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3)
2023(5110)
2022(4393)
2021(4095)
2020(3411)
2019(7984)
2018(7891)
2017(13864)
2016(7629)
2015(8630)
2014(8599)
2013(8013)
2012(7355)
2011(6578)
2010(6770)
2009(6302)
2008(5956)
2007(5504)
2006(4715)
2005(4117)
作者
(19610)
(16400)
(16141)
(15233)
(10298)
(7993)
(7511)
(6378)
(6107)
(5855)
(5577)
(5362)
(5229)
(5127)
(4931)
(4924)
(4814)
(4772)
(4686)
(4644)
(4221)
(3926)
(3883)
(3814)
(3724)
(3696)
(3621)
(3592)
(3311)
(3285)
学科
(26318)
管理(26266)
(24576)
经济(24551)
(24523)
企业(24523)
技术(14407)
技术管理(11420)
方法(10572)
中国(8969)
数学(8244)
数学方法(8121)
教育(7158)
业经(6891)
理论(6838)
(6446)
(5763)
金融(5763)
(5388)
(5371)
贸易(5366)
地方(5330)
(5240)
(5027)
教学(5008)
(4887)
银行(4886)
(4800)
(4701)
(4687)
机构
大学(103011)
学院(98586)
管理(41379)
(39470)
经济(38581)
理学(35470)
理学院(35092)
管理学(34578)
管理学院(34381)
研究(32737)
中国(24088)
(21753)
科学(18318)
(17773)
(15406)
中心(14959)
(14916)
(14880)
师范(14833)
北京(14008)
财经(13716)
研究所(13451)
(12523)
业大(12500)
(12446)
(12272)
师范大学(11888)
教育(11703)
(11338)
商学(11180)
基金
项目(66428)
科学(53841)
研究(53135)
基金(45895)
(38545)
国家(38178)
科学基金(33953)
社会(33472)
社会科(31796)
社会科学(31787)
(28471)
教育(26353)
基金项目(24541)
(23619)
编号(21366)
(20590)
自然(20438)
自然科(20050)
自然科学(20045)
自然科学基金(19688)
成果(18331)
创新(18015)
资助(17320)
课题(16581)
重点(15118)
(14757)
大学(14700)
(14397)
规划(13699)
项目编号(13694)
期刊
(42852)
经济(42852)
研究(34815)
中国(27013)
教育(24432)
管理(17484)
(13526)
科学(11751)
学报(11014)
技术(10848)
大学(10250)
(9394)
(8717)
金融(8717)
科技(8618)
学学(7859)
农业(6899)
经济研究(6660)
业经(6656)
国际(6626)
技术经济(6473)
(6147)
财经(6137)
图书(6108)
(5936)
论坛(5936)
(5819)
高等(5549)
(5383)
职业(5366)
共检索到158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通过设计具有特色的大学创新力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世界高层次大学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指标体系法,指标体系的设计根据社会的需要,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创新性、可获取性、合理性的原则,并围绕创新实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影响力等一级指标展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大学创新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创新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世界名校相比,我国大学无论是在整体创新力还是在人才培养创新力、科研创新力和社会服务创新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大学创新力,我国应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学术自由,加强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梅伟惠  
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进程中,大学的创新力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以“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分析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创新力的差距,提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不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我国大学创新力不足的外在表现。大学理念与制度是大学创新力的根源,只有从这些隐性因素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大学的创新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知识创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化能力、技术创新活力、技术创新绩效和创新支撑能力等6个方面。采用200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以及20项指标,本文测算了各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指数,并据此将各省区市分为工业技术创新力较强、中等和较弱三种类型。从三大地带看,目前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力大体呈现出东高、中低、西中的格局。这说明,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并不算太弱。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顾六宝  
熊彼特最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和内涵,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未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必须是"产生在本质上是新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创新"概念提出以来,受到政策界、学术界和实践界的推崇,无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企业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创新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育球  
知识谱系能力是学术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它由知识历史梳理能力和知识逻辑建构能力两个基本部分有机构成。知识历史梳理能力主要包括知识史料搜集能力(知识史料的发现能力、挖掘能力和整理能力)、知识史料分析能力(知识史料的真假辨别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和史料的批判能力)、知识历史综述能力(包括综述的视角、方法、表达能力)。知识的逻辑建构能力主要包括概念逻辑建构能力、命题逻辑建构能力和知识范式建构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宁滨  
创新力是当今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新形势下,提升研究型大学创新力既是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需要,也是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造、传播新知识的"引领"作用,适应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萑  康晓伟  
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心理基础。本文从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必要性、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内涵以及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高的策略三方面论述了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研究应该引起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研究领域的关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三华  
英国大学科研水平和质量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而且科研创新力举世瞩目,强劲的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地推进英国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探究了英国大学科研创新力培育、发展、应用的态势,旨在为大学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实践支持,督促相关问题的改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叶志雄  李娜  
本文从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基础之一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出发,探究提升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策略。文章首先对大学教师的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进行了解读,继而论述了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对于提升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意义,最后讨论了提升大学教师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银霞  谷贤林  
在世界范围内,德国高等教育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其创新的显力,还有其绵延不绝的创新潜力。本文从制度与观念等维度对影响德国大学创新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支撑德国大学创新力的独特理念和推动德国大学创新力的动力网络与制度保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红英  
创新力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其组成要素可以从构成大学创新力的主体、大学的功能和大学的运行机制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培育和提升现代大学的创新力,必须建立创新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大学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力导向的文化环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欣  李爱霞  
合作教学与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学术合作能力是大学教师创新力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之一。大学教师学术合作能力包括六个基本要素:学术组织能力、学术沟通能力、学术协调能力、学术分享能力、学术表达能力和学术评价能力。大学应重视教师学术合作能力的发展,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提升大学教师的学术合作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琼  吴梦吟  
创新力作为一种高级智力能力,已经在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基础,提出学术洞察力和学术想象力两大心理能力基础。学术洞察力包括学术感知能力、学术专注能力、学术识别能力、多通道协同能力和多视角分析能力;学术想象力包括原创性想象能力和建构性想象能力。高等教育管理者应该从创造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搭建宽广通畅的学术平台和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三方面提高大学教师的学术创新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