会降低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而国内面临的地缘冲突风险则提升了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基于大宗商品金融化传递效应的解析表明,大宗商品金融化对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具有正向冲击,国际地缘冲突风险在中长期抑制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叠加投资者悲观情绪导致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下降;国内面临的地缘冲突风险则提升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在供需基本面失衡状态下引发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上升。在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研究结果为利用农产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地缘冲突风险 农产品期货 大宗商品金融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应蓉
近年来金融化因素在农产品市场中不断深化并形成新的特点,大量流向农产品市场的资金通过衍生市场进行非传统投机,尤其是将指数基金作为主要手段。供求状况难以反映农产品价格波动,而期货价格与指数基金的投机大大推动了农产品价格波动。我国应针对农产品金融化特性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秀丽
科学技术进步、货币流动性增强、生物质能源开发、农产品资本化等,导致农产品金融化趋势加剧。美元汇率、货币供给、原油、投机因素、期货金融衍生工具等有利于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完善农业贸易条件、形成农产品品牌效应,但也可能带来国内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扭曲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等挑战。在农产品金融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应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产品金融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力度、健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等措施,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市场。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金融化 影响 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望 李崇光
基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月度数据,以大豆和食糖为例,通过ARDL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影响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的金融化因素进行了系统测算。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因素、国内期货价格、货币供应量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大豆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国内期货价格、通货膨胀因素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食糖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汇率和能源价格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明显。最后,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规范期货市场发展、健全农产品进口风险防控体系、关注品种间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农产品金融化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